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计就计,作为数百个中的第一个,是整个《三国演义》中运用最广的,而且神奇的是,这个情节基本上适用于任何人。蜀王刘禅多次密谋反对对方,像曹操这样的智者也密谋反对对方。
那么,反制方案为什么能反复成功,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实现,对用户有什么特殊要求吗?这是本文的主题。
所谓反间谍,是指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为我所用的一种伎俩。它最常用于军事史和政治史,因为它有三个独特的优点:
一是防不胜防;诸葛亮一生六次出祁山,旨在完成征伐魏的大业,但实际上只有第四次出得最好。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反制方案毁了他所有的努力。
公元230年,司马懿率领40万大军再次攻打蜀汉,诸葛亮出祁山攻打曹魏。魏军派出的阵容是:曹真为大都督,司马懿为副都督。他们两个都不是诸葛亮的对手。结果诸葛亮抢了君,激怒了曹真,设八卦图把魏军赶到渭水南岸。
就在他准备直取长安的时候,李延的校尉勾安因为贪酒耽误了粮草的运送。诸葛亮大怒,要杀他,在杨仪的求情下,改杖八十。
没想到,勾安对此怀恨在心,向司马懿投降。于是,司马懿心中有计,于是让勾安去成都造谣,说诸葛亮自以为立了大功,怨恨继任者,早晚要造反。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已故国王刘禅的耳朵里。他一时不知所措,宦官唆使他把诸葛亮从前线召回,断了他的兵权。刘禅不管对错,真的这么做了。
诸葛亮接到圣旨后,不禁叹了口气,只好撤退。虽然后来发现是勾安干的,但大势已去,第四次魏侵就这样被一个反阴谋给毁了。可见,即使是历史上公认的智者诸葛亮,也难逃作弊的陷阱,可见作弊具有防微杜渐的特点。
第二,效用很大。一旦成功,就能决定一场战争的成败。《三国演义》第45回“群英会被蒋干抓住”,显示了反间谍的巨大作用。
曹操率领百万大军,实际只有八十多万,而且到了长江边上。周瑜看了蔡瑁和张赟的水寨后,非常担心,因为这两个人精通水军的训练。如果不清除它们,吴栋将很难赢得这场战斗。
正当周瑜胡思乱想的时候,蒋干来了,只是将计就计。蒋干答应在曹操面前投降周瑜,周瑜一见蒋干,猝不及防,骂他是说客。蒋干再三否认,只好装作是去看望老朋友。他怎么会是说客呢?
蒋干强词夺理,进退两难,周瑜为了表示对他没有怀疑,特地设宴招待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蒋干不是曹操的说客,只是要抓起来,凡是在宴席上谈论军务的人都要打死!
半醉之际,周瑜故意把蒋干带出帐外,带他参观军营和粮草,并告诉他,就算是苏秦和易昌也说服不了他,君子相见不如知己,患难与共。
周瑜的操作彻底伤了蒋干说客的心,他也相信了周瑜。晚上,周瑜坚持要蒋干和他一起睡觉叙旧。周瑜故意睡着了,而蒋干翻来覆去睡不着。半夜起床,看到桌上有一封信,封面上写着“由蔡瑁、张云金密封”。蒋干大吃一惊,拿出蔡瑁和张赟写给周瑜的信一看。
他惊喜交加。令他吃惊的是,蔡瑁和张赟竟然造反了。令他高兴的是,他泄露了秘密。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于是在天亮之前跑回曹操那里。
结果,曹操真的杀了蔡瑁和张赟。虽然曹操在砍头后识破了周瑜的计划,但为时已晚。更何况以曹操多疑奸诈的性格,不可能承认自己误杀。
周瑜的反阴谋虽然没有在战场上直接奏效,但却使曹颖失去了两个深谙水军之道的人,为庞统设下“连环计”和黄盖假降战船埋下伏笔,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使用成本低。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满足基本条件,几乎没有成本。周瑜刚刚在蒋干面前当了一回演员,蒋干就中招了。
从以上两个例子中,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使用计数器的一些基本条件:
第一,使用这个计划的人,也就是使用这个计划的人,必须是一个具有相当智慧和才能的人。以上例子中的使用者,无论是司马懿还是周瑜,都是三国时期留下印记的历史人物,都可以算是指挥人才。
其次,中标者和标的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例如,诸葛亮和刘禅之间就有利益冲突。诸葛亮掌握着蜀汉的军政大权。刘禅应该如何处理叛乱?
比如楚汉争霸的时候,刘邦的谋士陈平用反计除掉了范增,项羽和范增之间就有了隔阂,陷入其中。范增建议项梁立楚王为王,但建立楚怀王后,对项羽十分不利。因为楚怀王并非无能,项梁死后,楚怀王夺了项羽的兵权,不让他西征秦国。
可以看出,相比之下,范增在心理上对和楚的感情远远好于对项羽的感情。鸿门宴上,项羽难攻刘邦。其实也反映了他对范增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是导致陈平成功的关键因素。
第三,里面用的间谍和双方都有或多或少的接触,用户对双方都有很深的了解,可以整体控制节奏。
比如蒋干曾为曹操效力,与周瑜是老朋友。作为一个用户,周瑜一看蒋干就知道他是说客,然后就想到了用反间谍,将计就计。周瑜的反间谍之所以能成功,有三个因素:
第一,周瑜既认识蒋干,又认识蔡瑁和张赟。蔡和张是小说中的将军,但在历史上,曹丕也不喜欢他们。
其次,曹操多疑的性格和他对君的整体认识。
再次,周瑜的表现让间谍蒋干彻底放松了警惕,这也充分展示了周瑜对节奏的掌控能力。
当这些因素聚集在一起时,反情报的启动条件就满足了。因此,周瑜用反间谍手段成功地消灭了蔡和张,为后续行动做好了铺垫。
那么,只要满足以上条件,反情报有可能成功吗?《孙子兵法》中对“用房”有严格的标准。他说,没有才能、不懂仁义的将军不能用房,手段不缜密、不高明的将军也不能获取奸细的真实信息。而且,一旦利用房间的招数在实施之前被泄露,那么间谍和知道招数的人就应该被处死。
为什么孙子在使用反情报时反复强调使用者的智慧和才能?这是因为如果用户的智慧没有达到,它只会导致巨大的灾难。
比如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国家大事衰败,天下诸侯散尽不听调度,天下渐乱。大将军何进听了袁绍的话,要调诸侯进京,除掉宦官。
曹操和陈琳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他们以为派洋兵进京会惹事,何进不听,就请了董卓等人。结果刀锋被杀,董卓称霸朝廷。
之后,司徒王云为了除掉董卓,对董卓实施了“以美制美”、“暗算他人”的策略,其中的间谍就是丢西姆的故事。王允认为,要想除掉董卓,当然上策是先除掉吕布,斩断他的羽翼,再擒王。但是,如果你能让吕布背对我有利,借他之力除掉董卓,那才是最好的策略。
这个故事我们都很熟悉,这里就不赘述了。结果公元192年,王允设计吕布杀董卓。但是董卓的死引起了一系列他无法控制的连锁反应。董卓的将领李珏、郭汜、张继、范畴打着为董卓报仇的旗号,长驱直入长安,打败吕布,占领长安,杀死王允,控制了汉朝政权。之后,长安变得更加混乱。
在这一事件中,王允发起的阴谋并不是一个成功的计谋。虽然达到了目的,但并没有给汉朝带来什么好处,反而是他自己搭上了自己的命。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用户王允对汉朝大局、董卓、吕布的认识不够,导致了大祸临头。这也是孙子反复强调用户素质的原因。
有些人把欺骗称为最恶毒的计谋。根本原因是这种策略利用了人类的一个重要本性——怀疑。怀疑是情感和理性的混合状态。在这种心态下,人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或者说,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对于一些不确定的情况,人们经常处于这种心态,即使是聪明人也不例外。
所以这种基于人的深层心理的策略,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可能成功。在继承古人智慧的同时,我们不禁陷入另一种思考。
我们宣扬的传统文化是修身、齐家,但如果一个人想建功立业,却不得不用智慧,该怎么办?这两者是相容的还是矛盾的?而历史和现实对此从来没有统一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