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是目的还是手段?发一次飚竟能把事办成了,萧何是怎么操作的

八角茴香油2022-09-23  7

愤怒是目的还是手段?发一次飚竟能把事办成了,萧何是怎么操作的

从刘邦初到秦都咸阳,越走越多人聚在一起;现在从关中到汉中,树散了,越往前走,人越少。最后你到了国都南郑,不算兵卒,几十个将军一个人逃了。

一天,有人来报告丞相萧逃跑了,刘邦大怒。史书上说“若失左右手”,看来你是失手了。

谁知两天后,“得力干将”自己回来了,他还带了一个人回来。刘邦又爱又恨,骂又问,就是不懂,都逃了那么多人了,他也没见你老萧的反应。现在他连招呼都不打,就急急忙忙跑来,就为了追这个叫韩信的小白脸?

萧何在月下追韩信。

韩信也是楚人,但和萧何不同。他不是沛县袁聪的嫡系,而是从项羽那里叛逃过来的。现在的汉军“一个对待玉米的太师”,差不多相当于今天军队里的司务长。此前他还做过“联敖”,大约相当于粮仓管理员。当时因为犯了军法,差点被砍头。

后来看了《三国演义》,赵子龙七进七出,血战长坂坡救了阿逗。至少人家是集团老总的接班人,还有萧何追回了韩信,这样的家伙。你想要什么?

CEO肖这样向刘先生解释:

其他逃过一劫的将领,很容易就能再次被招募,除了韩信这个“绝世书生”!

如果你想在汉中待一辈子,现在就让他走;

要想争天下,只能靠韩信这样的奇才——看大王怎么想。

刘邦脱口而出:

它一定要出去了。你怎么能在这里度过余生呢?

所以小何说:

就要重用韩信。

只有这样他才能留下来,否则他将不得不离开。

刘邦还是不太服气。“我为公众服务,我想我会的。”也就是说,我看你的面子,给他一个将军去做。

刘邦和萧何

小何得理不饶人,并不退让:

如果得不到重用,像韩信这样的人才终究还是要走的。

目前,只有一个将军,我想——他不会留下来。

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见过萧劳这么冲动,这么不依不饶!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刘邦作为楚汉第一智者,顿时想通了,当即同意拜韩信为大将军。

谁知小何仍不满意:

你通常不礼貌。这是拜将军,不是迎孩子。你这么随便,人家还得去找韩信。

你得有仪式感,选好日子,沐浴斋戒,筑高坛,正式礼拜。

把鼻子往脸上推!

你突破底线了吗?

不...刘邦做到了这一切。从此,韩信发迹,奔向人生巅峰。

韩信百江

以上就是萧何追韩信的全部经过。他和刘邦的对话也是从《史记》、《汉书》中逐句翻译过来的。单词用了一点点,但意思永远不会变。

目前学术界公认《史记》是一部信仰史。看了上面的记录你有什么想法?是不是太可疑,经不起推敲?

首先,那时候韩信应该是个年轻人,大概二十多岁。萧何至少是个中年人,和韩先走了。在众所周知的“蜀道难行”的地理环境下,他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追到人呢?

退一步说,假设萧何是大官,能骑快马,韩信只能用劣马或者走马,但作为一个通晓兵法的武将,应该具备基本的反侦查能力。他怎么可能轻易让一个公务员“抓了就逃”?

你看韩信的战斗,突然进攻三秦,声东击西潜入黄河,半渡淹没了龙郄的二十万楚军。连士兵都冒着“最后一战”的危险,都是骗人的,留下两千骑兵的接班人,已经安排他们偷偷摸摸,偷袭敌营。

韩信最擅长伪装和奇袭!如果他执意要逃,早就把追兵小何打昏过去了。

背水一战——打一场生死战

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就算追上了,在小何又能怎么样?

是的,你不能打败它。只能实话实说,劝人家回来。

但是事实和理由有用吗?

萧何之前没有向刘邦推荐韩信,侄子们都打起了灯笼——老规矩(大叔),一代名将还干着“司务长”的活。韩信心灰意冷,走了。这一次,小何怎么确定自己回去就能升职?

如果汉军纪律再放松,韩信也是逃兵。回去了会被批评,会被打吧?那韩信凭什么再相信你萧何,还要冒着受罚的风险,让好马重新吃草?

后来京剧《萧何月下追韩信》中有解释说韩信有张亮的推荐信,但是他的心一直没有拿出来。后来被萧何举报给刘邦,作为推荐将领的王牌。这个桥段一看就是套路,就像三国小说里刘备去吴栋结婚一样。孔明给了赵云三个建议,这纯粹是一个浪漫,不可能是真的。

京剧《萧何追月下韩信》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夏洛克·福尔摩斯说的:

当你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剩下的,无论多么离奇,都是事实。

当你排除了不可能,剩下的,不管多么不可思议,一定是事实。

所以大胆地假设一次,真相的其余部分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性——

所谓“追月”,是萧何和韩信的二重唱,目的是逼刘邦拜功,始作俑者很可能就是萧何。若干年后,萧何在韩信有了一张脸。只有他能说服韩信,搬到长乐宫的钟房,送给丢了性命的吕后。这里的原因,也许——也许哈,就在于此。

当然,以上只是推测。但即使把这个问题完全抹去,只看《信史》中的材料,萧何在整个对话中的表现依然是极度冲动,这绝不是他一贯的风度。他对刘邦之的强硬语气和坚决态度,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是绝无仅有的。

交易磋商

那对话,哪像是君臣对答,小何简直就是个经纪人,代表客户跟老板谈合同!

小何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忠厚的长辈。但是忠诚的长辈不代表人傻。如果他们没有一点眼力和谨慎,根本无法在基层行政圈混下去。如果他们没有任何眼力和谨慎,很可能在起义的时候就死在沛县县令手里了。

而且,这位中年人的“高超演技”在史书中也是有据可查的,比如“刘邦骗了鲁”事件:

吕公,傅山人,是沛县县长的好朋友。有一天,地方官设宴招待他。萧何当时的职务,大致相当于县政府的秘书长,可能是酒席的经理,招待客人的规矩都是他定的:

凡送礼1000元以下的,在大厅就座。

刘邦“定居”,身上没带钱。他只写了一份礼物清单,说“恭喜你一万元”,就大摇大摆地进了房间。吕公亲自出来迎接他,并把他带到主席的座位上。

有趣吧。

刘邦和萧何

都是沛县的老乡亲了,谁还不认识谁?刘邦这个“流氓”,就算打了骨头,抽了骨髓,也拿不到一万块钱。今天,很明显他是来勒索酒肉的。正常情况下,你应该受到严厉的斥责并被赶出去。如果赶上主人家的好意,就悄悄带到最后一桌,一醉方休。

但作为管理者的萧何是如何“管理”刘邦的呢?看破不说破,把“一万钱”的礼物交给吕公,把刘邦直放进朝廷占了头把交椅,让他脱口而出的狂言,把吕公骗得又惊又喜,毕恭毕敬。

但是这种事情,装糊涂也不好,于是小何插了一句空,又在吕公的耳边,啪的一声:

刘基这个人,平时总喜欢说大话,真正有成就的却很少。

表演完美公正,事后没人能责怪他。

因为这个“骗局”,刘邦娶了一个厉害的媳妇吕雉,改写了汉朝的历史。虽然有鲁帮会当面识人的原因,但也要感谢肖经理的表现。

影视中的吕雉形象

有了这样的“前科”,你说萧劳和韩信在唱双簧也不是没有可能吧?

但是为什么呢?

“忠厚长者”萧何为何如此拼命“出轨”?

可能是因为小何被岁月磨平了吧。他愿意做一个善良的人,但他不想用自己的眼力和谨慎去伤害别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能用非常手段应对非常危机。

韩信和萧何

当“追月”的时候,刘邦集团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因为南朝鲜已经恢复了中国,智囊团张亮也回到了故国;

项羽给汉国的兵只有三万,他一路逃亡;

北秦就像一把高悬的利剑,锁住了故乡的归乡。

项羽的英雄处境

此时此刻,如果连韩信这样的人才都再流失,就真的没有翻身的希望了。对人来说,失去希望是最可怕的。到那时,我们集团甚至不排除倒闭的可能。刘邦心大,玩得起。他回去做亭长甚至流氓都无所谓。反正他是那个时代过来的。

但是《小河》里的他呢?

萧全家呢?

小何想放松一下,做个夹心层,但前提是上下奥利奥还卡着,能夹住自己。不然就是中年男人的冲动时刻——没错,脾气不暴躁,只是还没遇到,还得努力自救。

你说的没错,这是帮刘邦,但这是救自己。这才拼命追回韩信,冲动地把刘邦推进宫里。这也成就了历史的转折点。

所以,在职场上,冲动是魔鬼,但在特殊情况下,它也可以是天使。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

每个人都会生气。很简单。

但对每个人来说,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动机和正确的方法向正确的人表达正确程度的愤怒并不容易。

亚里士多德

这里的关键是,无论是冲动还是愤怒,都要保证一个原则:目的和行为的统一。也就是说,你以情绪为工具,做出符合你目的的行为,这将有助于你达到最终目的。这样的愤怒才是情商高,也有助于解决问题。

比如萧何的目的就是要求刘邦提拔韩信。如果他轻率地说:“我推荐过多少次了?你只是不需要用它。怎么样?现在人都跑了?!"这纯粹是发泄不满,无助于目标的达成,甚至适得其反。

相反,萧何对自己不告而别的“冲动”行为默默表达了这种不满,回来后又以强烈的语气继续推荐,这让刘邦意识到了形势的紧迫性。经过几次拉锯,他终于达到了拜将军的目的。

这是愤怒的表现。在职场中,有时你需要表达你的愤怒,但简单地表达你的愤怒永远不受欢迎。

退一步说,如果真的需要发泄情绪,也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最好是一次性关系,而不是长期关系;第二,确保你的目标已经实现。

表达愤怒

当然,冲动行事只是军人的一种风险。毕竟不是常规武器,要慎用。萧何一生,只冲动过一次半。另一半怎么了?很遗憾地说-

都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刘邦也不例外。比如他和卢绾从小到大,卢绾虽然没有什么大成就,但正是因为和皇帝关系密切,才“有幸”和“爱子如命”,所以被封为秋,燕王(沛县老乡是唯一一个)。而像萧何和曹参这样的人,不过是“以礼相待”,也就是说,他们只是出于共同事业的需要,才会以礼相待,尊重对方。

所以,虽然有过患难与共,但萧何和刘邦看起来并不是朋友,更像是战略伙伴。当然,对于小何来说,做个同事,兢兢业业,公事公办就够了。刘邦出去攻三秦,萧何留在汉中安抚百姓,筹集口粮。刘邦出函谷关与项羽抗衡时,萧何坐镇关中,侍奉太子,把整个巴蜀和关中地区变成了刘邦的粮袋和兵站。楚汉相争四年,刘邦几次从前方逃跑,萧何从后方派兵送粮,帮助大哥血复活。

楚争霸

从这个角度来说,小何是一个很好的生意伙伴,也是一个在职场上“琢磨事情”的人。但他尽管对刘邦帮助很大,却依然以礼相待,证明他并不是一个善于“办公室政治”、会“琢磨人”的人。职场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很多人因为一个不小心的举动而失去。

然而,当局对旁观者清并不重要。就是因为萧何三次采纳了旁观者的建议,三次在潜在的危机中稳住了自己的位置,才避免了给了主太多的功劳,又有伤害身体的嫌疑。

这是怎么回事?(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493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