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中新社举行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对河南村镇银行事件、下半年是否降息、居民储蓄意愿为何上升等热点话题一一回应。
村镇银行事件是否会引发银行体系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表示,河南省村镇银行风险事件发生以来,人民银行积极配合地方和监管部门稳妥处置,指导分支机构履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责任,做好流动性风险监测和应急保障工作。
孙天琦表示,总体来看,我国金融风险是收敛的,总体可控,银行业资产99%在安全边界以内。截至2021年末,我国银行业机构总资产345万亿元,占整个金融业总资产的90%。我们说“银行稳定意味着金融稳定”。2021年第四季度央行评级结果显示,在参与评价的4398家银行机构中,1-7级的金融机构有4082家,占参与评价银行机构的93%,占有资产银行机构的99%。
其中,24家大型银行一直被评为1-5级,为优秀评级。他们的资产占整个银行业参与机构的70%,是整个金融业的压舱石。8-D级的高风险机构有316家..高风险机构数量占银行业参与机构的7%,但资产仅占银行业参与机构的1%。也就是说,大多数中小银行的央行评级都在安全边界内。
下半年是否有降低RRR和降息的计划?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兰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
银行间市场存款机构加权平均7天回购利率目前在1.6%左右,低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流动性保持在合理充裕水平。1-6月,企业贷款利率为4.32%,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继续稳中有降,创有统计以来新低。
未来,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部署,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物价形势等基本面情况,合理搭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同时,央行高度关注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加速收紧。前期已采取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加强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等措施,做出前瞻性应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负面溢出影响。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处于合理水平,跨境资本流动总体稳定。同时,作为超大型经济体,中国国内货币金融形势主要由国内因素决定,货币政策将继续坚持以自我为中心的取向,兼顾内外平衡。
中国的宏观杠杆率是多少?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表示,2020年四季度以来,中国稳杠杆促增长成效明显,宏观杠杆率连续五个季度下降,为后续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创造了宝贵的政策空空间。
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杠杆率为277.1%,比去年底高4.6个百分点。严说,今年以来,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新一轮疫情的出现,
超出预期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宏观杠杆率是债务总额与GDP之比,经济增速放缓会推动宏观杠杆率上升。同时,为应对下行压力,努力稳定宏观经济市场,进一步部署了一揽子稳定经济的措施。这些逆周期调控政策对债务增长的影响会在当期体现出来,但对产出的影响相对滞后,所以宏观杠杆率会阶段性上升。这既是外部冲击的客观反映,也是逆周期调控政策帮助稳定宏观经济市场的体现。
他说,尽管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明显增多,但中国经济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一揽子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开始见效,中国经济出现明显回升势头。这也为未来保持合理的宏观杠杆率创造了条件。
如何看待个人储蓄意愿的增加?
第二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显示,58.3%的居民倾向于“更多储蓄”,比上季度上升3.6个百分点,17.9%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投资”,比上季度下降3.7个百分点。
阮分析,居民储蓄存款意愿边际上升,投资意愿边际下降,主要是由于二季度我国部分地区再次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居民对流动性的偏好有所增强。同时,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居民风险偏好降低。预计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居民的投资意愿将逐步恢复,消费意愿将稳步回归。
非常感谢您带空阅读 河南村镇银行事务
非常感谢您带空阅读这篇关于“河南村镇银行事件下半年是否会降准降息”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赶紧收藏本站梅子百科知识网,持续关注最新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