在后人眼中,严嵩和张分别代表了明朝的权臣和能臣,但他们都没有得到好下场:一个被剥夺了一切,贫病交加而死;另一个死后被抢,家破人亡。
为什么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看起来目标一致?如果从明朝的大背景来看,这就是他们两个的作用:严嵩是标准的汉奸,而张是实权官员。
明代张变法持续了70余年,为利国利民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行使权力的程序与明朝的法律不符。点明白:他是真的在做事,但是按照明朝的规矩,这些事不应该是他做的;他实际上拥有的权力并不是他的职位应该拥有的。
另一方面,严嵩行使权力的程序是符合明朝的法律法规的,是一个成年而清醒的皇帝给的。但是从结果来看,他做的大部分都是不好的,这是他的品德问题。
这种程序和结果完全颠倒的现象,是明朝特殊政治,即废丞相的特有产物。
从汉代到唐代,封建王朝的具体政治制度一直在变化,但基本框架是确立的、稳定的:皇族与政府、皇权与相对权是分离的,但形成了制衡与补充。
在这种模式下,虽然王朝是皇族,但宰相是维持其运转的政府机构的首脑,对天皇负责。政府机构中的其他人员和机构,如汉代的九卿、唐代的六部等,在制度上都是从属于宰相的。
有点像今天的现代企业。公司归董事长所有,但总经理负责日常经营,对董事长负责;董事长是家族世袭,但总经理是职业的,随时可以更换。
就像企业一样,当然也会有一些皇帝直接指挥朝廷凌驾于宰相之上的情况,但这是个别现象,不符合一般规律。
一般的操作规则是什么?
以唐代为例,由于实行群相制,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自动等同于宰相,其他所有带有“童中书门下三品”字样的头衔也都是宰相。
遇有军务,丞相们在市政厅坐下来商量商量,形成了普遍认可的意见。然后由中书省的中书舍勒门写信,形成几份不同的文稿,再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选定一份,稍加修改,呈送皇帝签字,然后送到门下省;经省审核确认(可驳回)后,加盖“中书门下印”,再送尚书省,由尚书六中相应的司局执行。
也就是说,对于重要的政治事务,不是皇帝独裁,而是宰相集体讨论决定;皇帝的圣旨其实是省政府写的,他自己只是签批而已。任何未经宰相盖章确认的圣旨,理论上都是非法的,不合规的。
当然也有皇帝超越宰相直接发号施令的,但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武则天打破传统,超越首相颁布圣旨,这激怒了刘一。“不经过凤台鸾阁(凤台鸾阁是中书之门)的圣旨叫什么,就是“未经中书省起草、经中书门审查的公文,能叫圣旨吗?”武则天后来在家里给了刘义之一个死穴,她的威权和对政治规则的践踏是后世诟病的主要黑点。
李习安在没有首相签名的情况下自行任命官员,但出于内疚,他用黑笔而不是红笔下达指示。装圣旨的袋子不敢用规范的方式密封,改成了斜封,故名“斜墨封”,相当于告诉人们,这些圣旨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没有经过宰相的批准。所以“谗言官”成了当时官场的一个笑话,不被人们认可。后来,李隆基上台后,立即解除了这一不合规程序任命的官员。
元朝以前,历代政治运作基本遵循上述过程。宰相可以看作是“副皇帝”,对皇帝负责,由一百名官员领导。遇到大度的皇帝,他可以随时罢免一个宰相,换上一个更听话的,但不能直接废掉宰相一职,也不能总是超越宰相,自己干自己的事。
但朱元璋改变了这一传统规则。
到了十三年,朱元璋杀了胡,然后废了丞相一职,并下令后世不得设丞相。
在此之前(宋代至明初),门下省已被废除,尚书省只起作用,宰相出自中书省。这时,宰相废除后,中书省没有了,尚书省也不再设置书令总长。户、官、礼、兵、刑、工六个部分分别与尚书设置,直接服从皇帝的命令。这些大臣都是二等官员,已经是当时最高的“职称”了。
也就是说,明朝皇帝担任前丞相,皇室和朝廷合二为一,这是中国古代政治领域划时代的变化。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即使是像朱元璋和朱迪这样的工作狂,也无力把握每一个细节和政务,所以他们找一些学者来帮助自己。这些人的办公室设在内宫的中吉、建吉、文华、武英四殿,以及文远阁、东阁,故名“阁”。
当时的内阁学士只是根据皇帝的口头指示撰写文稿、整理文件,相当于今天的秘书。他没有参政决策的权力,军衔只有五级。一切事务的决策权自然掌握在皇帝本人手中。他们早起,晚起,累得要死。历史上,秦始皇可能是唯一一个和他们一样勤奋的人。
但在那之后,那些子孙就没有朱元璋和朱迪那样的精力和体力了。他们乐于做切割的店主,把议事和决策权交给内阁光棍们。
但以下两个特点决定了内阁不等于前首相。
第一,在明朝,甚至直到崇祯皇帝上吊,明朝灭亡,内阁大学士的军衔都是五等,在朝廷上没有发言权。说白了,他们只是皇帝的顾问,服从皇帝的命令,帮助讨论政治事务。
但是中国人一向很灵活。当时最高级的官员是谁?六位部长。嗯,所有内阁学士学位都是由一些部长兼任的。所以我们在史书中可以发现,明朝的内阁成员几乎都有“某部大臣、某厅(阁)大学士”的头衔。
也就是说,即使像内阁记录那样牛掰,最高官阶也只是六部大臣之一。从法律上讲,他没有权力指挥六部和其他部门,这和以前的宰相不一样。
第二,内阁成员可以参政,但途径有限。为了某个生意。他们把它写在一张小纸条上,贴在奏折上,然后交给皇帝;皇帝看完之后可以采纳内阁的意见或者修改,然后撕掉纸条,用红笔在奏折上签下自己的意见。因用红墨水,故名朱批、皮红。
可见,明朝的诏书不像过去的汉唐,而是出自皇帝,即使他可能抄袭了别人的。
后来皇帝越来越懒,体力精力越来越差,就把穿红的工作交给了身边的太监,司礼监这个所谓的太监就成了皇帝的代理人。
以上情况注定了明朝没有能指挥朝廷各部门的宰相,更难产生霍光、隋文帝这样的权臣,皇权自然更稳固。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由于皇帝独揽大权的格局和文官权力的分散,除了皇帝本人,很难看到有哪个官员能够力推民意,集中精力做大事。如果皇帝平躺腐烂,很容易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太监独裁。那些掌握了红礼审批权的宦官,就相当于事实上的皇帝。如果皇帝放任不管,而这些人本身道德败坏,劣迹斑斑,那么就会导致宦官、灾难、巅峰,比如王镇、刘瑾、魏忠贤。除了明朝,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出现过如此密集而不间断的宦官乱象。
第二,奸臣当道。由于皇帝也是宰相,所以朝廷以下高官理论上不对政权负责。如果他们没有任何责任感,不去追求传统的不择手段治国的野心,完全可以得过且过,以权谋私。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严嵩、周延儒、马士英等。以严嵩为例,他诬陷同僚,结党营私,收受贿赂,可谓祸国殃民;但他的权力来源于嘉靖皇帝的授权,并没有超出内阁大学士的范围。他做了坏事,但归根结底,他在政治上是有权势的,但他没有违反制度。他是一个强有力的部长,但这并不准确。
直到张的出现,才被视为明朝政治圈的另类。
张是什么身份和地位?在穆宗统治时期,他的最高官职是吏部尚书兼建机堂大学士,并担任内阁助理。十岁的明神宗即位,他接替高拱担任内阁首辅,官职是吏部尚书兼中吉殿大学士。
按照常理,这个身份并没有突破明朝制度的限制,不足以让张独揽大权;如果没有绝对的权力,中央政府很可能会一直处于推诿和不负责任的状态,贪官污吏,严重冗员,国库空虚空,强敌(外敌蒙古)...也许明朝会在重重危机下提前走向灭亡。
张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用非常规的手段突破了制度的制约:皇帝年轻,又是自己的学生,所以尊(畏)己;而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为皇帝的代言人——鲍锋,这位掌握了批红权的李思监太监。
因此,依靠皇帝的尊重和他与的关系,张成为明朝最有权势的内阁首辅。他控制六部(六部事务,负责检查六部事务),再由内阁控制六部,以强力实现向上释放。他执政期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整顿吏治、加强边防设施、整顿水运、清理土地、裁减冗员、实行鞭法等,几乎力挽狂澜,帮助明朝靠自己延续了70年的生命。
对于张的成就,有人称赞他为“除易、周之外的第一人”。从结果来看,这个真的不错,属于至尊赞;然而,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恰好是张的罪状。易和周是谁?伊尹和周公都是皇帝的大臣,甚至比宰相还宰相。
但是,明朝没有宰相。九卿(六部、督察部、总政治部、大理院)的直接领导是皇帝,内阁只是皇帝的顾问;而张要求各部门汇报工作时提供两份文稿,一份为六科,一份为内阁,相当于让他全权负责所有事务。为什么一个部门的大臣和皇帝的顾问要提出这样的要求?
因此,在张在位期间,对他的攻击从未停止过,但面对这些指责,他却束手无策。没办法,谁让他真的违反了明面上的制度呢。事实上,这也是张死后被抢的主要原因。
从结果看,证明了张的高尚初衷;纵观古代历史,他也不愧为杰出的政治家和伟大的改革家。如果说在汉唐,他值得百官的称赞,值得所有人的赞美,他是名副其实的圣人。但在明朝,他被视为“越权”,即使他的目的是好的。以张的聪明才智,他或许早就预测到了自己的未来,或许支撑他的只是一个“虽千万人向前进”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