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辽阔,口音不同,每个村都有方言,城市也不同。清朝的皇帝都是满洲人的后代。如果所有的皇帝都说一口东北话,会不会天天在正殿上上演“二人二重唱”?
其实这个问题古人早就完美解决了。
在清朝,王孙们5岁就开始接受宫廷教育。他们不得不接受满、汉、蒙、藏四大皇家宗教,掌握四种语言。
而中国的方言有几千种,没有一种可以用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我们做什么呢
很简单,“官话”的提法相当于现在的官话。从西周到宋朝两千多年,洛阳是官方语言。
到了元代,经济中心在北京周边发展起来,普通话的标准也逐渐从中原话变成了北京话。到了明代,标准音有了南京音和北京音的特点。明清时期的宫廷官话和现在的官话很像。
1867年,英国驻北京大使韦德在《你的语言集》中提到:“普通话作为一种口语媒介,不仅属于官员和知识分子,而且属于帝国近五分之四的人民。”
皇帝怎么能听得懂大臣说的话?
首先,皇帝的交际圈比较窄,能经常和皇帝说话的人也就那么几个。他们要么是和皇帝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有着相同的方言,要么是和皇帝在一起很久的人。这些人能完美掌握普通话,问题就解决了。
其次,新任命的官员或外国官员要见皇帝,需要在六部之一的礼部参加表演仪式,主要内容是基本礼仪和普通话训练。
《清康熙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我认识并了解十三省的语音,通过观察人的说话就能分辨出来。
除此之外,最难理解的就是南方的发音。
雍正对福建、广西官员说的带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十分反感,于是怀疑他们的为官能力:“我每次介绍大小大臣、工人,关于我履历的一切,只有福建、广西两省的人还有地方口音,所以听不懂...去了外省,还能宣读批示,判词,打官司,让小民工知道?”
于是,雍正要求闽粤建立尹正书院,聘请普通话教官,学生、学者、举人要在八年内学好普通话,否则不准参加考试。至此,普通话与他们的工作直接挂钩,全国掀起了学习普通话的热潮。
清初,官场上频繁出现“冒名顶替”现象。
当时江浙地区教育水平较高,直隶相对较差,所以朝廷在考生数量上对直隶有所照顾。当时的户籍制度比较宽松,也有人考“异地考”空。
为了遏制这种现象,甘龙专门设立了一个“御史”。一、听参加考试考生的口音,杜绝“换地方考试”。二、听新官的口音,杜绝回老家当官。
乾隆二十四年,浙江绍兴府下令张廷泰发生关系,得到了与乾隆见面的机会。
龙先问张廷泰籍贯,张廷泰说自己是顺天府(今北京)人。龙的脸色变了。龙听出了张廷泰的绍兴口音,于是把审查官叫过来“只不过是改简历的时间短了点,发音还能分辨”。
意思是,我从几句话就能看出他是南方人。作为审查官吃什么?绍兴人怎么做绍兴评委?然后下了圣旨,把张廷泰调到福建,罚御史三个月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