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统一后,秦始皇下令征集天下兵器,制作了十二个巨大的金属人像(十二金人),安放在秦宫。但秦朝灭亡后,关于十二金人的记载就很少了。十二晋人至今下落不明,这也是一个关于秦始皇的谜。
据记载,十二金人共有一万二千石,折合秦半四亿六千多万枚,换算成现在的单位,重约三百六十吨。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十二金人呢?为什么又是十二,而不是其他数字?这些黄金人最后去了哪里?
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十二金人?
《史记》记载:“集天下兵士,聚咸阳,卖为钟过,金人十二人,各重千石,置内廷。”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命庶人改称“黔头”(秦主张黑,即贵州的黑)。同年,秦始皇下令向民间征集武器,全部集中在秦都咸阳。然后,将这些收集到的武器再次熔化,铸造成编钟,以及十二个金属人像,因此被称为“十二金人”,放置在宫廷中。
秦始皇收集各地兵器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民众反抗。毕竟当时还是冷兵器时代,金属制成的武器杀伤力和破坏力都很大。从世界各地收集武器可以防止其他人用武力夺取政权。如果人没有武器,即使反抗,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这也导致了后来大泽乡的起义,起初人们只能砍树当武器。
但秦始皇不一定要铸十二重金人,因为每一个金人重达数千石,也就是今天的30吨左右。按照当时的重量单位,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一斤约等于今天的二百五十六克(古代一斤十六两,秦半重约八克)。秦代的1000石换算成现在的法定计量单位,重约30720公斤,也就是说每个晋人的体重都在30吨以上。
而且金人是金属冶炼铸造的。虽然当时的青铜冶炼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秦铸造的青铜剑却是战国诸侯国中的极品,铸造技术在当时达到了顶峰。但是,铸造30多吨重的金属人像,就没那么简单了。一般青铜剑的重量不超过10公斤,金属人像的重量是青铜剑的3000多倍。
尤其是在当时,即使是今天,一次性铸造30多吨金属人像也是一项大型工程。更何况当时的冶炼技术还没有今天这么发达。熔化30多吨金属,众多人力都可以做到,但很难做到统一铸造,相互配合是个大问题。
秦始皇为了防止人民造反,收集了世界各地的武器。你可以选择重新熔炼武器铸造成技术和质量更好的武器,也可以像上面说的铸造成编钟。它不仅更容易制作,而且可以播放美妙的音乐供人们欣赏。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铸造一个笨重无用的金人呢?
据说秦始皇铸造十二金人是为了夺取天下兵器的借口。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想收集天下所有的武器,防止别人武力夺权。但有一段时间,没有合理的借口。恰巧秦的故乡临洮(今甘肃省定西市)的一个老百姓传来消息,说他见过十二巨人。当地还有一首童谣说这是祥瑞。
于是秦始皇以此为借口,下令收集天下兵器,制作十二个高大的金属人像。另一个说秦始皇做了一个梦,梦里他得到一个老道士的教导:“只有铸造十二金人,他才能稳坐天下。”秦始皇从梦中醒来后,立即下令收缴国兵器,重新熔铸十二金人。
但我觉得这两种说法可信度都不高。首先,秦始皇除了把收集的武器做成十二金人之外,还做了一些编钟。而且《史记》中十二金人的记载是用“和”连接的,所以前者应该是第一,后者应该是第二。毕竟秦始皇更喜欢音乐,所以特地赦免了高建礼的死刑。所以收集各种武器做编钟很有意义。
其次,秦始皇收集世界各地的武器并不难。随便找个理由。可以说是为了人民,以免作乱,重启战争,麻烦人民。也可以说,可以防止人们因为仇恨、流血、为了公共安全等等而发生争斗。
最后,是在秦始皇统治后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痴迷于长生不老,命令鲁生、侯生、徐福等方士寻找丹药。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才三十多岁,正值壮年,身体健康,不愁年龄,所以迷信。
制作秦始皇十二金人可能和大禹铸造九鼎差不多。
大禹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是夏朝的开国君主。相传涂山会议(夏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后,于霞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并命令九州贡献青铜(铜在古代不仅是制造武器的原料,也是货币的主要原料。在某些古代,金就是铜,明朝以前的铜钱一般都是青铜)。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铜器被九州所付,于霞用这些青铜器铸造了九鼎,形状精美,有山川、河流、名物和各州珍奇动物。象征九鼎九州,于霞将九鼎集中在都城阳城,以示天下从此统一,王霞大禹是九州之主。因此,九鼎代表着皇权至上,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繁荣。
《史记》记载:“西周时,君主力挺秦国,于是秦国派将领攻打西周。五十二年,周民东死,齐、九鼎入秦。周早亡。”
九鼎在夏商周时期也被视为国之宝,置于国都。九鼎在秦王赵翔在位时迁到了秦都咸阳。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九鼎不被视为社稷之国,九鼎不知其下落。按照正常的逻辑,就算秦不把九鼎当宝,也不会扔掉。那么九鼎去哪儿了呢?
根据秦始皇铸造的十二金人,九鼎可能并没有失传,而是被秦始皇重新熔化,成为十二金人的一部分。六国统一后,秦始皇自认为“黄三与德,对五帝有重大贡献”,最后结合古代的“帝”、“皇”等称号,形成新的称号“皇帝”,自称始皇帝。
连秦始皇单独的“帝”“皇”等古代称号都不满意,鄙视象征王权的九鼎也很正常。于是秦始皇想重新铸造类似九鼎的存在,但必须比九鼎更大,数量更多,这样就算重新熔炼九鼎也不够。
于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九州重新划分为三十六郡,命人在咸阳集合天下兵器,铸造了十二个巨大而沉重的“十二金人”,身上镌刻铭文,秦始皇的功绩,都刻有精细的花纹,象征皇权至上,秦朝统一繁荣,安放在秦宫,日夜守护秦宫。
九鼎之所以下落不明,很可能是和秦始皇下令收缴的武器一起重新熔炼的。九鼎脱下鼎,铸成象征皇权至上的“十二金人”,立于秦都咸阳。但十二金人比九鼎数量更多,体型更大,重量更重。九鼎最多只有九个,重数千里,但十二个十二金人却有十二个,每个重数千石(三十斤为一石,四个为一石),高约三丈。
秦始皇为什么铸造十二金人而不是其他人物?
至于秦始皇为什么铸造十二金人而不是其他数字,这是因为十二这个数字在古代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在古代,古人根据对天象的观察,创造了由十天干十二地支组成的干支纪元法。其中,十二地支分别代表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和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用来记录时间的文字,如一天十二小时,一年十二个月。十二生肖的诞生是十二地支的生动表现。
《史记》记载:“我是始皇帝。按后人算,第二代、第三代会传到永远。”
一年十二个月,会一直持续下去,而秦始皇所期待的,是秦朝能永远传承下去。秦始皇是秦朝的第一个皇帝,后人会一直算到永远。象征着九鼎王权至上,国家统一繁荣。十二金人的标志可能是“秦统一全国,代代相传”。
至于十二金人为什么不象征皇权至上,那是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受命于天,长生不老”的字样立下国旨,宣示皇权至上。秦朝以后,历代皇帝都把这种政令视为国之重器,皇权的象征,并称之为“传国之旨”。任何没有这个封印就升上大位的人都会被世人鄙视。
然而,秦始皇铸造的十二金人至今下落不明,那么秦朝灭亡后十二金人去了哪里呢?
秦朝灭亡后,十二金人去了哪里?
关于十二金人的下落,主流的说法有三种:一种是被项羽灭了。秦末农民起义后,西楚霸王项羽终于率军进入咸阳,不仅杀了秦王子婴和秦氏子弟,还杀了整个咸阳,最后还放火烧了秦宫。
《史记》记载:“项羽率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焚秦宫,三月火不灭,集其宝女东去。”
大火三个月未熄,象征着“秦统一全国,代代相传”的十二晋人,可能已经毁于大火。但也有历史学家认为,十二金人中有10个是东汉末年董卓以铸钱为由所灭,另外两个金人后来被前秦君主苻坚收购,最后运回长安销毁。
最后十二金人没有被灭,但是随着秦始皇的去世,十二金人成了陪葬品,葬在了秦始皇陵。那么三种说法哪个更可信呢?
在我看来,十二金人最有可能是项羽所灭。首先,《史记》没有具体记载十二金人的去向,但是记载了国家的法令的去向。秦朝灭亡后,秦王子婴投降,把国家的玉玺交给刘邦。而且没有关于汉武帝刘邦和十二金人的记载,这说明刘邦建立西汉以后,十二金人可能下落不明,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被项羽灭了。
《汉书·王莽传》虽有关于铜人的记载,但铜人只有五个,没有“十二”、“十二铜人”、“秦铜人”的记载。其他史料,虽有关于铜人的记载,但成书较晚,非官方,可信度不高,如《三黄府图》、《管仲记》。
董卓毁掉的铜人是不是秦始皇铸造的十二金人,值得怀疑。至于与秦始皇合葬的说法,没有任何可信度。秦始皇造的十二金人,大概和九鼎的存在差不多,基本上和国家传下来的政令是一个级别的。秦始皇怎么会把它们带到陵墓里呢?那么为什么被项羽灭的可能性最大呢?
这是因为项羽和秦之间有世仇,项羽的爷爷因为秦楚之战而死,所以项羽对秦始皇和秦朝恨之入骨。于是项羽攻下咸阳后,杀光了秦宗室的所有儿子及其后代。最后,他不仅掠夺了秦宫的财宝,还放火烧秦宫,秦宫彻底化为废墟。
十二晋人象征着“天下一统,万世长存”,对秦朝意义重大。项不能容忍秦朝的复兴。但项羽不会留在咸阳。就像他说的,“富者不返故乡,如夜游锦里。”十二金人太重,带不走,只能销毁。
或者再闻一闻再拿走。毕竟十二金人是青铜打造的,总共重约12000石,相当于4.6亿多枚秦半,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再加上秦朝的灭亡,史料中并没有明确的十二金人的记载,所以秦始皇铸造的十二金人最后很可能是被项羽所灭。
然而,这只是一种猜测。至于十二金人的下落,还需要发现更多的史料,才有可能解开这个谜团。
结论:
秦始皇征调天下兵,大概是想在九鼎之外铸造一个存在,用来象征秦朝已经一统天下。于是秦始皇从世界各地征集士兵,铸造十二个金人,安置在秦宫里,让他们日夜守护秦宫,希望秦朝能够世代相传。
然而,秦始皇期望的一切都没有实现。他死后,秦朝只存在了三年。西楚霸王入关后,不仅杀光了秦宗室所有人,还放火烧秦宫,彻底灭秦。
文/历史Zimoge
多享受历史,下一期更精彩。
欢迎您的关注和好评,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为原创,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