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记者王艺璇]据Sputnik news agency radio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7日表示,中国利用自己的经济游戏规则“打败了”美国和西方。他还表示,中国不会接受西方在新的多级世界秩序中安排的“顺从的哑巴”角色。
报道截图
在卫星通讯社报道的开头,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的GDP将在本世纪末超过美国。在工业生产等领域,中国已经领先于美国,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国债也远低于美国。
报道称,拉夫罗夫17日在一个教育论坛上表示,“西方直接表明是时候改革经济机构了,这些机构是西方在美国强迫世界其他国家接受的机制基础上创建的。正是在这些全球贸易和金融机制的基础上,中国打败了西方和美国,脱颖而出,遵循了他们的规则。”
拉夫罗夫
报道称,拉夫罗夫表示,西方大国试图用霸权体系取代多极化。在这一体系下,所有其他国家都必须按照西方制定的规则行事,这些规则由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机构执行。拉夫罗夫说,如今,西方不愿意接受新的“权力中心”的出现,尤其是当它们在竞争中超越了既定的“大都市”国家。
“一旦一些国家开始在西方的游戏规则下在这些领域发挥更好的作用——如中国、印度和其他大国,西方立即决定重写规则。”报道称,拉夫罗夫表示,“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因为客观地说,新的经济增长中心和金融权力中心正在形成,并且已经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政治影响当然会随之而来。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都是金砖国家,它们是西方必须与新的世界增长中心进行对话的一种形式。”
“有自尊的大国是不会容忍西方要他们扮演的角色,也就是顺从的哑巴角色。”拉夫罗夫说。
乌克兰危机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根据美国国务院的数据,自2月24日以来,美国已承诺向乌克兰提供约37亿美元的安全援助。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指出,俄乌冲突的爆发,很大程度上是过去30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傲慢自大、接连犯错的结果。美国政府应该承担相当大的责任。美国目前的做法无助于结束危机,而是继续渲染阵营对抗。
阅读延伸
拉夫罗夫:中俄关系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观察者网消息)据英国路透社5月14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14日表示,西方对莫斯科发起了“全面混合战争”,但俄罗斯将通过与中国、印度和其他国家建立更深层次的伙伴关系来抵御制裁压力。
在俄乌冲突升级的第80天,拉夫罗夫发表讲话称:“西方集体对我们发动‘全面混合战争’。很难预测会持续多久,但显而易见的是,每个人都会面对后果,无一例外。”
“我们已经尽了一切努力来避免直接冲突——但既然挑战来了,我们当然会接受。我们对制裁并不陌生:它们几乎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存在。”
俄罗斯对外视频截图
拉夫罗夫解释了俄罗斯的策略,称政府正试图减轻对经济的影响,并在其他地区建立新的市场。
他以对俄罗斯外汇储备的制裁为例指出,面对没收和“国家盗版”,没有人是安全的,各国需要减少对美国及其盟友的经济依赖:“不仅是俄罗斯,许多其他国家也在减少对美元、西方技术和市场的依赖。”
拉夫罗夫表示,西方孤立俄罗斯的企图注定要失败。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达到了历史上最好的水平,它正在与印度发展特殊的战略伙伴关系。
来中国参加峰会的拜登不敢在东盟面前谴责俄罗斯。
[文/观察者网钱起]在5月12日至13日举行的美国-东盟特别峰会上,美国总统拜登作为东道国领导人,单方面亲近东盟“大秀拳脚”,先是承诺向东盟投资1.5亿美元,随后又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然而,全球媒体注意到,在为期两天的峰会中,美国似乎回避了一个关键问题。
其中,彭博、《日经亚洲评论》等外媒14日报道称,东盟和美国国会发表的联合声明没有谴责俄,也没有包含“战争”和“入侵”等字眼。
据外媒和专家分析,原因有二:一是许多东盟成员国与俄罗斯关系密切,在俄乌冲突中一直避免公开“站队”;美国有意让步,因为东盟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对抗中国的重要伙伴,在对俄问题上不便造成双边关系恶化。
不过,路透社承认,就对东盟的投资规模而言,美国与中国相比相形见绌。美国智库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专家也表示,此次峰会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美国的1.5亿美元不会打动任何人”。
与出席会议的拜登领导合影/网络图
拜登与东盟“关系密切”,但他不谴责俄罗斯
5月12-13日,美国-东盟特别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除了菲律宾和缅甸的领导人,东盟领导人第一次聚集在白宫。本次峰会恰逢美国与东盟建立关系45周年,也是自2016年以来美国首次担任峰会东道国。
12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将向东盟投资1.5亿美元,其中包括6000万美元的海事计划。美国海岸警卫队将在“印太地区”任命更多人员并成立训练小组,“帮助满足合作伙伴对海上训练和能力建设的要求”。
美国还将投资4000万美元建设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帮助东盟国家实现脱碳,加强电力系统建设,加快部署清洁能源技术。另外还将投入1500万美元帮助东南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额外的资金将帮助东盟国家制定关于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法律。
13日,东盟与美国发表了包含28项措施的联合声明,包括加强经济领域的接触与交流,加强美国与东盟在海洋领域的合作,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确保海上安全和航行与飞越自由等。
关于乌克兰问题,相关内容提到:“与所有国家一样,我们继续重申对主权、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尊重。再次呼吁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我们强调立即停止敌对行动和为和平解决创造有利环境的重要性。”
双方还承诺在今年11月举行的第十届东盟-美国峰会上将东盟和美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有意义、实质性和互利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美国和东盟为什么不借此机会提升伙伴关系?据泰国公共电视台英文新闻网站泰国PBS World 13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是东盟“推迟”给予美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地位。
这位知情人士称,美国还没有正式申请,所有东盟成员国也没有讨论和评估。东盟国家11日晚召开非正式外长会议,认为美国应该等到所有程序完成后再采取行动。
在为期两天的峰会上,美国竭尽全力拉拢东盟。拜登高度赞扬13日的峰会开启了双边关系的“新时代”;同一天,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也宣称,美国作为“印太国家”,将世世代代参与东南亚事务。
但全球媒体注意到,在为期两天的峰会中,拜登并没有在东盟面前谴责俄罗斯。
路透社称,双方在这份“象征性”声明中没有谴责俄罗斯;《日经亚洲评论》称,虽然该声明比东盟此前的声明更进一步,但没有尖锐的言辞;彭博还表示,声明中没有出现“俄国”、“战争”和“入侵”等字眼。
外媒注意到,联合声明中没有提到俄罗斯。
“如果因为俄罗斯而导致与东盟的关系恶化,那就得不偿失了”
自2月24日俄罗斯宣布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东盟拒绝与西方国家“同流合污”。正如美国媒体NPR所说,“公开批评俄国”对东盟来说是一个微妙的问题。
根据东盟共识规则,成员国对乌克兰有不同的看法。一直以来,部分东盟成员国与俄罗斯关系密切,其中越南、老挝、缅甸等国与俄罗斯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和军事联系;与此同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寻求中立。新加坡是东盟成员国中唯一公开谴责和制裁俄罗斯的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西方国家的压力,今年G20峰会轮值主席国印尼坚持中立立场:不点名谴责俄罗斯,并邀请包括俄罗斯在内的G20领导人出席今年11月的G20峰会。
美国智库和平研究所(Institute of Peace)东南亚事务专家布莱恩·哈丁(Brian Harding)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从根本上说,对于大多数东盟国家来说,入侵被认为是遥远的,不值得表明立场。”美国在会议之前就知道这一点。白宫发言人普萨基12日表示,她无法预测双方是否会在联合声明中提及俄罗斯。
更重要的是,对美国来说,谴责俄罗斯并不是本次峰会的重点议题。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13日指出,白宫希望通过此次峰会与东盟建立“更深入”的关系,从而“防止该地区向中国倾斜”。然而,与中国深厚的关系和影响力相比,美国的承诺显得尤为苍白,它无法阻止大多数亚洲国家与中国之间的“深化经济一体化”。
路透社报道截图
路透社14日也称,上述种种迹象表明,拜登政府仍专注于“印太地区”和中国的长期挑战。虽然俄罗斯“入侵”了乌克兰,但美国仍视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
美国卫斯理学院政治学教授斯泰西·戈达德(Stacie Goddard)表示,这意味着美国政府明白,在美国与中国的地区竞争中,东盟国家是其至关重要的合作伙伴,“美国不希望因为一份关于俄罗斯的声明而让双方关系变得更糟”,这显然得不偿失。
路透社:与中国相比,美国相形见绌
美国虽然在极力拉拢东盟国家,但效果会怎样?路透社直言,在对东盟的投资规模上,美国与中国相比相形见绌。《外交政策》还指出,这对改变美中之间的基本经济平衡“没有任何作用”。
根据中国商务部网站,东盟将在2020年和2021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1年,双边货物贸易额达5.67万亿元人民币。东盟10个成员国都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相关文件。东盟国家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4.5%,超过七分之一;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的一半。去年11月,中国承诺在未来3年内向东盟国家再提供15亿美元发展援助,用于东盟国家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
美国智库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专家格雷戈里·波林(Gregory Poling)表示,由于美国力推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尚未启动,此次峰会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他说:“每个人似乎都很高兴[美国]承诺的外交信息正在落地,但是……说得委婉一点,1.5亿美元不会打动任何人。”
此外,对于美国的拉拢,东盟国家也多次表示不愿站在一边。
峰会期间,柬埔寨首相洪森的顾问高金华明确表示,柬埔寨“不会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选边站”。印尼工商会会长表示,他们“希望与大家合作,不要让我们选择”。越南总理范郑明12日指出,在独立和依赖之间,越南一直本着胡志明主席“没有什么比独立和自由更有价值”的精神选择独立。
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政治学者李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拜登政府希望东盟国家站在美国一边,这将阻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和平进程,破坏东盟成员国之间的共识和凝聚力。
李强调,在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不容易,但至关重要,因为这将确保成员国在国际场合用一个统一的声音说话。因此,“东盟成员国可以向美国发出一个信号,即东盟在任何情况下都将保持中立”。
本文为Observer.com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