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记者张然
“腌制2.5元/500g,生菜3元/500g,韭菜6.5元/500g,本地黄瓜2.5元,泡椒3.5元……”
最近,杭州大姐何的大排档冲上了杭州微博热搜。关注的理由有点暖心:她摊位上所有的菜,在抛开必要成本的情况下,利润几乎为零。
卖菜不赚钱,辛苦一直坚持。何的摊位在周围居民的眼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心大排档。
开爱心大排档背后有什么故事?6月2日,小时新闻记者来到万寿亭农贸市场。
生意红火,菜价比其他摊位便宜
走进长生亭农贸市场,一直走到最深处,就到了蔬菜区。
找个摊位问问。每个人都知道他郑弘。“爱心摊位在那边。”
循着指引,小时新闻记者看到爱心大排档被热心的阿姨叔叔们围得水泄不通。上午10点,大排档前已经有好几个顾客了,相比其他大排档真的很火爆。
摊主何正在打包称重。
何郑弘的大排档被顾客围得水泄不通。
她一边熟练地和顾客聊着“这个生菜好吃”“剩不多了”,一边把一捆捆茭白装进塑料袋。我大概习惯了一对多的场景。虽然叔叔阿姨们都在问,何郑弘还是有条不紊的整理称重。有些菜卖得不好。何郑弘直接说:免费拿。
一些上了年纪的顾客会在买完菜后再和何聊天。她不慌不忙,耐心倾听,频频点头。
记者观察,摊位上的每一道菜前,都会竖起一块小牌子,明码标价:尖头袋2.5元,生菜3元,韭菜花6.5元,本地黄瓜2.5元,泡椒3.5元...
前来摊位买菜的居民表示,喜欢这个爱心摊位。同种蔬菜一般比其他摊位便宜50到1元,有些种类的蔬菜有时还会便宜几块钱。比如爱心摊位的玉米6元一斤,其他摊位可能卖13元一斤。“便宜又新鲜,生意肯定好。你看看她摊位前那么多人。”
爱心摊位纯公益,摊主说不赚钱
到了中午,他巩峥有了一点空闲。
摊位上的食物几乎卖完了,一些顾客来晚了,不得不去其他摊位。
何,江苏人,今年48岁。
1992年,18岁的何来到万寿亭农贸市场,卖冻品,摆菜摊。
她的爱情大排档从2020年11月11日开始。所谓“爱菜”,就是大排档上所有的蔬菜都是按照进价加上必要的成本,比如交通费、停车费来卖的。总之卖菜只要求不亏不赚。
“确实有点像公益义务劳动。真的不赚钱。”何每天从早上8点开始营业到中午,摊位上卖的蔬菜大概有35-40种。每一道菜都明码标价,除了一点停车费和油钱,几乎是以成本价卖给消费者。
何的大排档每天从早上8点一直开到中午。
蔬菜管理很辛苦,昼夜颠倒。基本上都是晚上五六点了。我去临安或者余杭的蔬菜基地收菜。有些味道好的菜需要农民晚上收割。晚上八九点钟去农户买菜也是常有的事。土豆、洋葱、大蒜等品种需要一大早去勾庄等批发市场。
换句话说,晚上是他郑弘的工作时间。
早上8点,何会把蔬菜拿到爱心大排档去卖。蔬菜的新鲜价格很低,很多人买。基本上一个上午就能全部卖完。
我遇到过不解,她说要治疗
爱心大排档摆出来后,何郑弘遇到了不解,会被质疑。
“据说我一定在赚钱,当生意这么好的时候。也有说我炒作的。”何说,当她听到这些话时,她选择以正常的方式对待它们。“反正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和蔬菜摊做爱来感谢市场。我在这个市场做了30年,很多老客户都成了朋友。”
何说,他1992年来到市场,并没有做太多。后来,随着“个人对企业”的政策,何注册了公司,并于2013年开始了配送业务,为单位配送蔬菜。
生意相当不错,他和郑弘也积累了一些资金。
后来,他和妻子郑弘又开了一家面馆。
2020年,赶集网联系了何,希望她能回来继续做零售,帮忙经营爱心摊位。
何说,他愿意继续经营爱心大排档。
小时新闻记者从万寿亭农贸市场了解到,为了让利于消费者,市场在2017年推出了爱心食品摊。“当初设置爱心摊位的时候,要求是保持至少6个品种的菜品以成本价销售。2020年11月何接手后,她决定所有的菜都按成本价卖,完全变成了公益。为了支持这份爱,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摊位费。现在,爱心大排档非常丰富多彩,很受顾客欢迎。在摊位上做爱不容易。能坚持下来,就需要有爱,有力量。”
受到老顾客的欢迎,何很高兴。
“一开始没想到这个爱心摊位这么热闹,但是做了之后,很多顾客都说喜欢,就一直做下去了。”
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他郑弘的经销生意和面馆都做得很好,他也不是靠这个摊位赚钱的。但她也有顾虑。“面馆现在基本上是我老公在管理,蔬菜配送生意还在做。我的工作日程日夜颠倒。以前白天可以休息。接了爱心大排档后,早上休息不了,睡得也少了很多,所以有时候会觉得很累。”
何说,我不知道能坚持多久,但只要她的身体允许,她愿意继续经营这个爱心大排档。“这是对所有人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