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秦淮区为全区教师办实事的十条措施
“为全区教师办实事的十项措施”[S2/]
加大对优秀校长和教师的表彰奖励力度,拓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渠道,优化教师岗位设置和管理机制,切实保障教师提高待遇、减轻负担、身心健康、成就快乐教师、培养快乐学生。
全文如下:
1。建立优秀校长教师定期奖励制度。新增区政府表彰项目,每五年奖励一次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校长和教师。
2。完善对优秀校长和教师的激励机制。提高市学科教学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奖励标准。
3。优化教师编制和岗位管理。放开中小学教师岗位比例,取消区教师发展中心职称比例限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延迟退出女教师岗位,拓宽教师晋升渠道。
4。设置教师特岗。用于聘请符合条件的在职教师和引进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5。探索试点备案制的教师管理。在公办幼儿园探索建立备案制管理试点,实行岗位管理。
6。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拓宽特殊紧缺学科教师招聘渠道,通过直接考察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省级教师以及具有设区市以上学科教学带头人职称的优秀教师和高技能人才。
7。强化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公务员。坚持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一线教师、工作量突出的教师和有特殊贡献的教师倾斜。
8。支持和保障教师专业教育。提高攻读相关博士学位教师的学费补助。
9。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确保每位教师每年体检,购买市总工会教师互助保险。设立教师心理热线或教师心理咨询室。
10。减轻中小学教师的负担。建立健全各类“进校园”活动审批制度,全年综合检查评比项目不超过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