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曹操和袁绍是一对早年恩爱的好搭档。甚至有传言说,他们年轻的时候,潜入一户已婚人家,抢劫新娘。可见他们之前有多亲密。
直到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前夕,袁绍命陈琳写下《周宇为袁绍》的檄文,把曹操祖孙三代骂得狗血淋头。从此,两人彻底决裂。
但《三国志》记载,董卓占领洛阳时,“袁绍、韩复谋立幽州牧为帝,毛不肯。邵又尝了一口玉玺,捧到座位上毛的肘前。毛笑而恨之。”
这个“邪笑”,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脸上的笑,心里的笑(大家都知道)...也就是说,早在官渡之战的十年前,大家一起对抗董卓的时候,曹操和袁绍的关系并没有看起来那么融洽。
这是怎么回事?
第一,袁四世三公
袁绍出生在汝南的袁氏家族,属于当时的顶级世家。
世人一提到汝南袁氏,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赞叹道:“这个家族太伟大了,四世三公,权势遍天下!”
什么叫第四世界三公?
司空、司徒、邱合称为三公,是东汉官僚体系中最尊贵的职位。四次三公,也就是说袁绍算了四代,每代至少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人在三公中担任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职务。
比如袁绍的曾祖父袁安,曾为Si 空和司徒效力;袁安的三儿子常远,做秘书空;袁绍的祖父唐远逐一坐上了“三公”席位。袁绍的父亲袁峰当过司空,他的叔叔魏源当过司徒雷登。
在袁绍这一代,最杰出的是袁绍和袁术。
袁绍和袁术是袁峰的儿子。但袁术是长子,袁绍是私生子。这就导致了袁术虽然不如袁绍,却始终看不上这个婢女的儿子,也为日后袁家两兄弟在争霸过程中形同陌路埋下了伏笔。
但是出身于市井的袁绍运气好。他的叔叔早逝,这个家庭在的房间里收养了袁绍,成为袁这一代名义上的长子和长孙。
所以袁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顶级贵族子弟。他大半辈子顺风顺水,直到官渡之战才跌跌撞撞。用“天之骄子”在他身上一点都不为过。
第二,曹操的爷爷是太监。
与汝南的袁相比,乔县的曹氏没有那么辉煌的历史。
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个宦官。但是,这个太监不简单。当年因迎桓帝有功,封他为飞廷侯。后来曹丕称帝,曹丕的儿子曹操立曹腾为“高帝”。没错,曹腾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正式授予皇帝称号的宦官。
但是,再牛的太监也是太监,自然没有儿子。于是,曹腾收养了一个儿子,名叫曹嵩,也就是曹操的父亲。
依靠曹腾的人脉,曹嵩的官位越做越大。汉灵帝时期,先后担任大鸿胪、大司农,位列清朝九大,也算是厉害人物。
曹嵩很会收钱。在他的积极运作下,曹家积累了大量的财产。后来,靠着这强大的财力,曹嵩靠着在邱的位置上花钱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然而好景不长。黄巾起义爆发后,曹嵩被罢官,回到乔县。几年后,曹嵩不得不带着他的小儿子曹德去避难。此后,在前往曹操的途中,曹嵩曹德父子被与曹操为敌的徐州牧陶谦所杀。
曹操自然大怒,立刻对徐州进行了疯狂的报复,进行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说。
第三,你和我曾经那么好。
曹操从小就机智机智。曹操年轻时放荡不羁,不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喜欢捣乱,但也有些侠义。
虽然他的祖父是个大人物,但是宦官后裔的身份让曹操始终与其他名门望族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在日常交往中,曹操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那些真正的世家子弟当面或背后的排挤和嘲讽。直到遇到袁绍,他才发现,这些名门望族中,也有真正与自己意气相投的人。
袁绍当时是个很帅的小伙子。他不仅英俊,而且大方敏捷,慷慨大方,喜欢交各行各业的朋友,乐于助人。总而言之,江湖上的朋友提起袁绍,都忍不住夸他:“龚铭兄弟...呃,我很抱歉穿过舞台。我是本楚的哥哥。他真的是我的亲哥哥!”
袁绍四不介意曹操是太监,反而觉得这小子一肚子坏水,和自己一拍即合。于是两人成了朋友,在洛阳相处融洽。当然,他们也没少做什么。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随着年龄的增长,曹操和袁绍正式走上仕途,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挥霍青春了。
曹操为了严守法纪,处死了宦官简硕的叔叔。他得罪了一些有权有势的人,被发配到敦丘做官。几年后,他因为表哥宋吉的牵扯而免了官,回到家乡乔县,住了几年才被重新征召。经历了黄巾之乱,曹操发现东汉的官场已经烂到骨子里了,于是又回到家乡隐居起来。
袁绍20岁就被任命为濮阳令,在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后来袁绍为了悼念父母,在洛阳住了几年。再加上宦官专政,袁绍这样的名门望族很不满意,不想做官。
但是,袁绍在这个阶段也没有闲着,暗中结交了很多反对宦官的名人,比如张淼、何清、许由等人。此时,袁绍的政治野心已经初露端倪。
到公元188年,东汉政府在西苑建立新军,在西苑设八大都督。袁绍为校尉,曹操为点军校尉。两个年轻时的好朋友又在一起了。然而,这可能是他们最后的亲密时光。这一时期,曹操对袁绍大多是敬重和爱戴的。他觉得这个大哥不仅出身好,而且很有大气,和自己很是互相欣赏。
第二年,袁绍和袁术勾结何进杀宦官,何进不小心被杀,于是袁家领兵入宫,屠杀宦官集团。让袁绍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想尽办法铲除宦官的时候,董卓趁乱赶到洛阳城外,废了绍帝,立汉献帝上台。
袁绍和曹操见洛阳待不下去了,再次分道扬镳。袁绍到了渤海郡,靠着家族的影响力和自己的威望,当上了渤海总督,那么他至少是个诸侯。而曹操一贫如洗,悄悄逃回老家,花光了所有的钱,才拉起一支小队伍,准备打董卓。
第四,外表与精神分离
话说公元190年,袁绍、袁术、韩复、张淼等牧师同时宣布揭竿而起反抗董卓,推举袁绍为领袖。
曹操这个时候没有官职,袁绍照顾他的老朋友,给他封了分武将军的名号。虽然是个杂将军,但聊胜于无。
大家都知道后面是怎么回事。诸侯在酸枣上驻军,天天聚会,谈战略合作,就是没人提战争。曹操无奈部队出。结果董卓部将徐荣打得很惨。曹操差点被活捉,他设法逃脱了。
此后诸侯不愿意打仗,对董的联盟很快瓦解。各行各业的人分道扬镳,一些人开始互相争斗,大鱼吃小鱼。中原陷入无休止的暗战。
在这个阶段,袁绍和曹操的地位差距已经显现。一种是由全体牧师选举出来的领袖,手握精兵强将,四面八方威武;一个连正经官职都没有,只带一群家臣在身边打酱油。
所以袁绍和曹操的心态肯定不一样。袁绍看着曹操,就像一个有钱的土豪看着自己有点落魄,对自己没什么威胁,可以的话帮他一把。而曹操看袁绍,就像一个天才士兵看一个在战争中已经崩溃的将军。表面上他是恭敬的,心里却觉得你这么大的人了。你在做什么?
这种态度也藏在史书里——在立刘玉为帝的问题上,袁绍和曹操没有尿在一个壶里。
据说袁绍对董卓立汉献帝颇为不满,汉献帝的政府也宣布讨要董联军是非法叛军。现在狄咸被董卓带到长安,袁绍动了心思。他想,你那个叫董灿的暴发户做个皇帝,我家老四老三袁某就不能再做个皇帝吗?
于是袁绍把汉赋拉到一起商量,准备推出东汉宗室出身的幽州牧刘玉做皇帝。袁绍问曹操的意见。《三国志》记载“毛拒绝”,意思是曹操直接反对这个提议。
后来袁绍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枚玉玺,我们无从考证是私人公章还是什么。我们在宴会上给曹操看了。其实这个动作很贴心,就像今天喝酒的时候坐在你旁边的好兄弟给你看了他的游戏排名。
但是,当时的曹操并不是后来企图篡汉的“汉贼”,而是一个想方设法帮助国家的热血男儿。他哪里会不知道袁绍的意图?大哥的意思无非是,我袁某是独霸,可以为所欲为。兄弟,你以为我是牛吗?
曹操深感袁绍不再是自己的人,而是苦于自己的软弱。目前只能送到袁家门口,于是他一脸微笑,琢磨着在招呼谁家的亲戚。
当然,后来袁绍强行推举刘玉为皇帝,但刘玉死活不同意,这件事只好不了了之。
但曹操和袁绍的观点肯定不是以前的样子了。
第五,从互助到决裂。
尽管在刘玉的建立上有分歧,曹操和袁绍表面上仍然很铁。尤其是袁绍,对曹操很照顾。
1991年,曹操在袁绍的命令下挺进兖州,打败了布拉克山军队。袁绍立即去朝廷,推荐曹操为董军太守。之后曹操制服了青州军,实力暴涨。1992年,鲍欣等人迎曹操为兖州刺史,曹操终于有了自己的基本盘,是曹魏势力争夺天下的重要里程碑。
1993年,袁绍和曹操联手行动,和袁绍吵过架的袁术赶到九江,将陶谦殴打致死。此后袁绍和曹操分别占领冀州和兖州,互为犄角,守望相助。
1994年,曹操攻打陶谦时,后院起火。张淼、陈宫等人迎吕布入兖州,曹操只剩下镇城等三城。和吕布打了几个月,也打不赢。这时袁绍发兵南下牵制吕布,曹操喘息不已。
但是,袁绍未必是安的好意。而曹操则心灰意冷,劝曹操举家迁往邺城,彻底并入袁绍的势力。当时曹操是真的感动了,但是多亏了程昱的苦苦相劝,曹操才咬紧牙关拒绝了袁绍,不然历史上估计就没有魏晋了。
1995年,曹操终于打败吕布,夺回兖州,再乘势拿下禹州部分地区,终于扭转了局势。
到1996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长安城的动荡,汉献帝不得不东迁。在于迅和程昱的强烈劝说下,曹操决定与狄咸会面。由于洛阳已是一片废墟,曹操把狄咸迁到了许都。从此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
漂泊的狄咸终于在许都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为了感谢曹操,狄咸封曹操为大将军。然而,狄咸不喜欢想要建立另一个皇帝的袁绍。他写了一封信,批评他“兵多而建党,不知其师而擅反”。袁绍,小子,你虽然是皇帝,但这些年和丧家之犬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不给面子,直接写信反驳。
想了想,算了,没必要去招惹这种土皇帝,于是他把邱的位置让给了袁绍,又想到自己会继续做三公呗。没想到袁绍一点都不领情。袁绍心想,你狄咸站出来反对曹操,要是没有我袁本初,曹阿瞒早就完了。现在,为什么我的官位没有他的显赫?这个邱,老子不干!
曹操看到袁绍要翻脸,就觉得这样不行。我们的钱怎么敢和袁绍比?于是我立马认怂,把将军让给了袁绍,自己当了秘书空一职。
曹操的低调让袁绍有了面子,双方虚假的“良好”关系得以存续。但袁绍对让曹操控制皇帝始终不放心,找了一堆理由让曹操把皇帝迁到甄城。甄离袁绍的地盘很近,说不定哪天你就能杀了他,把皇帝带走。曹怎么把他吃在嘴里的肉吐出来了?自然,不打死他是不会干的。
此时袁绍野心明显,与曹操阵营的矛盾逐渐被摆到台面上。双方的摩擦变得越来越难以掩饰。
1998-199年,曹操杀吕布,占领徐州。袁绍灭公孙瓒,占领青州、幽州、并州、冀州,控制数万甲胄,成为北方最强大的霸主。
两人回首往事,不禁感慨万千。嘿,兄弟,该死的都死了,现在轮到你了!
1999年,袁绍开始准备军事,企图攻占南方的许都。曹操这边一片慌乱,曹操自己却安慰大家说:“我知道邵的性格,只是我野心大,智慧小。我害羞胆小,也不在乎约束别人,但是我不知道怎么画画。我傲慢却有不同的法令。虽然地广物丰,但适合我。”意思是曹操认识袁绍很多年了。这个人野心很大,但是根本什么都不会。
公元200年正月,献帝圣旨泄露,袁绍终于得到了魏开战的理由,于是陈琳写了一封檄文,骂曹操一家。双方毫无交情,公然宣战。
第六,结束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
经过近一年的对抗,曹操凭借一系列正确的战术和神奇的运气,以两万之兵击败了十万袁俊。袁绍回到河北,只有800骑兵。
当然,袁绍实际上并没有被肢解。曹操败得很惨,却无力扩大战果。袁绍地盘的部队看到袁俊的失败,发动了一些叛乱,但很快被平息。所以袁绍基本盘还是稳的,没有后顾之忧。
曹操占领四战之地。除了袁绍,刘表,孙权还有关中一大帮人都虎视眈眈,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可惜,再大的英雄,也要靠命运去做大事。202年,袁绍病死,袁的军事集团顿时分崩离析。曹操在袁氏内部拼死一战,试图歼灭袁氏势力,然后征服乌桓,最终统一北方。
也许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有一个很亲密的朋友,但他渐渐淡出了你的世界。许多年以后,当曹公在铜雀台踌躇满志的时候,不知他是否还能记起袁绍这个和他一起谈天说地,一起喝酒玩乐,一起展望未来的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