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童奚仲
数据映射
“2021年以来,在金融风险重灾区辽宁,已有63名中小银行‘一把手’被采取留置和刑事强制措施。”5月中旬,银监会披露的这一消息引起了金融界的关注。
根据今年3月下旬银监会公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到2021年12月末,辽宁至少有100家银行。其中,城商行14家,农商行25家,村镇银行60家,民营银行1家。此外,辽宁省还有32家农村信用社和分社,农村信用社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
在城商行中,盛京银行、锦州银行和大连银行的资产规模分别约为1.02万亿元、8300亿元和4500亿元,其余城商行的总资产在1200亿至数百亿之间。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较小。根据央行2008年的统计,资产在2万亿以下的属于中小银行。
目前,银监会和辽宁正在积极应对金融风险,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除去63名辽宁中小银行“一把手”被查,十九大以来,银监会系统立案630起,拘留83人,移送司法机关73人。
辽宁金融反腐的背后
辽宁中小银行金融反腐风暴有着深刻的背景。
2020年4月,银监会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由于中小银行的管理能力和管理实力有限,尤其是其客户群体的特殊性,在当时的疫情下,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当时银监会表示,全力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化解风险。大家会陆续看到,中小银行的改革重组会更加密集,特别是在市场化重组方面。
同年7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指出,中小银行受疫情冲击明显,未来将进一步加大改革重组力度。
其实也是这样。2020年中小银行兼并重组的热潮将持续到2021年。以辽宁省为例。去年1月底,辽宁省政府发表文章称,有效推进“全省城市商业银行整体改革”,新设1家省级城市商业银行,合并辽宁省内12家相关城市商业银行。
源地图
在中小银行合并的浪潮中,金融风险不容忽视。去年4月,央行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显示,农村合作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风险最高,高风险机构数量分别为285家和127家,资产规模分别占该类型机构的8%和10%。
从区域来看,辽宁、甘肃、内蒙古、河南、山西、黑龙江、吉林、山东、广西等省份高风险机构数量较多。
今年3月底,央行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显示,农村合作机构和村镇银行风险仍然最高,但高风险机构数量明显下降,分别达到186家和103家。
这次央行没有公布具体省份,只是表示“存量高风险机构主要集中在四个省份”。由于2020年四季度基数较大,业内认为,2021年四季度,辽宁高风险机构数量仍不会少。
此外,截至2021年10月底,在全国20个中小银行专项发债地区中,辽宁排名第一,仅次于河南。专项债券的发行规模关系到各地中小银行的信用状况。
这也是支持的。今年4月,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的数据,辽宁省财政厅拟于4月14日发行135亿元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为丹东银行、营口银行、阜新银行、朝阳银行、葫芦岛银行“输血”。
上述银行已经属于辽宁中小银行中资产规模相对较大的,其余资产规模较小的银行日子更不好过。
今年年初,辽宁省政府公布《辽宁省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2020年辽宁金融业不良率为5.11%,2025年将回归合理区间。不良贷款率被视为银行信贷风险的核心指标。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警戒线是2%。
金融领域多名重要官员被调查
面对金融风险,辽宁省纪委书记刘奇凡曾在各市调研时表示,“惩治金融腐败和防控金融风险要整体推进”。
随着金融反腐的深入,辽宁省多名重要金融官员被调查。辽宁省纪委监委官网显示,2021年以来,辽宁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中银,中国银监会辽宁监管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李林,东北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杜本伟,辽宁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波相继被查。
上述人员在辽宁金融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双开”通报称,王中银通过民间借贷等金融活动牟利,干预和插手下级银行的贷款业务,在银行贷款等事项上为他人谋利,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源地图
李曾长期在辽宁金融行业工作,特别是担任中国银监会辽宁监管局副局长、局长。杜威落马前是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他还曾担任辽宁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葫芦岛市市长、党委书记。
刘波曾任辽宁省政府金融办主任、辽宁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副理事长、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辽宁金融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在辽宁省金融领域影响较大。
如前所述,辽宁省政府发行专项债券,为中小银行“输血”。事实上,在程序上,“输血”是要通过辽宁金融控股集团来完成的。自2020年12月以来,刘波一直是辽宁金控集团的“一把手”,今年3月初被免职。
公开报道显示,多家中小银行相继被查,涉及本溪银行、阜新农商行、铁岭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以及辽宁省农村信用社多家分支机构。
如本溪银行平山支行原行长、阜新农村商业银行原行长牛、本溪市商业银行明山支行原行长、铁岭银行开元支行原行长邓小玉、台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桑林信用社原主任王德宝、原信贷员等。
63家中小银行“一把手”为何被查
5月中旬,银监会向媒体披露信息时,他也提到了一些原因。银监会表示,“一批官商勾结、利益输送、非法占地的腐败分子已被绳之以法,其中部分是‘自盗’的财务管理人员”。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金融领域,监管机构相当于系统正常运行的第三只眼睛。当监管官员和金融机构的利益不独立时,监管的第三只眼就会被“蒙蔽”。监管部门要诚信,对银行进行有效监管。
他认为,中小银行“一把手”大量落马,技术变量也是重要因素。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信息的可追溯性越来越强,经济犯罪越来越有迹可循。
在官方的报道中,这些人大部分都涉及到了信用。前述王中银违规发放贷款10.43亿元。如鞍山银行国际业务部原总经理冯、本溪银行原行长宋、抚顺市顺城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原主任等,均涉及信用违规问题。
从被免职的人来看,有系列案件的某些特征。以农村信用社为例。王中银、刘波、杜本伟等人都曾在辽宁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作。据媒体统计,王中银落马后,辽宁农信社系统至少有7名高管落马。
一位银行从业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其实中小银行有自己的软肋。相比大银行,中小银行贷款流程短,操作空大。银行“一把手”的权力不受制约,那么所谓的行内监管就会流于形式。
今年5月,银监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了中小银行的软肋。银监会称,中小村镇银行股东“小、散、弱”,部分机构还存在内部人控制、外部操纵、违规关联交易等问题。
上述银行从业人士提到,在实际操作中,中小银行受地方政府影响较大。如果地方政府向中小银行施压,高风险贷款也会被借出。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也向《中国新闻周刊》提到,在一些地方,虽然地方政府不持有中小银行股份或者持股比例较低,但会干预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
关于金融治理,董希淼建议,地方党委、政府推荐中小银行高管时,应优先考虑其经验和专业素质,绝不要把缺乏金融经验的政府官员推向中小银行。监管部门要用好任职资格审批制度,严格控制中小银行高管人员,特别是“一把手”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