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衍明
“你繁荣,我繁荣,大家繁荣!”
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这个口号。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零食品牌之一,“旺旺”风靡全国近30年,陪伴一代人度过了最美好的童年。
王鲜贝、王旺雪冰、王耔牛奶、王耔馒头、王耔QQ糖...仍然是许多大朋友和孩子们的心。
但很少有人知道,零食只是“旺旺”商业帝国的冰山一角。
其产业涵盖医院、养老、酒店、金融、房地产等领域,甚至有自己的报纸和电视台。
被称为“旺旺之父”的蔡衍明是这个庞大商业帝国的创始人。
蔡衍明
还记得“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的梗吗?一位台北教授的荒谬言论,反映了两岸之间的认知缺失。
蔡衍明创办报纸和电视台的初衷是“化解台湾省民对大陆的误解,让全世界华人的生活和心情都愉快起来”。
从倾家荡产,被人嘲笑为“蔡家的傻儿子”,到以一份小零食成为中国台湾省首富,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传奇经历。
一失足成千古恨
1957年,蔡衍明出生在中国台湾省的一个富裕家庭。
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他的父母非常喜欢他,所以他养成了许多坏习惯。他整天游手好闲,不学无术。
他不喜欢读书,也不遵守老师的纪律。逃课是家常便饭,他经常和一群孩子打架,学着年轻危险的人一样在街上游荡。
台湾省的街道
“蔡佳少爷是个败家子。他不读书不打仗,早晚会失去父亲的家产!”
这是邻居们对蔡衍明的普遍评价。
高中时,蔡衍明因为和高年级同学打架被学校开除了。
他不在乎。他继续和他的朋友在街上闲逛。后来他渐渐迷上了看电影。有时他可以一整天不吃不喝地坐在电影院,看10部电影。
从街头文化和电影中,他体会到了一套自己的哲学:敢打,敢突破,敢拼,必胜。
台湾省的街道
19岁那年,父亲从朋友手中接管了宜兰食品厂,因为没有时间经营,就交给了蔡衍明。
蔡衍明没有任何管理经验。进厂后,他根本看不懂财务报表,却骄傲得不好意思低头向别人求教。
员工们渐渐意识到小老板是个“绿头”,开始私下开玩笑说他不懂装懂。
他感到羞愧,渴望证明自己。他每天都在想如何把食品厂做大做强,为父母争光,让员工信服。
年轻的蔡衍明
当时宜兰食品厂是出口加工厂,主营业务是生产鱼罐头。
蔡衍明觉得做代工是一件非常不体面的事情。生产什么,怎么生产,看别人脸色,品牌还得压低价格。稍有差池,你就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出局。
他有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做自己的品牌?
初生牛犊不怕虎。蔡衍明敢于思考和行动。他不再是合同制造商,而是迅速将工厂转变为国内市场,独立生产鱿鱼丝。
但是在商业上,你能仅仅靠蛮力就能成功吗?
缺乏商业经验的蔡衍明很快被残酷的现实击倒在地。
做赊销内销,货发出去了却收不回来。再加上产品积压,商品配送不畅,蔡衍明一年多时间就损失了一亿多台币。
不仅厂里的原始资本会全部损失,家里的一些资产也会被还清。
蔡衍明感到羞愧和烦恼,他一度想自杀。
“不学无术的败家子”、“蔡家的傻儿子”受到了嘲笑和谩骂。很长一段时间,蔡衍明不敢看他周围的人,在他的家人面前抬起头来。
他成了大家眼中的笑料。
脱胎换骨,旺旺的强势崛起
失败后,蔡衍明的性情大变。
他曾经乐观,招摇,结拜兄弟很多,但从那以后,这个年少轻狂,目中无人的公子哥开始收敛自己的心思,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他开始努力学习,发狠研究如何经营管理企业,谋求东山再起。
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参观和考察,他决定利用台湾省的剩余大米资源做米果生意。
米国是一种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小吃。当时台湾省最畅销的米国产品大多来自日本,其中以日本三大米国厂商之一的“岩冢制果”声誉最佳。
为了生产出最好的米果,蔡衍明专程赴日找到岩冢制果社长、“米果之父”,希望与他合作。
郑智左(左二)蔡衍明(右二)
但是贞姬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因为蔡衍明以前的劣迹,已经传到了陷害纪佐的耳朵里。在他看来,这个臭名昭著的浪子公子根本成不了大事。
蔡衍明没有放弃。
他给正姬写了一封亲笔信,详细讲述了自己之前的失败经历,以及现在的想法和思路,每月去日本一次,考察岩冢制果各个门店的经营情况。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甄继佐被蔡衍明的真诚和毅力所感动,同意合作。
蔡衍明获得了岩埋制果的技术授权,将米果加工技术引入台湾省。
1983年,蔡衍明正式将商标命名为“旺旺”,并很快生产出第一款米果产品——旺旺鲜贝。
蔡衍明和旺旺
香脆的口感,亲民的价格,可爱的包装,旺旺鲜贝一经投放市场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得益于技术优势、大规模广告投放和渠道拓展,旺旺一直在台湾省各地疯狂铺货,以“旺仔”形象出现的米果迅速风靡全岛,市场占有率高达95%。
蔡衍明“悔改”,成为中国台湾省最有名的“米国王”。
在大陆卖不出去?免费送孩子吃饭!
1987年,海峡两岸开通了探亲之路,38年的冰封期彻底被打破。
蔡衍明觉得这是一个投资大陆、拓展市场的绝佳机会。
“我祖籍福建石狮。我早就坚定了在祖国这里投资的决心。”
当许多台商还在观望时,蔡衍明已经参观了大陆40多个地方,最后选择了湖南望城。
他之所以没有选择热门的沿海城市,是因为在他看来,他的投入只有几千万,在外资集中的沿海城市很难引起关注。
旺旺作为湖南第一家台资企业,势必会得到很多优惠政策,而湖南丰富的大米资源也可以为米果的生产提供保障。
旺旺工厂
1992年,湖南旺旺食品有限公司成立。
然而,作为mainland China第一家米果制造商,湖南旺旺的起步并不顺利,因为在当时,米果还是一种比较新颖的食品,受众并不广泛。
眼看几百万包旺旺鲜卑在仓库里卖不出去,蔡衍明急了,但他很快冷静下来,做了一个很有勇气的决定:免费送给全国的学生!
一袋袋以望城为中心的旺旺鲜卑,远销全国各大城市,发放给孩子们,受到孩子们的热烈追捧。
旺旺的名字不胫而走。
蔡衍明抓住机会,投入大量广告费,加大宣传力度。“你繁荣,我繁荣,大家繁荣”的口号遍布大街小巷,可爱的旺仔贴随处可见。
旺旺一下子就火了,投产当年就录得2.5亿的营收。
蔡衍明
蔡衍明的信心因其在大陆的成功试验而倍增。
此后,他先后在南京、上海、北京、杭州等各大城市设立了数百家工厂,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旺旺雪糕、旺旺碎冰糕、旺旺小酥、阿泡水果牛奶、王耔小馒头、王耔牛奶...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爆款产品,业务范围也从中国走向世界,横跨六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逐渐发展成为零食饮料行业的巨头公司。
蔡衍明多次登上台湾首富的宝座。
在2022年发布的最新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蔡衍明以78亿美元的财富排名第296位。
曾经的浪子从中国台湾省崛起,背靠中国大陆,最终成为商业巨头。
“旺旺”你不知道的
除了食品,旺旺集团还涉足很多行业,行业之广令人咋舌。
旺旺医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成立于2002年。是一所设有普通门诊的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
旺旺医院
蔡衍明办医院的初衷是为了完成父母的夙愿,实现“治病救人”的朴素愿望。
他在医院的服务宗旨上加了一句暖心的口号——建一所让人不怕的医院。
一进大门,你感受到的不是一般医院的紧张和喧嚣,而是放松和温暖,处处受到旺旺的祝福。
旺旺医院
医院里有儿童游乐区,有旺旺超市卖食品。
有网友表示,“旺旺医院是国内旺旺零食最全的地方。医院超市的旺旺礼包比斜对面的大超市便宜10多元。过年的零食都是在医院买的。”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旺旺医院派出医疗队援助武汉,成为当时第一家支援湖北的民营医院。
之后,他志愿成为长沙市疫情防控定点医院之一,为患者提供24小时救助。
早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旺旺医院就曾免费接收湖南伤员,为四川医疗分担压力。
蔡衍明和他的旺旺医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王诜酒店
在台北、上海、南京、西宁、淮安等地,旺旺集团建有五星级连锁酒店——王诜酒店;
还在全国多地开发房地产“旺旺嘉园”,投资建设高档写字楼“旺旺公馆”,投资文化旅游产业“黑皮文化”;
并成立养老品牌“王爱芝”,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
旺旺大厦
2008年11月,蔡衍明以个人名义投资收购钟石传媒集团,整合为“旺旺钟石集团”,覆盖报纸、电视、互联网,成为全台最大的传媒集团之一。
第二年,一份新的报纸《中国旺报》诞生了。
当时,纸媒的衰落已经日益突出,许多人不理解蔡衍明创办新报纸的做法。
蔡衍明直言:“我做媒体是做公益事业,不是为了赚钱!”
他毫不犹豫地指出,大约从1996年开始,台湾省就有意封锁大陆新闻。不仅大陆新闻数量和篇幅减少,就连国外新闻也缩水了。
这几年,他亲眼见证了大陆的进步。“很多台湾省人对大陆的看法只是井底之蛙。”
所以他办媒体的出发点是化解台湾省人对大陆的误解,引导台湾省人的观点,团结台湾省,进而团结海峡两岸,做到真正的“天下第一”。
2010年3月30日,王毅接受了《旺报》的专访。
他随口称赞王宝:
“两岸一直是一家人,却分离多年。我们期待着相互了解。《旺报》的出版,打开了两岸相互了解的窗口,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
蔡衍明
让很多在蔡衍明的台胞认识一个真实的大陆,了解祖国的发展现状,见证祖国的日益强大。
然而,他对大陆毫不掩饰的善意也引发了行业竞争对手和一些岛内民主人士的批评。
面对这些人的恶意中伤,蔡衍明毫不客气地说:“不管你喜欢与否,统一的那一天终将到来。真心希望能亲眼看到那一天!”
如此硬核的回答,这个年近古稀的老人,给了敌对者最坚定的反击。
蔡衍明
在跌入低谷并挣扎着重新站起来之后,蔡衍明凭借着国人的倔强和执着,一步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同时,他也深深明白自己的成功有赖于国家和人民的支持,所以他总是考虑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是中国人对家和国家最朴素的感情。
也是蔡衍明的人生信条。文/群龙无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