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区管理办法
一、实施管控。相关区、小区、路段设置刺刀,只预留几个出入口,检查站24小时有人值守。只有人不能进出,普通社会车辆禁止通行,生活物资车辆统一规范管理,按需方便通行。群众就医诉求报社区管控班统筹安排,进出时规范防护,严格消毒。在控制区域内,设置几个网格管理,每个网格内的人员不能流向其他网格。
第二,严格控制措施。区域内餐馆停业,包括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除外)、网吧、娱乐场所(KTV、歌舞团、游艺厅)、电影院、健身房、室内游泳池、酒吧、剧院、图书馆、棋牌室、密室、足浴店、按摩院、洗浴中心、室内景点、校外培训机构、景区、博物馆、大型商场等。区域内预留一定数量通风条件较好的超市、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其从业人员不得离开管控区域,工作时要求佩戴口罩。各类特殊场所(公安司法监管场所、福利机构、养老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精神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宗教活动场所、康复机构)全面关闭,禁止人员出入,暂停直接接触的家属探视。严格控制各类大型会议、培训、演出、展览促销和游园、民俗、广场舞等群众性活动。
第三,做好人员管控。实行“出不了区就错峰拿东西”的管理措施。如果你发现核酸检测呈阳性,你会立刻把它变成一个封闭的控制区。对管控区域内人员实施有效管控措施,居民持旅游色卡在规定时间内出行,确保错峰外出购买生活用品、收快递、接受核酸检测。
第四,做好基本需求保障。确保区域内超市、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居民提供服务,引导居民网上购物。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物资供应点、流动供应点,以及外卖、快递的临时暂存点,做到专人管理,无接触配送。重点关注考生、孕妇、残疾人、独居老人、慢性药物需求患者、贫困人群的特殊需求。
五、做好疫情垃圾的处理工作。一般隔离人员产生的垃圾按“其他相关生活垃圾”处理,设置指定垃圾收集装置,每日产生垃圾。
不及物动词规范环境消毒。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开展消毒工作,重点对厢式电梯、公共走廊、公共厕所、公共座椅、健身器材等公共区域和设施进行消毒。、以及电梯按钮、楼梯扶手、单位门把手、快递柜等手经常接触的重点部位的消毒。
七、加强人员健康监测和服务。实行“专人盖户”制度,“社区三人小组”组成健康监测和服务小组,开展入户人员健康监测,每天两次采取体温检测和症状询问。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应及时送往定点医院进行排查,并做好透析等慢性病患者的治疗。
八、组织核酸检测。按照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确定的频率,对辖区内所有居民进行核酸检测,避免采样时人群聚集和交叉。建议所有工作人员在24小时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前3天每天一次,之后每隔2-3天进行一次。测试频率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
九、加强宣传引导,维护社会稳定。密切关注群众反映,及时做好群众解释工作,稳定群众情绪,消除群众担忧和恐惧,营造“不造谣、不造谣、不造谣”的防控氛围,维护社会稳定。
十、解除管理区。根据追查进展、核酸检测结果和风险评估,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将适时调整防控区域范围。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可解除控制:(1)最近14天内该地区无新增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2)该地区最后一名密切接触者在运输过程中接触超过14天或隔离超过4天,核酸检测为阴性;(3)区域内所有人员在解除管制前2天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环境卫生消毒合格后,由街道(镇)提出申请,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估,报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批准,解除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