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清朝急着结束中俄谈判,让康熙御驾亲征三次,噶尔丹到底凭什么

长春生物2022-09-23  22

让清朝急着结束中俄谈判,让康熙御驾亲征三次,噶尔丹到底凭什么

公元1689年,康熙皇帝在两次挫败俄罗斯向南入侵后,命令他的大臣苏托等人与俄罗斯谈判,并最终签署了《尼布甲尼撒条约》。

这个后世认为平等的条约,其实并不公平,因为康熙割让了一部分土地。那么康熙明明在战场上赢了,为什么还要签一个明面上吃了点亏的条约?

有人说这是因为俄罗斯玩文字游戏,索额图等人中了圈套。也有人说这是因为康熙当时急于与俄国停战,因为他有更重要的敌人要对付。相比第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更靠谱。

那么当时到底是什么样的敌人,会让康熙皇帝急着签订条约割让土地,“媾和”呢?

这个敌人叫格尔丹,是当时蒙古准格尔部的首领。提到准格尔可能会有点陌生,但是提到他们的前身瓦拉可能你会比较熟悉,因为这个蒙古联盟曾经俘虏过明朝的皇帝。

后来随着女真的崛起和俄国的侵蚀,瓦拉慢慢从中国的北方向西撤退分散,其中一部分逐渐演变成后来的卫拉特四部,准噶尔就是其中之一。,准噶尔部自从有了自己独立的门户后,族人几乎都是加尔丹家族的。

当格尔丹之父巴图尔成为首领时,准格尔部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在巴图尔执政期间,他还做了两件事。第一个是帮助修订《喀尔喀-威拉法典》。既然这个法典是由首领Batoul修订的,自然这个法典的核心就是巩固他们家族对部落的统治。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法典明确规定,以前蒙古人信仰的萨满教,已经被更有利于上层社会的喇嘛教所取代。

巴图尔在任时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积极与俄国沟通,希望在俄国的帮助下摆脱他们对清廷的“依赖”。

据一些史料记载,嘎尔丹虽然不是巴图尔的长子,但嘎尔丹从小就才华横溢,出生不久就被喇嘛教认定为活佛转世(不知道有多少水分)。所以Batoul打算让galdan代替他。但是,高尔丹不是一般的聪明。他知道,要想在准噶尔立足,不仅要靠父亲的喜欢,还要有足够的实力。毕竟在部落里,他信奉的是弱肉强食,而不是“仁、礼、智、信”。

但是高尔丹稍微长大后,没有留在部落里和兄弟们竞争,而是去当了喇嘛。高尔丹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直接的纠纷,另一方面是有更深层次的打算。那时候他没有随便找个地方洗洗心,而是直接扑到五世达赖的门下。

这个五世达赖喇嘛也不是普通人。他帮助四世达赖推翻了另一个曾经统治当地的教派,推翻了西藏历史上最后一个贵族统治政权——藏巴汗王朝,从而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当五世达赖喇嘛接过四世达赖喇嘛的衣钵时,他实际上成了当地的实用演说家。

于是,高尔丹当年没有去修身养性,而是去寻找靠山。因为高尔丹明智地选择暂时离开错误的地方,高尔丹把位置传给了第五个和尚。由于桑格的威望不足以说服大众,桑格继位后,准格尔部内部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桑格被同父异母的哥哥杀死。

由于桑格的儿子阿拉波·坦当时还小,部落里有人向在西藏已经有一定实力、备受五世达赖青睐的噶尔丹求助。噶尔丹去出家的时候,并没有打算和古佛共度余生,所以他看到机会来了,就立刻带领自己积攒的力量和剩下的折僧格为哥哥报仇。

由于噶尔丹得到了五世达赖喇嘛的支持,而且他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很快就摆平了他内家的事务,忍痛回到了世俗,之后成为了准噶尔的一个新说话人。

噶尔丹本人就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五世达赖也希望通过他的发展,能够遏制已经建立起来的清朝。所以加尔丹继位后,并没有在国内过太平日子,而是今天打小部落,明天吞并小部落,一点一点扩大自己的实力。

加尔丹的父亲在任时,并没有与俄罗斯达成深度合作。他哥哥在任时,差点和俄国闹翻。但加尔丹继位后,很快与俄罗斯达成一些保留,从而获得俄罗斯的武器等支持。

当时加尔丹要钱要钱,要武器要武器,再加上加尔丹的情报,所以准噶尔崛起很快。

据记载,公元1679年,康熙与吴三桂在旧金山激战时,噶尔丹突然被五世达赖喇嘛授予“可汗”称号。按照当时的规定,噶尔丹只能叫太吉而不能叫可汗。因为可汗的称号是属于成吉思汗家族的,如果清廷允许他称可汗,会让他在蒙古人中迅速形成巨大的号召力。

当时清廷的北疆交给蒙古人帮忙守卫,连长城都被清廷放弃了。如果噶尔丹有很大的号召力,清廷北部边境的蒙古长城可能会成为蒙古再次南侵的桥头堡。但是,当时康熙确实不能轻举妄动,只是谴责,并没有实际制止。

清廷暂时的无奈让噶尔丹得寸进尺,在俄国和五世达赖喇嘛的支持下开始迅速扩张。噶尔丹的快速发展让康熙非常担心,因为如果噶尔丹不被平定,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首先,高尔丹的创业之路和女真人很像。如果清廷任其发展,噶尔丹不仅是对清廷的威胁,他们还可能颠覆清廷。

其次,如果不搞定噶尔丹,他身后的五世达赖会怎么样?他可以影响西藏大部分地区。如果任由他们肆意崛起,那么西北将岌岌可危。从中原打到西北就像从南打到北,从西打到东就像从北打到南。我们都知道后果。

第三,俄罗斯有侵略南方的野心。如果他们去东北,就会被清廷迎头痛击。但如果高尔丹给他们开了后门,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考虑,高尔丹都必须战斗到爬不起来。

所以基于以上原因,康熙不得不在谈判中吃了点明亏,赶紧腾出手来教训加尔丹,又不得不坚持把加尔丹彻底打趴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502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