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目前天文学家研究得最细致、最深入的恒星。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看似很平静,但实际上太阳上的剧烈活动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太阳由核心、辐射带、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组成。今天就带你认识一下太阳吧!
1。太阳的内部
核反应区中心到0.25R⊙(R⊙:太阳半径)的距离是太阳发出巨大能量的真正来源,也称为核反应区。在这里,太阳核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度,压力相当于3000亿个大气压。在任何时候,都有四个氢原子融合成一个氦核的热核反应。根据核物理和爱因斯坦质能转换关系E=mc2,每秒钟有6亿吨氢被热核聚变转化为5.96亿吨氦,释放出相当于400万吨氢的能量。正是这种巨大的能量给我们带来了光和热,但损失的质量与太阳的总质量相比微不足道。根据目前对太阳氢含量的估计,太阳的正常寿命至少有50亿年。
辐射区0.25 r ⊙ ~ 0.86 r ⊙是太阳辐射区,包含各种电磁辐射和粒子流。辐射从内部向外部传输的过程,是被物质多次吸收,然后重新发射出去的过程。在从核反应区到太阳表面的旅程中,能量以X射线、极紫外线、紫外线以及最终可见光的形式向外辐射。太阳是取之不尽的能源。
对流层是辐射区的外围区域,其厚度约为10万公里。由于这里巨大的温度、压力和密度梯度,太阳气体处于不稳定的对流状态。物质径向对流强,热的物质向外运动,冷的物质沉入内部。太阳的内部能量通过这种物质对流从内部传递到外部。
取一定量的食用油,放入锅中加热,在沸腾的油上放一些细铅粉,仔细观察在一定温度下是否会产生类似太阳米粒的对流模式。想想科学道理。
2。太阳的大气层
对流层上方的太阳大气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太阳圆盘,称为太阳光球层。光球是一层薄薄的不透明气体层,厚度约500公里。它定义了太阳非常清晰的边界,几乎所有的可见光都是从这一层发出的。
光球层上最明显的现象是太阳黑子。所谓的太阳黑子,其实只是光球层上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温度约为4500K,而光球层的其余部分温度约为5800K,这些低温区域在明亮的光球映衬下是黑暗的。
此外,在太阳的光球层上还有以下现象:
(1)光斑,即在太阳边缘背景亮度较低的部分可以看到一些比周围亮的光斑;
(2)临边变暗,太阳亮度向边缘逐渐降低的现象;
(3)米粒结构,即在相对安静的大气中,通过用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光球层表面亮度不均匀,有均匀分布的米粒结构,称为米粒结构。其实这是对流层对流现象在光球层表面的一种表现,与太阳活动面积密切相关。
【小知识】太阳光谱
用光谱仪观察太阳,可以看到太阳光呈现出一条彩色的光谱带,上面叠加了许多暗线。这些暗线被称为“夫琅和费线”。研究表明,这些谱线实际上是由各种化学元素造成的。通过对这些谱线的分析,得知太阳光球层中有90多种化学元素。太阳光谱不仅可以研究太阳大气的化学成分,还可以研究太阳的自转速度、磁场和太阳活动机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天体物理信息。
色球层色球位于光球层。厚度在2000公里左右。太阳的温度分布从核心到光球层逐渐降低,但到达色球层时又异常升高,在色球层顶部达到数万度。因为色球层发出的可见光总量不到光球层的1%,所以人们通常看不到。只有在发生日全食时,即日食前几秒或光诞生后几秒,光球层发出的强光被月影完全覆盖时,太阳边缘才出现一个狭窄的玫瑰红色发光孔径层,这就是色球层。通常,科学家只能通过单色(6563埃波长)色球望远镜观测太阳的色球。
彩球上往往有一些深色的“飘带”,称为暗条。当它转向太阳边缘时,看起来像一只耳朵,人们俗称它为日珥;在太阳黑子的正上方,有时会出现一些局部亮区,称为光谱斑;当光谱点的亮度突然增加时,通常称为太阳耀斑。太阳耀斑释放的能量极其巨大,其巨大的能量来自于磁场。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由高温低密度等离子体组成。亮度较弱,白光中的总亮度高于太阳圆形表面的亮度。
百分之一还是很低的,大约相当于满月的亮度,所以只能在日全食的时候才能显出它的光彩。平时要用专门的日冕仪进行观察。日冕的温度高达一百万度,其大小和形状与太阳活动有关。太阳活动最大时,日冕接近圆形。在安静的年份,它是椭圆形的。自古以来,观测日冕的传统方式是等待一次罕见的日全食——在黑暗的天空空背景下,月球表面覆盖着明亮的太阳光球体,而太阳表面周围的蓝白光区域就是人们期望观测到的太阳最外层大气——日冕。
转载:感谢您对网站平台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和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大家分享到个人站长或朋友圈,但转载时请注明文章来源“沧州网”。
本文地址:http://www.cangch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