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到处得罪人,为什么26年内仍升迁25次?你看看他靠山是谁

罗贯中施耐庵2022-09-23  26

包拯到处得罪人,为什么26年内仍升迁25次?你看看他靠山是谁

相信所有90后都很熟悉这首歌,可谓陪伴了我们整个童年。这是电视剧《包青天》的主题曲。当这首歌响起时,我们不禁在脑海中浮现出包青天的形象。最美的是他黝黑的皮肤和额头上的月牙。

宋朝是知识分子最向往的朝代,杰出的人才很多,最著名的有包拯、苏轼、王安石。但他们没有包拯幸运。当官26年,他们已经连续升职25次。平均来说,他们每年会被提升一次。这是古代正史不敢想的事情。苏轼第一个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包拯一生得罪的人不计其数,这些人非富即贵。他们都是杰出的人。包不但不给他们面子,而且只要他犯了错误,就逃不了他的严厉制裁。有那么多人怨恨他。要说他得罪了那么多厉害的人,怎么就没人给他使绊子,报复他呢?自然有,但包拯也不是吃素的。

他背后的靠山不止一个,最主要的是唐仁宗。多亏了包拯与唐仁宗的相遇,可以说没有唐仁宗就没有包青天。第二大靠山不得不提太后。是包拯出面彻查狸猫换太子的事,让太后对他心存感激,高度重视。最后一个靠山,也就是几千万普通百姓,是包拯凭借个人魅力获得的坚实靠山。有了这么强大的靠山,包拯一路顺风顺水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个,职业道路,一个马平川。

包拯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早期考了,是知府。但由于父母年事已高,满怀孝心的包拯上书请求回老家任职。因为父母担心不让他去太远的地方,包拯选择辞去官职,在家赡养父母。随后几年,他的父母相继去世。他在墓旁建了一座草房,哀悼到任期届满。在老乡们的再三鼓励下,他决定重返江湖。

没有强大后台的包拯,一开始只是担任一个小县令,但在他看来,这不是问题,他也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勤政为民,一心为民。只要老百姓来敲锣打鼓,喊冤,他都会认真对待,做出公正的判决,这就让当地老百姓受益了。所以只要百姓遇到困难,就会去找包大人为他们讨回公道。包拯很快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深受人民爱戴。

宋朝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同龄的人会组成自己的小团体,互相照顾。虽然包拯早早辞官回国,但同时期的进士依然留在官场。他们中的少数人或多或少取得了一些成就。包拯再次上任后,他们给予了很多支持,省去了很多一路上的麻烦。

包拯的功绩很快得到了朝廷的重视,他不断得到提拔。从人武部第一个小判官,升到开封府中大臣,再到土格直学士。虽然中间有波折,但总的来说,他是个马平川,一帆风顺,做官26年25次升迁。真是令人钦佩。

第二,不偏不倚,不畏权贵。

包拯为官一生,从来没有因为对方是权贵而不敢手下留情,始终坚持正义。他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实事,破案水平非常高,平反了很多冤假错案。包拯在开封为官期间,大力整顿吏治,改革诉讼制度,为老百姓提供了一个伸张正义的平台。

包拯做过很多得罪人的事,其中一件就是强拆。封建时期以农业为主,土地很重要。土地被强行吞并并不奇怪。官官相护,百姓无处伸冤。他们只能忍受土地被强行吞并的痛苦。包拯一出现,马上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把强行吞并的土地拆掉,得罪了很多权贵。

包拯也做了很多弹劾这件事。作为御史,包拯在仔细调查得知真相后,上书朝廷,弹劾地方官员所做的一切坏事,并要求免去该官员可以掠夺民肥的省法官的职务。此举可谓是让其他官员不敢像以前那样放肆的一个例子。

包拯不仅害怕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还敢于在皇帝面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从不阿谀奉承,和皇帝对话时还往唐仁宗脸上吐唾沫。唐仁宗不生气,还认真采纳包拯的建议。甚至在包拯时期,唐仁宗就以过于平庸为由,提出要罢免他在张贵妃最宠爱的叔父张耀佐。唐仁宗虽然觉得尴尬,但和包拯几经争论,还是决定罢免张耀祖。

第三,人民爱戴,靠山强大。

包拯做事如此大胆,一方面是他自己的性格如此,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他与开明的唐仁宗的相遇。包拯直言不讳的性格让才华横溢的唐仁宗非常欣赏,甚至连自己的家事,都会去找包拯为自己出谋划策,也就是所谓的“君臣圣人”。

唐仁宗称赞包拯是清官中的楷模,通过他号召官员们学会整顿,进一步排挤和打压相互勾结的贪官,进而整顿整个社会的不正之风。唐仁宗考虑到包拯在老百姓中的巨大影响。从大局考虑,包拯还可以帮他铲除朝廷中的贪官污吏,不断在暗中提供支持。有这么强的靠山,包拯的背是硬的。

最重要的靠山自然是人民,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么多年来,包为百姓平反了无数冤假错案。他清正廉洁,铁面无私,所有的人都看在眼里。他视包拯为难得的救星。谁敢得罪包拯?所有的人一口口水就能把他淹死,他深受各国人民的爱戴。

结论:

事实上,也许包拯的形象被后人刻画得更加生动。他也会有世俗的欲望,有时也会犯错。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一定是一个清正廉明的官员,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人支持他,爱戴他。

不过,与历史上其他清官相比,他还是很幸运的。他生于宋朝,结识唐仁宗。否则如果他遇到其他昏君,可能早就被铲除了。包拯的传奇故事不断激励着后人。无论在什么位置,都要为人民着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469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