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洛神赋》是三国时期曹植的作品,也是一篇非常华美、非常有名的文章。其实喜欢这篇文章的网友们,也应该都知道它的内容,可能因为是太喜欢了,所以也想听别人聊一聊。
《洛神赋》的作者曹植:
曹植,字子建,“植”和“建”都有立的意思,所以他名字同义。他是魏王曹操最有才华的一个儿子,而且他有着强烈的政治抱负,当然他的政治才华能不能像他的文学才华这么出色,这个定当别论。后来他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就是魏文帝,对曹植的猜忌之心还是非常强的。但是曹丕和曹植是同母兄弟,所以对弟弟算是也爱也防,是一种比较矛盾的这样的关系。
很多朋友小的时候可能就学过他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是《三国演义》中记载的。实际上曹丕令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出自于《世说新语》,里面记载的七步诗是另一个版本。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其实更符合故事的设定,因为一共是六句,除去最后的收步正好是六步,一步一句,称为七步诗。这个风格也较为符合魏晋时期的特点,而且《世说新语》的成熟时间,距离魏晋还是比较近的。
曹植得文采是当时的绝对顶级水平,什么样的诗都能写:
能写奢华潇洒的诗:“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直千金,披服丽且鲜。”
也能写神仙遨游的诗:“玉尊盈桂酒,河伯献神鱼。万里不足步,轻举凌太虚。”
也能写壮志豪情的诗:“丈夫至四海,万里犹比邻。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实打实的重量级文学家,这个没有争议。
历代高度赞扬曹植才华的人,也全都是重量级的,包括同时代的陈琳。没错,就是把曹操从精神上挂在吊炉里,进行立体辱骂的那个陈琳;还有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诗品》的作者钟嵘;南朝文坛领颜延之;《宋书》的作者沈约,后面还有房玄龄、李白、杜甫、欧阳修、王世贞等等一些大人物。
当然其中最有名的是谢灵运说的“天下才共一代,曹子建独得八斗”,所以后世用八斗之才形容人的学问大。谢灵运先生最后还不忘抬自己一下,到后面还说“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曹植的爵位迁改次数是非常多的,而且非常频繁,他自己在《迁都赋》中有说过:“余初封平原,转出临淄,中命鄄城,遂徙雍丘,改邑浚仪,而末将适于东阿,号则六易,居实三迁。”就是在写这篇赋的时候,他的封号已经改了六次,有的地方他都没有实际到任,封号就改了,所以“居实三迁”
仅在曹操去世之后,他就经历了安乡侯、鄄城侯、鄄城王、雍丘王、浚仪王、东阿王、陈王,他最后的封爵是陈王。所以李白在《将进酒》当中说:“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这里面的陈王就是说的曹植。
《洛神赋》是曹植的经典作品,可以说是仙气相当足:
“洛神”就是指洛水之神。洛水是黄河的重要支流,按照我们中国王朝的五德轮转说,汉朝是火德,水能克火,所以他把“洛”字去掉了三点水变成了“雒”。
曹魏代汉之后,自认为自己是土德,那土得水而润,所以改回了三点水的“洛”。传说上古时期,伏羲氏之女在此溺水,化为洛水之灵,所以称为洛神。
关于《洛神赋》的第一种说法:
其中第一种说法是非常流行的,就是说这篇文章原来叫《感甄赋》,说是曹植写给文昭甄皇后的,传说甄皇后的名字叫甄宓。
唐朝的李善在《昭明文选》的注释当中,把这个事写得是非常生动,说是当年曹植喜欢甄皇后,但是曹操做主让他嫁给了曹丕,于是曹植从此患上了严重的相思病。
黄初三年,甄皇后在与郭皇后的争斗中落败,被赐死。郭皇后的名字很厉害,叫郭女王。曹植进京朝觐,闻之甄皇后的死讯非常伤感。魏文帝让甄皇后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魏明帝曹睿陪他吃饭,并将甄皇后的遗物玉镂金带枕赠给了他。
曹植在返回封地的途中,抱着这个枕头睹物思人,恍惚间看到甄皇后凌波而至,又飘然而去,所以写了这篇《感甄赋》。后来魏明帝即位,避母亲的名讳,所以将这篇赋的名字改为《洛神赋》,这个传说是最流行的。
由于从史料中可以查阅出,曹植和甄皇后确实有独处的机会。哎呀,这个就非常头痛,也是被历代的好事的人抓住的线索,其中充满着大家感兴趣的热点元素,爱情、神话、伦理、阴谋等等。
当然这种说法总是存在问题的,首先是甄皇后嫁给曹丕的时候是23岁,她之前是袁熙的夫人,那个时候曹植才13岁,所以两个人的年龄差距比较大。再者,甄皇后是曹植的嫂子,这个涉及非常严重的伦理问题。而且魏文帝把甄皇后的枕头赠送给曹植,这种事情让人难以置信。
魏明帝继位之后,还饶有兴趣的把这篇赋改了名,就更让人难以置信,魏明帝对自己的母亲甄皇后的尊重,怀念之情可以说是达到极致,看他怎么优待甄家的人就知道了。所以这篇《洛神赋》原名叫《感甄赋》的说法是不太可靠的,只是这个故事性确实特别的强。
《文选》把这篇赋文列入了情类,就是把它列到了情感频道里面,开了一个传奇的引子。后来大唐还真的是一个开放的王朝,这编故事的脑洞都特别大,以至于李商隐都不愿意放过这种题材,还为此写过诗: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个诗里的宓妃就是暗指甄皇后,魏王是指魏国陈思王曹植,曹植最后的封号为陈王,谥号为思,这是传奇的一种说法。
关于《洛神赋》的第二种说法:
另外还第二种说法,说这篇赋文原名叫《感鄄赋》,“鄄”就是指鄄城。
曹植在黄初二年的时候因为犯错,从临淄侯变为安乡侯,他原来的爵位是曹操时期得到的封爵,算是顶级的爵位了。临淄是齐国的都城,是大城,贬为安乡侯是降了一个级别。
但是没过几天,魏文帝就发了个诏书,说:“曹植是我的同母弟弟,我身为天子当容四海,不至于连亲弟弟也容不下。”(骨肉至亲,舍而不诛)所以将曹植改为鄄城侯。
曹植进京朝觐,返回的途中路过洛水。
“鄄”和“甄”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连读音都是差不多的。按说古人写地名的这个赋,一般都是直接标注地名,比如说像我们常见的《二京赋》、《吴都赋》、《赤壁赋》、《阿房宫赋》等等。这篇东西如果叫《鄄城赋》,那就没有问题了,叫《感鄄赋》多少存在那么一点点问题。
不过这个时间点确实非常敏感,因为曹植的爵位变动是非常频繁的,他是黄初二年七月被封为鄄城侯。黄初三年四月十四,又晋升为鄄城王。紧接着在黄初四年,他就被改封为雍丘王。也就是说他当鄄城侯和鄄城王仅仅有一年时间。
所以这篇以黄初三年为时间的《洛神赋》,别称《感鄄赋》也不是没有可能。主流的这个说法就是这两种,大家自己斟酌。历史没有绝对的真相,历史只有合理的想象。
《洛神赋》正文解读:
《洛神赋》是非常有名的赋文,历代的书法家也都非常喜欢这个作品。为了给读者更好的效果,小编我选赵孟的《洛神赋》作为文中插图展示给大家。赵孟一生多次写过《洛神赋》,海内外的博物馆当中现存的版本就有六、七种之多。本文中上展示的是天津博物馆的藏版《洛神赋》。
正文: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这句算是交代了时间、地点,而且还说得非常明确,曹植说他黄初三年进京朝觐以后,返回自己的封地鄄城,就是今天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他在归途之中路过洛水,所以说“还济洛川”。
实际上这个时间确实是有点问题,魏文帝黄初三年,就是公元222年,这一年发生了影响三国局势的大事件。这一年的六月发生了著名的夷陵之战,东吴的陆逊火烧连营,把刘备击退到白帝城。所以真正想遇到水神的其实是刘皇叔。
曹丕自然对战士也是非常的关注,他一直都在许昌行宫,所以曹植写的“余朝京师”,后面还有“还济洛川”,就是回来的时候经过洛水。很明显他是去了洛阳,但是曹丕这个时候不在洛阳,所以他朝觐的这个事情就有疑问。
诸侯王非有诏命,是严禁进京的,尤其是魏文帝和魏明帝的这个时期,对这个事情是异常敏感。所以这句话,似乎不能解释成“曹植在黄初三年至洛阳朝觐,返回鄄城途经洛水。”因为他黄初三年真的没有在洛阳。
在魏国建立之后,曹植一生当中进京朝觐的次数非常之少,可能这有两三次。离黄初三年最近的一次是黄初四年,他在《赠白马王彪》里面说得非常清楚:“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这次是真的奉诏进京。
这里说的“白马王”是指曹植的弟弟曹彪,他的封地在河南省滑县,古代称为白马县,所以成为白马王。“任城王”是指曹植的哥哥曹彰,就是曹操诸子当中最勇猛的一个。胡须微黄号称黄须儿,力格猛兽,手握重兵。(曹丕一提到他的时候,也经常心脏之突突想安个支架。)
这条记载是非常明确的,因为有具体的人。就是黄初四年五月诸王到洛阳朝觐。因为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会节气”,就是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节气之前,到京参加迎气典礼。
他们这次要迎的节气,是这一年七月的立秋节气。所以曹植在《赠白马王彪》这个序当中还跟了一句:“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王国。”
三国志明确记载:“曹彰在黄初四年六月十七,在洛阳去世。”当然死因如何要另外分析,总之人确实是死了。
曹彰去世后的第九天,这一年的六月二十六,就是立秋节气。曹植他们完成了迎气的典礼,各自返回了自己的封地,至七月与白马王王国,时间是完全对得上的。
所以曹植在开头写的:“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在时间上确实和史料记载有些出入,或者这个意思是他是在黄初三年年底接到进京召命的,这个也是有可能的。
又或者说这篇《洛神赋》并不是当时写的,而是多年以后写的。时间记忆有所偏差,总之时间有那么一点点疑问,但是不影响故事的精彩。先要说明主角和写作原因。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说很久以前就有传说:洛水之中有个女神,被人们称为宓妃。
“宓”这个字的读音其实是密,它的本字应该是这个虙,和伏羲氏的伏是通用字,后来应该是产生了传抄的讹误。这个错别字的这个资格特别老,汉朝就这样了,所以我们也就读为伏了。伏羲氏之女在此溺水化为洛神,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由于是水中女神的传说,所以曹植想到了宋玉对楚襄王讲的故事。他有两篇作品《高唐赋》、《神女赋》,也就是巫山神女的故事。写的是楚王梦到了巫山神女,发生的一系列爱情故事,导致楚襄王陷入沉迷之中。
非常奔放的这样的文章,宋朝以后就很少有这种自由度了。所以曹植也突然来了灵感“遂作斯赋”,根据落水女神的传说也写了一篇赋。
“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这是他描写了自己的归途路线。他是从京师洛阳返回东边的封地鄄城,所以说“余从京域,言归东藩”。
“藩”就是指藩王的封地。他的封地在东边,所以是东藩。
具体都经过什么样的地理形式呢?“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这四个地方。
“伊阙”就是洛阳南边的龙门。两山巍峨耸立,伊水从中间流过,仿若浑然天成的门阙,著名的龙门石窟就在这里。
曹植从洛阳离开,他自己向外走,那洛阳就在身后了,所以说“背伊阙”。继续向东行走,马车经过河南省偃师、巩义、登封三地交界的轘辕山。这个关隘位于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间,十二道回环,地势险要,古称“轘辕道”是洛阳通往东方各国的必经之路,所以说“越轘辕”。两处地名也是非常明确。
后面他说到“经通谷、陵景山”,古注说洛阳城南五十里有一个大山谷称为通谷,是进出京师的必经之路,所以说“经通谷”。
河南偃师有一条丘陵地带称为景山,他返回的时候要途径这里,所以说“陵景山”。
“陵”是登临的意思。
也就是说曹植离开洛阳,返回东边的封地鄄城。随着车马的前行,洛阳的伊阙山已经在自己的背后,又越过了轘辕关,途经通谷,登上了景山。从洛阳出来,一路颠簸,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日既西倾,车
殆
马烦。”
“殆”和懈怠的怠是通用的,和后面的烦都是疲倦的意思。
太阳渐渐西沉,车马劳顿,于是曹植决定停下来休息一下,当然也是找了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停下的。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
“尔乃”是个连词。大概就是于是我就如何如何这样的意思。
“税驾”就是停车。
“蘅”是指杜蘅,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皋”是指河岸。
“秣驷”就是喂马。厉兵秣马就是这个意字。
“芝田”是长满灵芝的田野。当然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就是说此处草木茂盛,这是他接上一句说的。
于是我就把车马停在长满杜蘅的洛水岸边,在草木茂盛的田野上喂马。那么车马得到了修整,我自己也得趁机放松一下。
“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容与”就是悠然自得的样子。
“流眄”就是举目四处张望,这个“眄”是指斜视。小编曾在《滕王阁序》里面说的,“穷睇眄于中天”。
“阳林”据说是此处的地名。
“洛川”就是洛水。
是说安排了车马休整之后,我悠然漫步在阳林,举目向四周眺望洛水。
“阳林”这个词也有说是指生长在山南的树林,比如左思的《招隐》诗里面说到“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古代山南水北谓之阳,如果他停靠在洛水北岸,那就正好是阳林。
如果按这种说法,那就是说曹植放松了心情,徘徊在夕阳反照的林木之间,纵目向前方的洛水眺望。因为他离开了洛阳的紧张环境,看到眼前安逸秀美的景色,人的精神突然松弛下来,以至于沉思入迷。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故事从这里开始进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精移神骇,忽焉思散””:突然放松了精神,又受到美景的影响,曹植的精神进入了恍恍惚惚的境界,思维急剧涣散,再也无法集中。
“俯则末察,仰以殊观”:他说自己低下头的时候还没觉得有什么,突然抬起头来却发现异常的现象。
“殊观”就是极为罕见的异象。佛家有一个词叫殊胜,表意就是超级稀有。
那么曹植究竟看到了什么呢?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就是清清楚楚地看到一位绝世佳人,在山岩之上临风玉立。
她究竟是谁呢?
必须要打听打听,有人知道吗?
当然有。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
“援”就是牵引的意思。
“御者”就是驾车的侍从、马车夫。
曹植扯住车夫的手问他说:“你有没有看到对面的那位佳人?她到底是什么人,竟然如此芳华绝代。”
曹植真的是进入幻境了,按说他的学问和车夫差距较大,他都不知道的事情,他问车夫。不过事实证明,能当高级司机的人都很伶俐,车夫很从容地给曹植介绍了这位佳人的情况,但不是直接全盘介绍的,他先铺了个底摸了摸曹植看到的情况。
“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车夫首先给曹植提了个角色定位,他说我听说过洛水之中有位叫宓妃的女神。
曹植说他自己看到了绝代佳人,(那是他自己精神恍惚了啊,别人没有恍惚啊,别人很阳光,所以车夫自然是没有看到,但是他没有说我没看到。)
车夫说:臣听说洛水之神名叫宓妃,君王您所见到的这位莫非就是他吗?请您描述一下她的样貌,臣很想听一听,涨涨见识。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车夫没有说曹植精神恍惚,说自己听说过这位洛神,之后马上请曹植先生描述洛神的样貌。
(幸亏他(车夫)跟的不是曹操啊,不然曹操可能就会说,那你听说过的那个洛神是什么样子,你先说给我听听。如果这样的话那可能就麻烦了~哈哈)
曹植真的是风流倜傥的性情中人,马上把自己在幻境中看到的这个形象,分多重角度描述了一遍。这个车夫在心旷神怡当中,也可能是暗暗舒了一口气。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段简直是神一样的描写,写的是洛神的举止形态。说她站在那没有动,但却又像惊鸿翩然欲飞,摇曳多姿。她看起来神情挺拔,却又像游龙曲线蜿蜒,风情无限。这句话后来被用来形容王羲之的书法,就是美到极致。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她的容颜光彩使金秋盛放的菊花都为之失色,她的体态丰盈使春意盎然的青松都自叹不如。当然也有说是荣曜等同于秋菊,风姿比拟于春松,但考虑后面还有比拟于月光,那个更高,所以我觉得还是胜过秋菊春松,稍微稳妥一些。
接着后面又进一步升华她的形态: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说她站在远处若隐若现,仿若天上被青云遮掩的皎皎明月。她临风俏立,衣袂轻扬,犹如被寒风回卷的莹莹白雪,仿佛兮若青云之碧月,飘摇兮若流梦之回旋。比拟于天上轻云背后的皎月,随风回旋起舞的雪花,这都是自然界中极美的事物了。
之后拉开了一个远景的镜头: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说远远向她望去,好像东方皎白的太阳刚从朝霞中升起,只有真正的看过全过程日出的人,才能体验到这句话的美。清晨,太阳从东方泛白,直到从朝霞中跃出照亮整个世界,那个过程充满着鲜活的动态美,观着为之欢呼,心情为之温暖。
接着又推了一个近镜头过去: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说靠近她之后,又觉得她像清澈的水中亭亭玉立的荷花。
这是远近交替的景别,又以朝阳,又以芙蓉,都是最高的赞美了。
“芙渠”:就是芙蓉,也就是荷花。
“渌波”:就是指水清澈的样子。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当中说过: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所以曹植这一段是把人的美描写到极致了。无论我们怎么用现代语言解释,在美感方面都和原文有天壤之别。
接下来就进一步描写洛神的具体美,虽然不如刚才这一段气质顶流,但也非常华美。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这段是从身材、骨骼、肩颈、鬓发、唇齿、眼神、面容等多方面进行洛神美的描写。
(估计曹植的车夫听到这一段的时候心跳肯定加速,幸亏自己没有先说这个洛神的样子,就是打死他,他也说不出这些,哈哈)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先说洛神的身材丰盈苗条,身量高矮也恰到好处。
“秾”:就是指花木繁茂的丰盈美。宋徽宗有首诗:秾芳依翠萼,焕兰一庭中。零露沾如醉,残霞照似融。
“纤”:就是指描条轻细。
“修短”:是指高矮。
“合度”:就是正好。增值一分则太长,减至一分则太短,总之一切都刚刚好。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身材好只是美的基础,且看她的双肩圆润秀窄,就像顶级工匠削成的艺术品。又看她的腰线宛如一束白绢,秀气修长的脖颈显露出白皙的肌肤,尖若小乘,要如约束、严谨,秀相好之承诺。
“腰如约素”:这个“素”就是指白绢。
“延颈秀项”:“颈”是指脖子的前方,“项”是指脖子的后方,都是指脖子。
“皓质呈露”:“皓质”就是指白皙的肌肤,这个是古文当中描写美人的典型范例。
接着还要往气质上升华: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说洛神这样的绝世佳人,从来不使用润肤脂,也不涂抹化妆粉。
“芳泽”:就是润肤的油脂。
“铅华”:就是化妆的色粉。
即使这样浑然天成的素颜,也照样风华绝代。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看她乌云般的发髻高高耸立,修长润泽的眉毛微微弯挑,红唇鲜润清透,牙齿洁白荧光。明亮的眼神顾盼生辉,脸颊两侧的离窝伴随着笑容时隐时现。
“修眉联娟”:“联娟”就是细长的眉毛微微弯曲的样子。
“靥辅承权”:“靥”就是指脸颊两侧的梨涡,“辅”就是指脸颊,“权”就是指颧骨,所以“靥辅承权”就是颧骨下面有离涡时隐时现。
在这段描写身材、容貌的文字之后,又接着描写了洛神的服饰之美。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先说洛神风姿绰约、艳丽无方,偏又仪态安静,素雅端庄,有着柔和大方的神态和十分得体的谈吐。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她穿着和世间普通人完全不同的绮丽服饰,整个人的风骨完全就是超尘脱俗的画中人。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她披着璀璨高洁的绫罗衣服,带着碧玉耳环和纹饰精美的玉佩。
“罗衣”:就是指绫罗制成的衣服,高档面料。
“珥”:就是指耳环、耳钉等耳部的饰品。
看来爱美这个事情来源很早,神仙也爱美。
“瑶碧”:都是指美玉。大部分王字(斜玉)旁的字都和玉石有关。
“华琚”:“琚”是指佩玉,“华琚”就是精美的佩玉。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除了耳环和玉佩,洛神还佩戴着黄金翠玉的发簪,上面垂下来的明珠轻轻晃动,使整个人的身体都熠熠生辉。
这段是静态美的描写,接下来他就描写了洛神的一系列动态美。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说洛神脚穿一双绣花图案精美的远游鞋,拖着轻薄如雾的绫罗裙,带着一阵幽微如兰的芳香,徘徊于山脚之下。
“远游”:是一种鞋子的名称,古代比较时髦的一种款式。李白就喜欢穿这种鞋。
“文履”:“文”是指纹饰。
“雾绡”:是薄薄的生丝织物,“绡”就是生丝。
这是写洛神刚刚来到山下的形态,然后就描写了她连续的活泼秀美的动作。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只见她轻轻跳跃着,显得非常开心的样子,一边游览四周的景色,一边随意的嬉戏。左右分列的以桂木为竿的彩旗,这是一种非常高级制式的神仙棋子。
“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她挽起衣袖,将白皙的手臂探入到清澈的洛水之中,就在这湍急的河流之中踩到了玄芝灵药。
“壤皓腕”:就是挽起衣袖,伸出白皙的手腕。
“神浒”:就是神仙来到的水岸,“浒”就是水岸的意思。
“玄芝”:就是品级非常高的灵芝。
这段把前面描写的具有清冷气质的洛神,拉回到生动活泼的这样的视角。这一系列的描写,从形态、容貌、气质、动作等等都给优化到极致了。面对这样的神仙人物,曹植的心理动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写完神的美丽之后,直接表白自己的想法。要么说是谢灵运都得佩服的大才子,不装了,直接摊牌了。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是说我对她的娴熟美貌一见倾心,但是又担心这份理想不能如愿,所以到现在心绪依然震荡不已。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是说只可惜没有合适的媒人,替我去传达这份爱慕之情,只能用满含情意的眼波传达内心中的话语。
“微波”:应该就是指的眼波,默默含情的目光。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希望我这份真诚的情谊,能够及早的传达给她,解下自己的玉佩作为信物,向她发出邀请。
“素”:是情愫的愫的通用字。
“要”:是邀请的邀的通用字。
这段就是说:曹植沉迷于落神的风姿,想要找人传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他的车夫估计在旁边吓坏了啊,你眼前是洛神,我眼前可是洛水呀。)但是曹植还是沉迷在自己的幻想当中,给自己设定了很好的故事情节。
“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王弟]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王弟]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这位佳人之美好,实在是无可挑剔了,既通晓礼仪,又通晓诗歌,她举起美玉向我挥手,答应了我的请求。又指着渊深湍急的洛水为誓言,约定了日期。借家人之信,修抢洗礼而名师。
“抗琼[王弟]”:“抗”就是兴举。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曹植确实是迷糊了,越想入戏越深,说幸福来得太突然了,我本是真心实意,但是我怕这位神女是在欺骗我。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曹植的这种担忧是有根据的,传说当年郑交甫在汉水遇到了汉水神女,聊得不错,最后连玉佩都赠给她了,但是转眼就人物两空,被耍了一道~有了这位前辈的案例,今天自己遇到这种事情也不免犹豫起来。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这事儿实在是有点离谱了,所以赶紧冷静下来,收起和悦的神情,施展礼法对自己进行严格的约束,使自己不要再胡思乱想。
“申”:就是用的意思。
“礼防”:就是礼法之防,古人说礼能防乱。当年柳下惠先生就防住过一次,很有名的。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就是说曹植突然用礼法来约束自己,洛神已经有所感应,她开始流连徘徊,萦绕在身边的神光变得忽聚忽散、忽明忽暗。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她挺起修长的身躯,如白鹤般欲飞还留。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她穿过充满浓香的路径,走在芳香无尽的杜蘅丛中,怅然发出深沉清远的倾慕之声,声音哀伤而悠长。
“椒涂”:是指长满花椒的路,或者用胶泥铺成的路,反正都比较高级。
“超长吟以永慕”:“超”是惆怅的意思。
这段是写洛神感应到了曹植的心灵语言,发出了应和他的信号,但是这个信号引来了另外的一群神仙。
“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各路神灵纷纷闻声而来,而且呼朋唤友,十分热闹。有的嬉戏于清澈的水流之中,有的飞翔于洛水中间的小洲之上。因为洛神常常降临在这个小洲之上,所以称为神渚。有的潜入水底探彩明珠,有的在地上拾取翠鸟的羽毛。
这分明就是一幅众仙图了,其中有很多有名的神女人物。
“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
“南湘之二妃”:就是帝舜的两位妃子,后来的湘水神女。
“汉滨之游女”:就是汉水神女,就是当年送给郑交甫玉佩,然后又把玉佩变没了的那位。
“匏瓜之无匹”:是说天上的匏瓜星,它就永远孤悬在那,它不与任何星辰相连接。
“牵牛之独处”:这个我们比较熟悉“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牵牛星与织女星处于银河的两旁。
这句就是说洛神挽着湘水神女和汉水神女。伤叹着匏瓜星的孤立无偶,也感叹着牵牛星和织女星相隔两岸的孤独。
说着说着,她突然情感自发,出现了一个什么状况呢?
“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
她扬起长长的水袖,遮挡住刺眼的阳光,轻薄的绫罗上衣就在风中轻轻舞动,她就这样眺望着远方久久矗立。
“轻袿”:“袿”是指女士的上衣。
这句是描写洛神的神情和心态变化,注入了一些感情因素在里面。
后面就是她超沉脱俗的动态美了,非常有名的段落。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是说洛神飞凌在水面上做了一段舞蹈,她身体轻盈如飞燕,变换飘忽超凡尘。在水面上轻轻踏着小碎步,双足没有陷入到水中,但又接触到了水面。罗袜带起了一阵阵水沫,如同跟随在她足下的阵阵尘埃。
“凌波微步”:这个词儿大家应该熟吧,看过《天龙八部》的都知道,就是从曹植这里引用过来的。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个描写水平确实是高的可以啊!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洛神不仅舞姿曼妙,而且法力高深。她的动静变化深不可测,并没有一定之规,看起来像是万分危急,又像是稳如泰山,无法预知她的进退,才觉得她要离去,可是她忽然又回来了。
这个是非常高级的状态了,而且她还有着绝世的容颜。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这是写洛神起舞时的容颜,她横目传情,眼波流动,美丽的容颜如玉般润泽无暇。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都还没有等到她开口说话,丹唇微启就呵气如兰。如此绝世容颜,婀娜多姿,遂令我茶饭不思。
曹植沉醉在这个神仙幻境里,却不知道幻境马上就要结束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
风神屏翳停止了晚风的吹拂,河神川后平息了水面的波涛,水神冯夷敲击着神鼓,女娲娘娘奏响了管弦清歌。飞腾的文鱼作为警卫,天地间响起玉鸾铃的声音,洛神与众神一起渐渐离去。
她们是怎么离去的呢?
“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
六条巨龙拉着洛神乘坐的云车,仪态从容,齐手并进。水里的鲸鱼踊跃在云车的两侧,无数的水鸟飞翔在云车的上空,共同护卫着众神的车架,越过北面的江州,南面的山冈。洛神不断地回转白皙的颈项,回首眺望,又收回目光。
“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洛神轻启朱唇,缓缓叙说了两个人结交往来的纲常规范。动朱唇,以徐言陈交界之大纲。
因为人神不同道,所以年华虽胜,却无法达成愿望。说着说着抬起长袖掩面轻轻哭泣,绵绵不断的泪水沾湿了衣襟。
“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如此绝美的相会就此结束了,从此二人天各一方,永不相见。
“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名珰。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从此,再也无法用细腻的柔情来表达爱慕之心,便赠你一副江南名珰作为纪念。虽然我久居于悠远的神仙之所,但我心中常念君王。
“名珰”:是一种耳饰,就是我们今天的耳钉。《孔雀东南飞》里面“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就这东西。
“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洛神交代完这些话之后,就忽然消失在天地之间。于是曹植便像失了魂一样惆怅很久。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
曹植仍然是不死心,所以他从低处登上了高岭,四处寻找洛神的身影。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脚步登上了高山,但心神滞留在洛水边上,久久不能离去,仍然在心中回想着洛水边这次神奇的相,回想着洛神的绝世芳华,回首眺望更是千愁万许涌上心头。
“背下陵高”:就是舍低登高,有爬坡上坎的意思。
“足往神留”:躯体随着脚步去了,心神还留在这,就是魂不守舍。
“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还是希望落神的身影能够再次出现,我愿意驾一叶扁舟逆流而上。
“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孤舟漂泊在洛水之上,流连忘返,思慕之情绵绵不绝,又越来越盛。
这个是曹植内心当中最后的挣扎了,已经知道与洛神相会的这件事情结束了,但是还残存着那么一丝丝的希望。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因为思念过度导致心情十分激动而失眠,住宿在外面身染浓霜都没有发现。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到了天亮时分,叶梗梗而不媚,战烦霜而治暑。
东方破晓,少阳初生,打破了一切幻象,终于回到了现实中来。
“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于是曹植命车夫整理马车,踏上了返回东方鄄城的路途。
他终于安心了,车夫也终于安心了~
“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但是曹植终究是入戏太深,人已经上了马,揽住缰绳扬起马鞭的那一刻,仿佛突然被什么东西击中了内心,保持了这个揽辔扬鞭的动作,定格了好一阵子。怅然徘徊在原地很久,还是舍不得离去。
点评:
以上就是曹植《洛神赋》的大概内容,由于这是魏晋时期的文章,他的用词都是非常华美精致的,做一下现代语言的解释,是为了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其中的大意。
其实无论小编我如何安排词句,美感都跟原作是完全没有办法比的。这算是我们的文字具有的一种美,甚至有一些词句,你都不必知道它具体是什么意思,但你读起来就是会感觉非常美,就非常神奇。
《洛神赋》里面描写的故事引人入胜,可能读着读着就仿佛来到了洛水之滨,我们把重点放在这里其实就好了。
又或者也有很多朋友喜欢赵孟的这个书法,大家各自有不同的生活,不管从哪个角度进行关注,我觉得都挺好。
了解了故事里面的内容,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象空间,自己心中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这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