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人的认知中,自带光环的名校毕业生似乎自动与精英挂钩。然而,越来越多的名校毕业生却做出了不符合外界预期的选择:投身街道办、卷烟厂车间的一线生产经营岗位,当送货员、中小学教师,甚至涌入县城的事业单位。
当“精英”变成“普通人”时,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高学历毕业生变得“卑微”?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了解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入手。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8%,在校学生总数达到4430万人,居世界第一。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已经走过了精英教育阶段,从大众化阶段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然而,全社会的教育焦虑并没有得到缓解。今年毕业季,一组数据值得关注:2022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全国研究生457万人,比2021年增加80万人。这两个数字再创历史新高。
本科毕业生几乎有一半选择考研。随着“考研热”的不断升温,考研成了“第二次高考”,高压的大学生活仿佛就是高中的重复。
“为什么很多大学越来越像高中?”同济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俊在一篇文章中忍不住发问。
他说“内卷化”这个词近年来突然出圈了,经常用来指“无法让人发展的无意义竞争”。大学是这种“量”的重灾区。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毕业生的整体教育结构上升较快,而行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却没有跟上,这迫使学术竞争加剧。
日前,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李俊深度解读了高学历毕业生“就业难”背后的原因。更多的时候,他了解毕业生的选择,希望以一个大学老师的角度和学生探讨如何做得更好,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更适合自己。
以下是李俊的故事-
考研成了“第二次高考”?
大学应该是学生真正自由探索的开始,但现在的大学越来越像高中了。
很多同学进入大学后,还没来得及审视自己的兴趣和禀赋,或者认真思考未来的很多可能性,就陷入了激烈的竞争中。整个学习过程都在考研或者考研的压力下。
一个学生这样描述。进入本科后,考研就像是一种常态或者常规状态。而不是考研,成为一种替代。有些同学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要考研,也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所以选择从众。
我和学生们聊过,很理解他们,可以想象这种高压的学习氛围。
这和中学教育塑造的学习模式有关。大部分中学生把“考上一定水平的高等院校”作为自己的目标。到了大学,周围的整体氛围和评价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在为了追求高学历而备考。有些同学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就盲目跟随身边大多数人的选择,被潮流推走。
在“考研热”下,大学里的“内卷”逐渐加强,研究生录取分数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才是王道,而不是更全面更全面的成长。考研就像是“第二次高考”,而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就像是高中的复读。
“考研入学”确实有些无奈。说实话,如果是我,我不一定能考上,赢,或者被录取。为了实现目标,学生策略明确,人勤奋。
我不否认勤奋本身的价值,这很好。不得不承认,在科研领域,年轻一代的知识、能力、见识都高于同龄人,大学生的整体平均水平也在上升,这是毋庸置疑的。用现在时髦的话说,“牛人”多了。
但从教育学的角度,我个人认为“考研入学”并不是一种理想的学习状态,学生不应该一直处于备考状态,大学也不应该是高中生活的重复。
我担心的是可持续性,就是这些学生达到目标后可能就不想继续努力了,或者是为了得到别的什么而去做。举个例子,我是这个专业的研究生,不是因为我感兴趣或者好奇,只是为了拿到研究生学位,找其他领域的工作。
这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对社会培养创造性人才,对经济和产业竞争力,甚至对国家的长远发展都是不利的。
这个过程对很多人来说是痛苦的。我看到许多哔哩哔哩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应该有更丰富的大学生活,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是因为他们从事的是高压同质的竞争,他们美好的青春就这样度过了,他们的焦虑一天天蔓延,内心的满足感降低。对于有限的生命来说,这个代价有点太高了。
出于兴趣和禀赋的学习和研究,才能催生更多的动力和坚持。孔子说,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我觉得这是教育或者说人成长的基本规律。
其实二三十年前就有人批判了,但那时候是针对中学应试教育的。那时候很多学生到了大学就没有力气再去学习了,因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已经消耗殆尽。
高中学习的一个弊端是重复学习的时间太长,可能会对学生的好奇心产生负面影响,破坏他们探索新知识和创新的能力。目前基础教育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很难改变。当然,有些高中做了更多的探索,这是另一回事。
现在,这种情况延续到大学,甚至走向更极端的方向。学生不仅要考出好成绩,还要参加活动和比赛争取荣誉,或者准备考研争取学历。他们忙碌的本科生活被切割成无数个小块,有明确的规划,就像一根弹簧,已经被抽干,还在继续拉扯。我真的很难想象。
大学是人们求知的地方,也是逐渐形成性格和人格,使人品德高尚的地方。良好的大学氛围,首先当然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学,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能力不断提升。同时,大学也要给学生提供相对丰富的公共生活,让他们有空的自我探索空间,相互学习,发展个性。
如果要提建议的话,我觉得大学生不应该一进大学就直接把考研作为目标,不经过反思和审视,而应该去探索自己真正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在决定考研之前,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实习等。,深入接触对方,多了解自己和社会,了解不同行业和公司的人才需求,思考自己适合的发展方向。更全面的检查后,再来考研。即使做同样的事情,你也会处于不同的状态,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可能会有焦虑,害怕试错成本比较高,所以倾向于从众。很大程度上,我也理解。但是现在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低了。在我们决定为一个目标努力之前,不妨多学习,多探索,多反思。
【/s2/】高学历毕业生“入低”是常事?
成为大学的重灾区,与就业机会的变化密切相关。
那时候我们很多人其实都上了大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放任自流”,因为只要考上好大学,一般都不愁工作。比我们年长的人更是如此。
现在大家都想进的一些单位的招聘要求也在变。从本质上讲,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大部分企业和公务员都不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因为供给根本不够。现在就业形势发生了变化,大学毕业生数量大增,供给充足,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方自然有了更高的要求。
有学者研究过,我国25岁以下的年轻群体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并没有变化得那么快。
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到近年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旺盛。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RD和管理等高端职位的需求迅速增加。所以,以前我们会说,你上了好大学,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
但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不如过去。本来我们以为硕士、博士应该从事行业高端研发,解决理论或技术问题,但是现在高层次的劳动力市场可能吸收不了这么多人。这也和经济形势的变化有关。产业与教育的发展虽然是相互影响的,但它有自己的逻辑,不会因为培养了那么多高学历人才就完全吸纳。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毕业生的教育结构迅速上移,但工业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的增长率却没有跟上。在无法明确自己能力的情况下,学历是一个很好的指标。除了学历,国内外名校和双一流的要求甚至都有提及,然后加码。
即使是普通职位,也收到了很多高学历的简历。对于这些雇主来说,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招聘水涨船高是常事,人才去更低的地方找工作也是常事。但其实有些岗位真的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只要有扎实的知识和能力,大学生是可以应付的。
另一方面,竞争加剧。如果大家为了找更好的工作而盲目提高学历,学历的“膨胀”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
比如,理学博士研究的东西不一定完全对应基层管理,不排除受聘者可以将其研究能力转移到基层管理,以提高管理水平。但一般来说,基层公务员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学历高不一定意味着能力更强,也不适合一些特定的岗位。
越来越难“小镇作家”留在大城市?
我也很关注名校毕业生回县城就业的现象。背后是劳动力市场和教育供给结构的变化,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虽然大城市提供了高质量的工作岗位,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质量工作岗位的增加跟不上人才培养的速度,大城市的生活成本相对较高。
今年,我还看到了许多哔哩哔哩年轻人在县城分享工作的故事。他们不仅是985、211的大学毕业生,也是留学归来的大学生。名校生回县城的现象需要再等等看,几年后是否还会这样。
大家也提到了“小城作家”这个标签。我也是从小城市来大城市读书的。在中国,高等教育不仅仅意味着学习专业知识,更代表着培养认同感和改变阶层的机会。
城市聚集了很多资源,这些资源吸引了人才,人才也会逐渐适应大城市的生活,然后留在城市工作。全世界的大城市都是如此,比如巴黎、伦敦、纽约等。,这些地方对年轻人很有吸引力。
然而,当大学生活越来越像高中时,学生可能在专业之外学习,对大城市生活的身份建构过程缓慢,生活方式和就业选择不那么适应,留在城市的难度和成本增加。这时候可能会有少部分人更倾向于回县城就业。这只是理论上的推测。
我和大学生聊过很多,感觉年轻一代中有少数人变得更“佛”了。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在相对的无奈中,先做这个选择,等等看,以后再看。但总体来说,可能会有大量毕业生回县城就业,但我接触到的年轻群体中,还是有更大比例的人喜欢或者习惯相对大的城市。
这几年因为疫情,企业招聘萎缩,互联网大公司裁员等。,就业真的不理想。与前几年相比,我明显感觉到身边的研究生比以前更倾向于事业单位工作,求稳倾向更强。县系统部分岗位招聘要求最低研究生学历,提高了就业门槛。
去年底,人社部下发《关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事业单位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理念,打破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切实维护和保障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机会。
某种程度上,国家希望向社会传递一个信号,用人单位要强调找对人,而不是一味提高学历门槛。
我想告诉毕业生,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不仅在学校,也在工作岗位。有时候,社会和学校学习一样重要,在某些方面甚至可能更重要。我们应该意识到学习在工作中的价值。如果情况不理想,不妨多点耐心,先就业再择业,然后在打工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可能的话,尽量找一个有成长和晋升的职位空,而不是只看最初的薪资等条件。
在职业选择和工作中,就像生活中的很多其他方面一样,要尽量保持长远的态度,把眼光放长远,找到适合自己也是社会需要的方向,长期努力,深入学习。现在能拿多少工资很重要,但不仅仅是这个。这要看五年或者几年后的可能性,你可以从你的岗位上挖掘成长的价值和学习的机会。这可能很难,但我认为这是有价值和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