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场景人群到底是如何分类的,我们又该怎么选择呢?
场景的操作原理是选择人群和资源位置来展示和推广产品,但有些商家在针对人群时因为细分人群太多而不知道如何选择。其实人群定向就相当于我们要分配哪一类人。如果在很多场景下选择好的人群定位,可以让我们的产品更快的卖出订单。我们来看看有多少场景被分类,应该如何选择?
场景人群分为【智能推荐人群】和【平台定制人群】。而【智能推荐人群】又分为“商品定制人群”、“店铺定制人群”、“行业定制人群”。
一、智能推荐人群
1.按商品划分:
(1)有商品潜力的人:近期购买、收藏、浏览过我的商品的人;
(2)同类产品定位:近期浏览或购买过同类产品的人群;
(3)相关产品的定向:经常同时浏览和购买我的产品和相关产品的用户。
2。按店铺划分:
(1)访客重定向:近期浏览或购买过我店产品的人群;
(2)同类店铺定位:近期浏览或购买过我的同类店铺产品的人;
3.按行业类别分类
(1)叶类定位:近期在我的产品所属的叶类有所动作的人。
二。平台定制人群
是根据行业特点和平台推广情况选择的人群。
1.偏好高品质商品的人:爱买高品质商品的人,具体来说就是按行业类别降序排列的人,分为高价区和低价区各一半,在高价区购买商品的人占75%以上;
2.推广敏感人群:平台推广活动期间活跃度高且购买的人群;
3.爱分享的人:愿意分享产品链接,社交属性强的人;
三。相似店铺定向和叶类定向的区别
叶类定向,叶类下大家圈出来的。比如你是卖口红的,口红属于【口红口红】的品类,你可以用叶子品类的定向圈出所有属于口红口红品类的人。
同类店铺定向,把见过同类店铺的人圈出来。比如你卖口红,B、C商家也卖口红。有了相似的店铺定位,就可以把看过B店和C店的人圈出来。
四。众多场景的人群范围
人群从平台到行业、店铺、定制商品越来越精准,但人群范围也在逐渐变小。商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推广目的选择更适合的人群。
文/来源: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