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建立后,满族的各种民族传统沿袭下来,守墓制度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清朝有非常完备的守墓制度。
现在,很多人听说守陵,都避之不及,觉得殷琦无孔不入。但在古代,这个职位是特权的象征,光荣且待遇优厚。
在河北易县,有这样一个忠义村,始建于1723年,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这里的村民都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清朝守墓人的后代。
现在,清朝已经灭亡一百年了。为什么这些守墓人还在这里?他们的收入来源是什么?
有皇室血统的公务员
在古代,皇帝们非常重视自己的墓地,甚至一登基就开始寻找自己的风水宝地。清朝建立后的三百年间,修建了三座皇陵。先是在关外设置了三座陵墓,后来又在河北遵化、易县等地修建了大型墓葬——清东陵和清西陵。
其中,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永宁山脚下。它创建于1730年,1915年停办。它是中国最大、最完整、保存最完好的皇家陵寝建筑群。
历史上,葬在清西陵的皇族不在少数。据估计,大约有4个皇帝,9个皇后和57个妃子,加上一些王子,公主和哥哥,总共有80人。清东陵还包括五个陵墓,葬有14位皇后和136位嫔妃。
清溪岭
葬在这里的皇帝和皇后自然带来了大量的陪葬品,无数稀世珍宝和珍贵字画,可谓极尽奢华。这笔巨额财富让很多盗墓贼眼花缭乱,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愿意冒险。
为了保护这些珍宝,也为了随时祭祀祖先,清政府安排了守墓人在这里看守。据记载,最多时,守卫皇陵的卫兵多达3000人。
当初清政府规定,只有属于黄黄黄蓝三旗的人才有资格守墓。这三面旗是满清八旗体系中的前三面旗,可见守墓人的地位是高贵的,不是高官厚禄,也不是贵族乡绅,绝对不可能位列其中。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清代修建的皇陵越来越多,原有的选拔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皇陵人数日益增长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守墓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采取了更加多样的方式来确定守墓人选。
这种选拔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内务府直接选拔的护陵人、从八旗子弟中选拔的侍卫、朝廷直接任命的护陵大臣。
这和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差不多。一些高贵的皇室或宗族大臣在失去官职或犯错误后,往往会被贬官,并被分配守卫皇陵。比如雍正年间,八兄弟和十兄弟被雍正发配到寿陵。这种贬损往往是永久性的,你不可能不打电话就回北京,一辈子远离政治漩涡的中心。
虽然守陵是惩罚王子或官员的常见方式,但他们的处境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这不是一件苦差事。相反,守墓的人往往被称为“有皇室血统的公务员”,令人羡慕。
陵墓守护者的存在本身就是特权的象征。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捍卫皇室尊严,所以骨子里也有优越感。他们的社会地位都不低,尤其是守陵大臣,等级是“正三品”,比知府还要高。
按照等级,守墓人每月领工资。他们时不时会得到朝廷的一些赏赐,年收入远高于普通人。
此外,守陵人还享受朝廷的优惠政策。他们可以免除苛捐杂税和强迫劳动。他们每个月还能领到一定数量的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保持陵墓15年以上的人也可以获得土地财产。这种皇家食物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衣服。
而且清政府还给守陵人每家每户分配了独立的小院。一般户均三分之二,即宽度乘以小院长度。我们现在常说的“一亩三分地”,就是这么来的。
根据劳动分工的不同,凌人被划分为不同的工种,如制糖工、制面工、制酱工、制面工、酿酒工、养鹰工和鸟人...每个工种分管不同的工作,不能超过一半,权责划分非常明确。
在陵墓中,清政府还划分了各种衙门。如清朝的西陵,设置了东西府、礼部衙门、绿营、八旗、工部衙门、内务府、事务衙门等部门。
守墓人的主要职责是看守陵墓,时刻防范盗墓贼的盗墓行为。此外,还要参加帝陵的各种内务、日常维护、节日祭祀等活动。
节日祭祀是一年四季守陵人最忙的时候。我国的大事都在第戎,古代的祭祀活动非常复杂。守陵人需要提前练习皇帝的接待礼仪,为随行人员安排食宿。最重要的是日常贡品的准备和定期更换。
但总的来说,他们的日常工作是极其悠闲的。更颠覆人们认知的是,这里有学校,教音乐、舞蹈、骑射。对于一些在政治官场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人来说,在这里过了两年这样平淡的生活,他们的斗志很快就会耗尽。
守陵这个职业很特别。和古代的官衔一样,继承的是世袭制。所以,陵墓的守护人一旦被任命,接下来的人生就已经被规划好了,他的后代就要世世代代守护皇陵,把这份“铁饭碗”的工作变成家业来延续下去。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守陵也算是一个好去处,一份好工作。
但清末社会局势动荡,内部腐败严重,很多朝廷官员都难以自保,更别说镇守陵墓的百姓了。这种情况下,守墓人的“铁饭碗”就不好吃了。对他们来说,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工资越来越少,生活水平也不像以前了。
但不管怎么说,皇陵是皇族的脸面和尊严。所以在他们逃离之前,清朝的皇室还打算准备一些钱来守卫皇陵,以此来减缓战争。
19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然后清朝灭亡。世世代代守护帝王陵墓的守墓人将何去何从?
民国时期的守墓人
清朝覆灭后,溥仪与孙中山签订了“皇族八优待”协定。民国政府每年给清皇室400万元的费用,包括皇陵的维修费用。
溥仪
起初这些费用还能按时支付,但后来由于军阀混战,这些钱和银经常断掉,守墓人的生活状况急转直下。大量的人去了“下岗失业”,难以养家糊口。守陵人有的打算外出经商,有的选择打工,四处游荡。所以守陵人急剧减少,流失严重。
这一时期的在职守墓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民国政府雇佣的特卫,一类是清朝皇室和长辈子女雇佣的守墓人,一类是愿意带着祖辈情怀留下来的守墓人。
清朝统治时期,没有人敢在皇帝的陵墓上动土。但这个朝代结束后,就是另一回事了。在动荡的社会中,觊觎皇陵金银珠宝的人不在少数。
一方面,守墓人缺乏职业道德,监守自盗,在乱世中神不知鬼不觉地倒卖陵墓中的许多文物。
另一方面,一些猖獗的土匪直接进入皇陵,掠夺了大量的金钱和珠宝。守陵的人没权没势,自然难以抵抗。可是这些盗墓贼怎么会知道文化的高雅呢?他们文化水平低下,只在金银财宝上大放异彩,却根本不欣赏这些字画,举止粗鲁,毁坏字画不计其数,令人心痛。
其中影响最大的盗墓贼是军阀孙殿英。
1928年,由于经费不足,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由,盗走了东陵,先后炸毁了慈禧和甘龙的陵园,并将其中的随葬品洗劫一空空。据说这些全副武装的士兵,到了清东陵,甚至扒下了慈禧的裤子,只因为被告知是金丝做的。
孙殿英盗墓地图
孙殿英用掠夺的文物贿赂蒋介石和宋美龄,所以国民政府对这一骇人听闻的盗窃事件视而不见。部分文物被孙殿英卖到海外,至今下落不明。消息传开后,海内外舆论哗然,满清遗民在各大报纸上对孙殿英的恶行怨声载道。
在舆论压力下,国民政府又增派了150人加强对皇陵的守卫。一部分是从部队抽调的,另一部分是从当地农民或守陵人的后代中招募的。两种力量相互监督制约,使墓园获得了短暂的军事化和规范化管理。
然而好景不长。连年战乱让墓地看守者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就连溥仪皇帝或者一些清朝残余都无法承担墓地的维护费用,只好放手不管。墓地的维护越来越松懈和混乱。这个时候,能坚守墓地的人,大多是皇帝委托的真正的守墓人。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打到清西陵附近,吓坏了守陵人。日军所到之处,必是烧杀抢掠,而清西陵在这些守陵人心中是一块圣地,神圣不可侵犯。如果清西陵失守,将如何向我们的祖先交代?
这时,一位老人勇敢地站了出来,对着日军明晃晃的刺刀和日军进行了一番谈判。好事多磨。老人与日军据理力争,最终说服日军放弃对清西陵的烧杀抢掠。
现代陵墓看守人
建国初期,一切都是一片废墟。作为一个略带封建色彩的职业,守墓人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只能通过一些副业来养家糊口,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
后来清东陵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守陵人也得到了一定的补贴,但补贴金额不算太大。改革开放后,国家对文物越来越重视,清东陵文物保管所升格为清东陵文物管理所。守陵人的工资开始由国家财政承担。
清代东部皇家陵墓
国家将定期派出文物专家进行维修和保养,一些已经衰落的帝王陵墓又复活了。这些墓地逐渐演变成历史遗迹,供中外游客参观,如光绪皇帝的清崇陵。虽然里面的宝藏已被盗墓贼盗走,但其宏伟的建筑特色和文化魅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
因此,守陵人还有一个新的职业身份,就是景区工作人员。而且得益于科技手段的加持,很多墓地都安装了大量的监控摄像头,让守墓人的工作轻松了很多。他们不需要日夜防控盗墓贼的盗窃。
然而,尽管守墓人声称世世代代守护帝王陵墓,但他们为了谋求自身发展而远离故土也是合理的。
其余的守墓人都愿意留下来,冯英是其中之一。1983年,那回到清西陵文物管理所工作。近20年来,那在清代西陵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00年,清西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国家4A级景区,守陵的当地群众秉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理念,借助清西陵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开辟了具有满族文化特色的农家乐。
节假日期间,游客并不拥挤,但也是络绎不绝,发展了当地经济,大大改善了守墓人的生活条件。
满族文化特色农家院
如今,守墓人的后代仍然住在盖房子里,上面提到的钟毅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的主业是农民,但出于崇高的祖先情怀,他们仍然继续着日常的清扫工作和祭祀工作。
作为皇家守墓人的后代,这些守墓人有着崇高的祖先情怀,值得敬佩。很多守陵的人,一辈子都把守陵当成自己的生命。这些小小的坟墓,在守陵人的眼里,是永恒的。正是他们的坚持,保护了这些历史遗迹,也让后人能够系统地研究清朝帝王陵墓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