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的由来 为什么要扫墓
三国时诸葛亮治蜀,深得民心,但他死后朝廷并没有为其建庙,所以寒食时期百姓都在田间道路上祭拜。后来因自审不当,朝廷正式在祠堂为诸葛亮(刘备)附上祭品。而寒地野食祭祀的习俗早已成型,演变成了每个人祭祀扫墓祭祖。
扫墓,俗称上坟,是一种祭奠死者的活动。中国有很多地方的人讲究上坟,一般是在忌日,正月十五,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农历十月初一,正月三十。晚辈要准备好祭祀用品(包括烟酒、馒头、香、纸钱、鞭炮、花圈等。)并在逝者墓前祭祀,以示后人对老一辈的感情。妇女和儿童必须在附近折叠一些杨柳枝,并将取出的蒸食品放在柳条中。还有人把柳条编成篮子戴在头上,说“晴天不穿柳,来世就成了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