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志凤编辑/马媛媛)4月以来,房地产相关调控政策频出,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释放各种松绑信号。五一假期楼市温度也有所变化。
据Observer.com介绍,很多开发商在“五一”期间明显加大了新房的供销力度,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比如,长三角的大湾区、杭、宁、绍,以及青岛、重庆等热点二线城市的广深购房者热情恢复,核心区域的楼盘看房人数和成交额大幅提升。
据媒体报道,由于部分楼盘的火爆,在选房或看房时需要排队进场或直接限流。
一位房地产经纪人告诉Observer.com记者,许多地方的楼市复苏都集中在五一假期。一方面调动了开发商的积极性,假期加大了促销力度。另一方面,由于政策向市场传导的滞后性,此前大部分地区放松管制的政策意图已经非常明确,市场信心正在逐步恢复。
在谈到楼市未来的发展时,上述人士认为,从政策上看,主要是保证正常的刚需和改善型需求如期释放。随着炒房团退出舞台,楼市不可能像一两年前那样火爆,但也不会像几个月前那样停滞不前。随着疫情稳定,将进入相对稳定的健康发展阶段。
前四个月的销售额同比下降。
中国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1-4月,重点百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活跃度不足,成交规模处于历史同期较低水平,同比降幅超过40%。一线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37.4%,二线城市下降41.3%,三四线城市下降47.2%。
受市场因素影响,各大房企推盘意愿也严重不足。4月份,50个重点城市新批准上市面积168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超过50%;前4个月,商品房月均供应规模14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超四成,与2019-2021年同期均值相比下降37.3%。
与此同时,从各大房企公布的1-4月经营数据来看,百强房企销售业绩大不如前,降幅继续扩大。
柯睿数据显示,4月份百强房企销售金额仅为4284.7亿元,环比下降16.2%,同比下降58.6%,较3月份降幅进一步扩大,处于近年来月度业绩同比降幅的最高水平。从累计业绩来看,1-4月百强房企整体业绩规模同比下降50.2%,降幅较一季度进一步扩大。
政策方面,4月份以来,各地因城施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频出,稳定楼市新政落地速度明显加快。
据机构不完全统计,4月份,超60城市出台了近90条房地产宽松政策,政策调控方向从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住房补贴、加大人才吸引力度逐步转向适度放松限购限售、降低首付比例等。政策调控城市逐渐从三四线城市向二线城市延伸,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楼市的支持。
刚刚进入5月,“一行两会”(即人民银行、证监会、银保监会)等监管机构齐声发声,从企业融资端接力,强调及时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极大鼓舞了行业信心。
房企不再“躺平”[S2/]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的成交数据来看,虽然部分城市楼市有所回暖,但说全国楼市回暖还为时过早,尤其是上海、北京等反复出现疫情的地区。作为以线下交易为主的重资产行业,疫情对当地行业有着致命的影响。
但业内普遍认为,疫情对楼市销售的影响只是暂时的,购房需求并未消失。因此,预计疫情稳定后,上海、北京等地的房地产交易数据也将呈现一轮爆发式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多个城市的首批集中供地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北京、深圳、杭州等热点城市土地拍卖结果明显回暖,热门地块溢价率上升,民营房企参与热情也略有上升。
以4月29日完成土地拍卖的深圳为例,共推出8宗地块,最终均以最高限价成功成交,5宗进入摇号竞价程序,一天收入193.3亿元。
毫无疑问,作为全国楼市的风向标,深圳土地拍卖的盛况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地区的土地市场。
从企业角度来看,民营房企不再像过去几个月那样“小心翼翼”,在五一假期加大了促销和营销力度。
比如恒大在雷雨过后8个月内销售额归零。虽然出现了“保底交割”、“出售资产”等几则新闻,但几乎没有涉及营销。
不久前,许家印一反常态地宣布恢复“五一黄金周”,要求各项目公司以“黄金周折扣”和“恒大现房折扣”为宣传主题,全力以赴落实该条10项重点营销措施,大力组织销售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仅广州就有约40个楼盘有类似的营销动作,其中一半以上的项目都是全新的。
有房企人士向观察者网表示,此轮政策回调力度不断加强,市场端和融资端均有回暖迹象。因此,优质民营房企不必过于担心流动性困境,可以投入部分精力参与土地拍卖和收购;即使脱险的房企不再“躺着不动”,也有望通过回售资金和出售部分优质资产脱险,行业信心大受鼓舞。
但需要指出的是,各地楼市分化的局面不会改变。从房企普遍在一二线城市重仓不难看出。未来这些地区楼市将率先回暖,缺乏产业支撑和人才流入的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弱二线城市,依然面临量价下行压力。
本文为Observer.com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