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围圈中可能有万到万乌军”

蓝莓汁2022-09-12  14

“包围圈中可能有1.5万到1.8万乌军”

据俄罗斯《消息报》网站5月21日报道,除了马里的乌波尔,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战线的其他一些地区也取得了胜利,新的包围圈正在继续形成。

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20日在国防部部长级会议上表示,俄军将与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人民警察部队一起,继续扩大对顿巴斯地区的控制。他说:“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解放即将完成。”

报道援引俄罗斯军事专家Shurygin的话说:“乌克兰军队在顿巴斯的前线正逐渐被瓦解,分裂成单独的部分。一系列小包围圈的建立已经接近尾声。这些包围圈里可能有1.5万到1.8万乌克兰军队。很明显,现在敌人在大城市外围损失巨大。这是因为,尽管按照北约的标准,这些战斗旅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但已经严重损耗,人员损失超过一半,现在他们依靠未经训练的动员者来补充部队。”

据信,乌克兰军队已经失去了开展任何主动作战行动的能力,处于守势。专家指出,战斗的发展对乌克兰军队非常不利。

据路透社基辅报道,5月21日,俄罗斯寻求控制乌克兰顿巴斯地区,对卢甘斯克剩余的乌克兰控制区发动大规模攻势。

21日上午,图斯克州州长谢尔盖·盖代(Sergei Gaidai)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俄罗斯试图摧毁北顿涅茨克市,郊区正在发生战斗。"炮击从早到晚,持续了整整一夜。"

其中提到,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地区的很大一部分构成了乌克兰工业发达的顿巴斯地区。占领这两个州将使莫斯科能够宣布胜利,这是莫斯科上个月宣布的当前目标。

关于俄军在卢甘斯克的推进,路透社援引伦敦智库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专家布雷格的话称:“未来几周对这场冲突至关重要。情况取决于他们占领北顿涅茨克和另一边土地的效率。”

北顿涅茨克及其位于北顿涅茨克河对岸的姐妹城市利西昌斯克位于乌克兰控制的一小块地区的东部,俄罗斯自4月中旬以来一直试图占领该地区。

来源:参考消息

延伸阅读:

武卫:俄乌战斗延续“技术武器”控制战局。

乌克兰首席谈判代表波多利亚克

直消息 : 乌克兰首席谈判代表当地时间周六宣称:俄罗斯军队必须撤出乌克兰,围绕和平进程的谈判可以恢复。如何期待俄罗斯与乌克兰的谈判进程?

特约评论员吴伟:乌克兰首席谈判代表的这一表态,仍然坚持乌克兰在前几轮谈判中的立场,即俄军必须完全撤出乌克兰。与此尖锐对立的是,俄罗斯的谈判立场有四个条件:第一,乌克兰必须军事化;第二,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第三,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独立;第四,修改宪法,删除加入北约的条款,放弃加入“任何联盟”。两者对比,你会发现,双方其实是谈不到一起的。毕竟“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得不到”对俄罗斯和乌克兰都适用。一方面,俄军未能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让基辅当局改头换面。自然很难要求泽伦斯基政府修宪“自废武功”;另一方面,乌克兰军队无法有效阻止俄军对东线的蚕食,战线无法推进。怎么能求敌人掉头就走呢?这意味着战场仍处于动态变化中,虽然双方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谁先眨眼谁就输的战斗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从一开始就已经到了一个节点。自今年2月24日,泽连斯基宣布乌克兰进行为期90天的全方位军事动员,这剂猛药即将结束。基辅是否会进行新一轮的全方位军事动员,进一步挤出更多的士兵去东线战场,将是这几天最大的悬念。乌克兰国防部长此前透露,不排除再招募100万人参战。对于4000多万人口的乌克兰来说,这几乎意味着“可能要牺牲整整一代人”。乌克兰军事情报部门负责人在《华尔街日报》上写道:“这是一场与乌克兰人的战争,没有人能迫使乌克兰停止战斗。除了1991年边界,我不知道还有其他边界划分的存在。”但少将也不得不承认,乌克兰高度依赖西方的军事援助,尤其是中远程导弹系统、大口径火炮、战斗机等等。

这就把话题引向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决定乌克兰战争潜力是否可持续的恐怕不仅仅是士兵数量,还有技术武器的数量。

源地图

直击新闻:那么技术武器的兴衰如何影响乌克兰的战争潜力呢?

特约评论员吴伟:什么是技术武器?一般我们把坦克、火炮、飞机、反[/k0/]导弹、雷达系统这些价格昂贵、有一定科技含量、需要士兵长时间学习训练的武器称为技术武器。要充分发挥其效能,就需要不断投入时间进行“人机协同训练”,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人机合一,人车合一”的境界。一旦失去了技术武器,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比如失去主战装备的坦克兵、导弹兵、雷达兵、飞行员,都只是手握一杆枪的步兵。

事实上,技术武器能否发挥作用,能否源源不断地投入战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代战争的走向。俄罗斯军队的所谓“特别军事行动”从一开始就着眼于“乌克兰的非军事化”。事实上,它在破坏乌克兰军队的技术武器上做文章。在我看来,俄军总体上做了几件事:一是摧毁了乌克兰军队战场上的大量技术武器;第二,乌克兰军事工业体系的大规模破坏;第三,有针对性地摧毁位于乌克兰西部军事储存区的北约军事援助物资。在这三大轴心下,乌克兰的战争潜力实际上正在被有效扼杀。

两难之下,乌克兰走出国门,美国和西方走出国门,共同组成了一个奇怪的“战争机器”。但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可持续的模式,因为我们中的一个会清醒过来。

源地图

直击新闻: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来看,俄罗斯面临着被美国和西方国家孤立的窘境。这几天在泰国曼谷举行的APEC贸易部长会议上,美国和俄罗斯的代表在对方发言的时候“互不让座”。如何看待这种国际外交场合的隐形对抗?

特约评论员吴伟:国际外交场合有一套既定的外交礼仪。遵守这个礼仪与否,可以发出相应的外交信号。从这个意义上说,美俄代表“互留座位”的举动,其实是在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不满。其实很好理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美俄在进行一场“代理人战争”,但作为参与程度更高的一方,俄罗斯的一条腿早已陷进了乌克兰。

美国很擅长在国际舞台上拉帮结派,恃强凌弱。对于已经深陷经济制裁泥潭的俄罗斯来说,这种所谓的“孤立”无非是雪上加霜。真正的问题在于,俄乌冲突长期不会平息,国际市场的国际紧张和焦虑情绪恐怕难以缓解。总之,只要战争继续,俄罗斯的外部环境只会向更坏的方向堕落。

但是事情并不是没有转机。东盟系列峰会、二十国集团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三个重要的国际多边会议将于今年11月在亚洲举行。三个东道主柬埔寨、印尼、泰国顶住了美国的压力,都对俄罗斯的加入表现出积极开放的态度。东南亚这个不完全取决于美国意志的地区,或许是俄罗斯突围的绝佳机会。

我仍然坚信,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问题是世界各国能在多大程度上凝聚这种共识,让乌克兰战局相关各方坐下来,共同探讨一个可行的“战争退出机制”。从目前俄乌冲突过程来看,我认为双方战争的动能已经逐渐下降。营级攻防和火炮相互压制是东线的主要战斗,短期内很难有深度拉动,这本身就为冲突降级带来了契机。如何抓住这个机会,从降低冲突强度到最终实现停火,将考验双方的智慧和勇气。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西方国家希望俄乌冲突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叙利亚的战争”。那么我们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它,尽力避免这种阴谋的实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5887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