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保宁军与保宁府
欢迎来到《四川方志》!
宝骏与保宁府
“保宁”二字出自《伊周树尝麦》,曰:“保宁为国,君当节欲服。”也就是说,保持并使它和平。唐代苏祥《雪姬中书侍郎制》曰:“翼穿我弓,皇族有保,故大有成。”即协助近卫巩固和平。后人用“保宁”作为军事城镇、行政区域或帝王称号的名称。
唐天宝八年(749年),建南(今四川马尔康东索默川)索默川设保宁都督,领导吐蕃、张克等部落。
唐元元年(784年),河东设立保定军,治太原府,管辖范围相当于今天山西省的太原、昔阳、孟县、祁县、文水、阳曲等市县。
五唐四年(929),在朗州和东川周国建立保宁军,统治朗州。
北宋干德四年(966),保宁军改为安得军。
北宋淳化元年(990年),梧州被封为保宁军。
辽历19年(969,保宁元年),辽皇帝璟被贴身侍从所杀,宪率队第一时间赶到。帝前称帝,即景宗,改国号为“保宁”,使辽国避免了动乱,保持了原有的和平,得到了巩固。
南宋宝祐六年七月(1258年),蒙哥率军围攻朗州大成城。南宋安福、朗州连长杨大元投降后,设东川元帅府。
元世祖十三年(1276年),阆州升为保宁府,辖阆中、南部、苍溪、习水、新泾、新郑、郭峰七县和信德、萧宁两州。后来,信德、萧宁并入阆中县,习水、新泾、新郑并入南部县,郭峰县又分为阆中、苍溪。
元世祖二十年(1283年),东川元帅府改为保宁路,不久又恢复元帅府并撤退。
明代保宁府辖巴州(通江县、南江县)、建州(梓潼县)、阆中县、苍溪县、南部县、广元县、赵华县两州八县。
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入川,攻取保宁。清廷任命陈科为清代保宁首任知府,同时在保宁设立四川省会。此后,清军以保宁为基地,多次与大西军、南明武装在四川展开攻防战,并在保宁举行了五科四川省考。
康熙四年(1665年),四川省政府由保宁迁至成都。清代保宁府所辖各县,除梓潼县外,均与明代相同。
民国2年(1913年),撤销保宁府。保宁府,历经元明清630余年的行政区,在川北家喻户晓。
保宁早已是阆中的代名词。
资料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
照片:四川方志
四川地方志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网络,只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