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红军决定接受国民党改编,成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但蒋介石从一开始就不厚道,不断压缩八路军的编制。本来我军要改编成四个军,结果被蒋介石压缩成三个师,而且严格按照三个师的编制发工资。
蒋介石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掐住红军的脖子。他没有军饷,没有给养,没有装备,却还要打仗,还要消耗,以此来限制红军的发展。
但为了抗日大局,我军接受了这一编制,改编为3个师6个旅12个团,总人数4.5万人。
请注意,整编前红军的规模是8万人,而八路军的编制只能容纳4.5万人。那么,剩下的3.5万人应该如何安置呢?
这些红军官兵是在枪林弹雨中成长起来的,战斗力很强,是我们党和军队的宝贵财富。所以中央军委经过研究,决定从四个方面安置这些人。
先写八路军三个师直属队的文章。
按照国民党军队的编制,每个师都有直属队,以及骑兵营、炮兵营、特务营等。应该被分配。参照这个编制,八路军各师在上报编制时,都要上报直属营。
而且我军还在直属营数量上做了大文章。
在国民党军队中,直属营的人数最多只有300人,而八路军上报的直属营很多实际上都是团,有的甚至超过1000人。结果三师直属队吸收了近万人。
但是这些直属队的经费没有那么多,主要是从国民党发的薪水中平分,更多的是靠自筹。
第二,组建八路军留守兵团。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是我军的大后方,安全非常重要。因此,保持一定规模的军队是必要的。
按照国民党的意见,如果延安需要解决治安问题,可以从三个师中抽出一部分来承担这一任务。中央军委经过研究,决定从三个师直属队中抽调一部分人,再吸收一部分没有编制的红军官兵,组成八路军留守兵团,共八千多人,由小任兵团司令员。
那么,如何解决他们的资金问题呢?因为师直属部队的一部分已经转到留守兵团,可以用他们的经费在部队之间平摊。当然,这部分资金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还是要靠我们自己解决。
第三,士官生的扩充。
为了尽可能容纳红军官兵,中央还决定大规模扩招军校学员。当时抗日军政大学发展很快,任何干部或士兵,只要是多余的,都可以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这些人会根据各部队的士兵损失情况,补充到一线部队。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军政大学一度扩大到12个分校,有的最多时吸收了3000多名学生。这一办学规模甚至超过了国民党中央陆军学校。
经过深入的理论学习,这些学员思想更加成熟,战斗更加坚决。加入一线部队后,部队战斗力大大增强。
第四,有些人退休了。
在长期的战役生涯中,红军许多官兵受了伤,没有得到及时救治。所以当全面抗战爆发的时候,这些人因为受伤无法上战场。
考虑到他们短时间内恢复不了,加上有些战士年纪大了,身体、精神、体力都跟不上,中央动员这些人退伍,他们可以留在陕北做地方工作,也可以回老家,全部发退休费。
这群人,大概有几千人。
经过这一系列措施,超过八路军编制的3.5万人基本得到妥善解决,其中大部分人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八路军、炎黄春秋、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