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成了美国企业,联想的董事长杨元庆的年薪

聚客2022-05-28  45

联想为什么叫美国企业(杨元庆说联想不是一家中国企业)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曾因公众的两个“误解”引发舆论热炒:一是2018年,杨称“联想不是中国公司”,二是2019年,杨称“联想没有必要开发芯片操作系统”。

引用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话:联想为电脑的普及,尤其是在中国的普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让中国消费者能在第一时间用上与世界同步的最先进的终端设备。

2020年1月12日晚间,联想集团(00992.HK)发布公告称,已向HKEx提交公告,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可能发行cdr,并向上交所科技创新板申请cdr上市交易初步提案,拟发行新普通股,占公司扩大后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不超过10%。

联想宣布回归a股时,专家们讨论的是联想集团业务目前存在的问题,而更多外行人还提到了杨的“联想不是中国公司”的言论。

1-第一个-

联想股价为9港元。

“联想集团一直扎根中国,布局全球。我们相信,今天公布的a股上市计划将有助于加强公司战略与蓬勃发展的国内资本市场的紧密联系,提升内地投资者投资联想的便利性,从而进一步释放联想的价值,使我们能够更大力度地投资于技术创新、服务转型和智能化转型,更好地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

很多互联网人说,不再“自由发挥”的杨表现出了一些套路和程式化。

2016年,时任联想控股董事局主席的柳传志是这样说的:

“股价是我心中一个不安的问题。我们为了这么美好的时光上市了。很多朋友出于对联想控股的信任买了股票,后来股市整体下跌。除了糟糕的市场环境,联想集团的业绩对我们也有影响,但我们还有其他几个增长严重的‘支柱’。我们在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工作,相信以后会好起来的。”

在港股市场,联想与腾讯、阿里巴巴、美团、JD.COM、小米一起被划分为信息技术产业。然而,直到2019年12月,75岁的联想控股创始人兼董事长柳传志正式退休,属于柳传志的联想时代宣告结束。即使是现在,联想集团的港股股价和总市值在这些同行中仍然垫底。

1月19日,港股IT大佬对上市公司总市值进行排名。

企业观察员组织

多位联想集团内部人士曾对《企业观察报》表示,“香港股市严重低估了联想集团。”

事实上,不仅是联想集团,科创板的高估值几乎是所有香港上市公司选择回归a股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前的内外部环境为公司回归a股上市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动力。”联想集团向外界解释了为何此时决定回a股上市。

联想确实交出了近年来最好的成绩单:2020/2021财年第二季度最新业绩显示,联想营业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05亿元,同比增长7.4%,净利润达到21.5亿元,同比增长53.4%;

其中,个人电脑(PC)是联想集团的传统业务,也是联想集团最重要的业务,2020年在流行的“房子经济”下强势崛起。IDC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PC出货量将同比增长13.1%,联想集团PC出货量同比增长29%,位居全球第一。这也导致联想股价自去年3月以来飙升,接近3倍。

互联网分析师钱豪对《企业观察报》表示,联想集团选择在此时回归a股上市。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杨推动联想的业务转型迎合了国家“新基础设施”的政策。

在柳传志眼里,完全有能力独立驾驭联想集团这艘大船的接盘者杨,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硬汉”。

在杨的领导下,“联想早就不再做PC了。在智能时代,联想的3S战略之一是Smart IoT,即智能物联网。”杨也多次向外界传达了联想集团的下半年目标:“‘新基础设施’对联想是有利的。联想要积极为5G等新基础设施提供核心技术,赋能工业智能转型,成为智能基础设施的核心提供商。”

多数外部分析认为,随着中国“双循环”格局的确立和“新基建”战略的落地,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成为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动力,也是各大科技巨头的必争之地。

在此背景下,联想集团于2017年启动了面向中国的智能化转型战略。联想集团将这一战略命名为“日出东方”。主要内容包括:“以客户为中心”转型,改变PC商业模式,直达客户;智能物联网转型,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

2019年,联想集团提出了3S战略——智慧物联网(Smart IoT)、智慧基础设施、智慧垂直,以及“端-边-云-网-智”的新一代技术架构。“端”是智能物联网设备的终端;Edge是边缘计算,cloud是云计算,net是以5G为代表的数据传输网络。边缘云网络构成了智能基础设施。而“智慧”就是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

当时杨表示,联想的“端-边-云-网-智”技术架构与中国疫情后全面推进的“新基础设施”高度契合。截至目前,联想已为中国石化、国电、北汽、东风、柴蔚等近200家大型企业提供智能服务,助力实现智能化转型。

2-第二-

联想是创新型公司吗?

“以联想集团的地位和‘推进新基础设施’的保护伞,监管层基本不会拒绝全球最大的中国PC供应商联想集团登陆科创板。”多位券商投行人士向《企业观察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问题是,登陆科技创新板的联想集团是创新型公司吗?“联想显然不是一家创新驱动的公司。”这几乎是科技行业人士和用过联想产品的人的一致看法。

回顾联想的发展历史,熟悉联想集团的人都能说出这样一个事实,联想集团的早期发展源于柳传志的“贸、工、技”路线击败倪光南的“技、工、贸”路线。

华为是与联想集团同时发展,走“技、工、贸”路线的公司。

大多数科技界人士认为,不可否认的是,柳传志的路线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电子行业处于追赶发达国家的阶段,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联想集团成长迅速,但另一方面,现在看来,这条路线也给联想集团留下了一个非常致命的后遗症——重业务轻创新。

联想的手机业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事实上,在打着“东方朝阳”的旗号,高调向智能化转型之前,杨原本就把联想集团转型的宝押在了移动业务上,那就是联想手机。

“就像联想现阶段的新基础设施一样,联想是中国第一家进入智能手机的公司。当时中兴、华为、酷派是联想的竞争对手;后来,虽然联想没有完全退出智能手机业务,但其产品早已淡出公众视野。”芯研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对《企业观察报》表示。

联想集团披露的最新业绩报告也显示,联想手机业务并未实现盈利。

“不好用”——这几乎是所有买过和用过联想手机的人的一致评价。

就像当年联想集团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和ThinkPad品牌一样,2014年联想集团在强大的商业MA路线下收购了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但这次声势浩大的MA并没有重现当年收购IBM的辉煌。

“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手机的技术创新和RD提出了更高更快的要求。但在‘贸、工、技’的惯性下,联想在手机业务上一度比RD更重视出货量;在手机的营销上,互联网思维差的联想在市场销量上输给了小米、荣耀、OPPO、VIVO。”顾文军说。

不难理解,相对于在生产线上组装个人电脑,面向大型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的物联网业务可以获得丰厚得多的利润。

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是,IBM将原来的个人电脑业务和ThinkPad品牌出售给联想集团后,完成了向服务商的转型。电子商务平台亚马逊的CEO贝佐斯凭借亚马逊的转型和在云服务行业的领先地位成为全球首富;苹果的云服务iCloud和iPhone、iPad、iMac、MacBook、Apple Watch等产品矩阵互为成功。2014年,iCloud每个季度为苹果创收超过10亿美元,所有iCloud账户中有2/3是付费的。

在国内,阿里巴巴、腾讯、华为也开始了云布局。

根据联想集团的财报,PC业务仍然是目前支撑联想集团营收的最大业务。联想集团下一阶段重点转型的数据中心业务是其第二大收入来源,但目前对公司整体业绩贡献不大。

根据联想集团2020/2021财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联想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的营业额占总营收的79%;智能手机等移动业务收入萎缩至9%;2017财年至2020财年数据中心业务占比一直保持在10%左右;B领域的数据中心业务目前仅占集团总收入的11%。

“智能手机等C端移动业务不好做,数字化、智能化的物联网等B端业务其实也不好做。联想在这个细分领域的业务要面对阿里、腾讯、华为等巨头的竞争。”顾文军说。

很多科技人士指出了另一个尴尬的问题:从上述联想集团的营收结构来看,随着联想手机等移动业务的逐渐萎缩,联想目前在C端的产品矩阵只有PC业务,这意味着联想数字云服务的使用场景将非常有限,失去应用场景的云服务实际上很难真正落地。

3-第三-

联想变了?

从以上不难看出,杨现在想通过转型成为PC以外的业务来重新定义联想集团,成为领先的智能服务提供商。

如果不依赖个人电脑这个联想集团根深蒂固的标签,市场会重估联想吗?针对这个问题,外界还在观望。

联想创新的短板,依然是大多数关心联想的业内人士的担忧。

创新的优势毋庸置疑。近年来,智能手机是公众认知度最高的创新领域。随着iPhone成为全世界智能手机的创新标杆,苹果已经超越微软成为美股市值冠军。

“苹果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培育了成熟的产业链,还在于带动了一批追求者,促进了行业的繁荣。在中国,有小米,有华为,但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联。”一些互联网行业观察人士如是说。

在和外界谈及联想错过移动互联网的时候,杨很淡定:“我不认为这和它有什么关系。企业总是有起有落。总有这一波要赶上,下一波却要赶上。相比长跑,联想扎根制造、全球布局的供应链是其在智能时代的独特优势。”

联想集团制定的上述“3S”战略,是杨口中的“下一波”,他对此充满信心。

“联想现在的情况和微软很像:也曾经是PC时代的王者,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黄金时代,也通过转型找到了新的战略方向。不同的是,微软在2014年转型之后,在资本市场上又回到了巅峰。”美国《巴伦周刊》这样评价联想集团。

2014年2月,印度裔的萨蒂亚那拉亚纳纳德拉(satyanarayana nadella)成为微软新任CEO,开启了微软的“纳德拉复兴”。纳德拉上任后,微软开始了从文化到业务的一系列整合。之前在微软负责云计算和企业业务的纳德拉,果断采用了“云优先”的策略,降低了Windows的优先级,将云业务提升到了最高级别。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微软2019财年云服务收入达到390亿美元,首次超过Windows业务收入,成为当年微软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的功臣。微软的股价也从纳德拉上任时的34.20美元涨到了180美元左右。

回顾联想,为了塑造PC以外的支柱业务,联想集团已经探索了十年。杨表示,早在2011年,联想集团就开始了以数据智能为核心的智能化转型。从结果来看,联想十年的智能化转型并没有触动港股市场:联想在港股市场的股价依然低迷。

决心转型的联想能否复制微软在资本市场的逆袭?担心之余,也有联想的拥护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就像Windows、Office等王牌产品为微软积累了大量企业级用户一样,联想在PC和智能设备上积累的优势也成为其新智能业务的基石。在为企业提供服务时,它可以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完成从设备到软件,再到程序执行的各个环节。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联想集团披露的业绩已经说明了以下问题:

软件和服务业务营业额仍然较小,数据中心业务群尚未摆脱亏损。

在2019年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杨表示,联想集团要向科技公司转型,未来技术研发投入的增速将超过全年营收增速。联想每年投入10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根据联想集团披露的2020/2021财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其RD费用占营收的2.29%,仍低于同样以硬件为主要营收来源的小米集团(同期小米集团的RD费用占营收的3.22%)。

“要解决创新短板,联想需要一场微软式的从人力、文化、制度到业务的彻底改革。在这些问题没有改变之前,追求新业务必然会走上联想手机业务的老路。”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联想集团仍将是以个人电脑为主,营收结构单一的公司。但杨和联想集团转型所依赖的数据智能业务和软件服务业务,要成为新的利润支柱,仍需时日。”面对即将登陆科技创新板的联想集团,接受《企业观察报》采访的大部分互联网和科技人士都做出了上述判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44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