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海系卢志强致投资者,泛海卢志强怎么起家的

聚客2022-05-28  50

卢志强的泛海控股怎么了(卢志强退出泛海控股)

在资本市场,泛海控股的卢志强和最近被频繁提及的徐寿福被称为“债市老二”。

因为两人一直都是对打而已,从来没有被突破过,挂在那条红线上,走钢丝,玩心跳。

当然也是因为两人都是业内有名的红顶商人。然而,卢志强曾经辉煌的头衔现在被一个标签熄灭了——老赖。

7月6日,根据更新数据,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董事长卢志强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499884.08万元,案号(2021)京02第885号,执行法院为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这是卢志强第二次被贴上“被处决”的标签。2020年8月13日,卢志强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13亿元。

调查信息显示,泛海控股相关司法案件238件,被执行人信息13条。

质押、冻结、执行比例高,意味着实际控制人卢志强对公司的控制力越来越弱。

泛海控股作为总资产超3000亿的“巨型企业”,真的要沉了吗?

告别房地产从业人员——“切”

今年年初,泛海在北京的总部很不安宁。

据报道,泛海开始裁员,地区公司开始运营。北京总部也未能幸免,全部裁员30%,部分部门被全板块终止。

泛海的业务曾覆盖多个领域,如房地产、金融、互联网、食品等。尽管泛海控股母公司的员工在巅峰时期有600多名,但他们现在正面临着大幅缩水。

员工被裁是因为项目和公司都没了,没事情可做。

泛海控股自2014年开始从地产向金融转型以来,一直在陆续去地产化。

2018年后,地产项目处理明显加快,核心地产项目如上海董家渡、北京泛海国际、中国武汉中心等;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夏威夷等海外项目。都被摆上了“叫卖台”。

中国销量最大的和融创有关。

2019年1月,泛海控股与融创签署协议,以125.53亿元的价格向融创出售北京泛海国际1号项目和上海董家渡项目的全部股权。据媒体报道,泛海控股出售这两个核心项目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现金流的压力。

其中,融创接手北京泛海国际项目1号地块后,因试图改变规划而被广泛讨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公开的项目推广消息。上海董家渡项目地理位置优越,紧邻黄浦江和豫园,2002年被泛海拿下。但由于拆迁速度慢,泛海控股资金链的问题,这块地沉睡了17年,后来被融创打造成名为融创外滩一号院的高端项目。

今年6月25日,泛海控股旗下的武汉中央商务区有限公司于2021年6月24日与融创签署协议,拟将其持有的浙江泛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剥离后转让给融创地产。剥离的资产包括浙江泛海持有的中国民生信托有限公司10.7143%股权;杭州泛海国际中心1号楼1082.4平方米商业用房和22个车位,成交总价约22亿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浙江泛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杭州钓鱼台酒店和杭州民生金融中心将全部由融创地产持有和运营,浙江泛海建设不再纳入泛海控股合并报表。

除与融创的交易外,6月15日,泛海控股控股股东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1.76亿股公司股份被拍卖,累计拍卖股份数量占公司股份的4.96%,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39%。泛海控股通过本次股权拍卖获得3.981亿元。

最著名的海外出售是泛海控股以13亿美元将明星投资机构IDG出售给黑石集团。

泛海在美国的七个可以出售(正常开工)的房地产项目,大部分都是由第三方投资公司处理的。因为这类公司资本结构复杂,具体项目的交易低调隐秘。卖不出去。有传言称其卷入当地一起腐败案,正在接受调查。它可能会无限期暂停。

泛海控股剩余的国内房产资产中,最值钱的基本只有武汉世贸中心的部分股权。

但这些地块已被中英伊利资产管理等债权机构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为由申请拍卖。

据悉,泛海控股将于今年7月底前拍卖,达到3.3亿股,起拍价8.19亿元。

曾经的地产巨头泛海控股将彻底告别地产。

转变太大——“废话”

在早期,卢志强只想转型金融,但不想放弃房地产。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果,就是因为财务转型,步子迈得太大。

泛海控股在鼎盛时期,曾控股七家银行(民生银行、大连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郑州银行、中国银行、侨通银行、中信银行)和五险(亚太财险、兴民保险、民生保险、亚太再保险)。

亚太互联网人寿保险

)、4只证券(民生证券、中银国际证券、国泰君安证券、海通证券)、3只基金(民生财富、泛海基金

民生基金

)、民生信托1家、民生期货1家、民生典当1家、租赁2家(中民投租赁和中民国际融资租赁)、担保3家(成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民生融资担保和泛海融资担保)

)、2家保理公司(闻喜商业保理、民信商业保理)、8家互联网金融公司(民生金夫、北京云金所、北京今敏所、北京北金所、融之家、投资之家、金联金夫、民生易贷)、2家征信机构(上海盈丰征信、大足征信)。

此后,泛海先后投资了45家上市公司和9家新三板企业。

其中不乏联想控股、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奇虎360、国美电器、招商国际、金山软件、汽车公司、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红星美凯龙、汇源果汁、西凤酒、会稽山等明星企业。

但这些投资似乎只是起到了合并和规模扩张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估值,但并没有真正被输血。

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民生证券净利润9.16亿元,民生信托净利润2.32亿元,亚太财险净利润6137.5万元,均远远落后于行业内其他同类公司的盈利水平。

相比泛海控股517亿元的短期负债,这些利润也是杯水车薪。

据机构统计,泛海控股2020年公开出售项目累计现金金额约为234亿元。即使泛海控股的货币资本为188亿元。这些可用资金不足以支付短期负债。

资金链——“崩溃”

引爆泛海危机的“导火索”是民生信托。

2020年,民生信托先后卷入汇源果汁案、中建五局萝卜章事件、黄金珠宝数百亿假黄金、新华联债券逾期事件等重大商业事件,踩雷事件引发的纠纷超过150亿元。

但仔细看,民生信托负责的钱不少,但对于泛海控股这种5000亿资产来说,应该不存在兑付问题。

因为仅泛海拍卖民生证券股权资产,回笼资金已经超过300亿元。

泛海为什么会被这条“支线”击中?

因为看似庞大的巨无霸“泛海系统”只是一颗宝石,其实是不堪一击的。

泛海控股2020年业绩快报显示,实现营业总收入140.57亿元,净利润-46.21亿元,由盈转亏,亏损幅度超过业绩预告预期(-40亿元至-30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8893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只有3.2元。

泛海控股在这种业务质量下,一直采取“高跷战略”,高杠杆移动资产,维持资金循环和规模扩张。

这使得泛海控股2014年至2016年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

与此同时,泛海控股的各个子公司被大股东中国泛海多次质押,并且被连续无缝质押,这意味着泛海持有的很多子公司实际上是无法处置的,因为这些大规模的股份处于100%质押状态。

巨无霸加入破产阵营

在紧张的“资金逆转”中,弦总有一天会断。

2020年10月,民生信托旗下包括置信516号、置信681号、置信828号在内的多个信托项目延期。

2021年5月24日,泛海控股发布公告称,由于现金流紧张,公司2019年5月发行的剩余1.34亿美元债券无法在7月兑付。

美元债务的实质性违约和信托产品兑付的违约,诱发了金融的“风险控制连锁反应”。

例如,大型金融机构不再敢与泛海交往,标普、惠誉、联合信用、东方金诚等评级机构已将泛海评级降至“危险”。

同时,泛海系被来自三藩市和山东的国内外供应商告上法庭,这也是卢志强被列入被执行人的重要因素。

由于供应商申诉太多,泛海系一周内6次被列为被执行人,累计执行标的57.23亿元。如果这些目标没有按时执行,卢志强将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被贴上无数“老赖”的标签。

一直融资困难、项目出售不多的泛海控股,只能将股权推进公开司法拍卖阶段。

事实上,今年以来,泛海控股3.39%和6.37%的股份已经两次在阿里巴巴司法拍卖网络平台挂牌。

曾经的巨无霸实际上已经进入了“破产阵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703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