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监管层不断升级的“扶优限劣”措施,不少私募管理人通过招聘合规专业人员、加强员工合规培训等方式提升公司合规风控水平。总行也是立足长远,不断优化客户管理和净值表现。
私人股本行业正在进行一场意义深远的新陈代谢。
今年以来,面对混乱的私募行业,监管力度持续加大。比如,近日广东证监局8天内对7家私募管理人发出监管函,深圳证监局一天内公布6份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此外,根据中国资产管理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的数据,截至6月6日,中基协历年来已注销私募机构超过2000家。
面对监管层不断升级的“扶优限劣”措施,不少私募管理人通过招聘合规专业人员、加强员工合规培训等方式提升公司合规风控水平。总行也是立足长远,不断优化客户管理和净值表现。
直奔水槽:非法操作无处藏身
今年年初,私募行业正式进入20万亿元时代,成为资产管理行业不可或缺的力量。
然而,疾驰的私募基金行业依然存在“非法集资”、“失联”、“承诺保本只换不赔”、“变相自负盈亏”等顽疾。对此,监管重拳规范私募机构合规展业。
监管的加强,加速了“伪私募”和“无序私募”的出清进程。根据中基协公布的信息,截至6月6日,已有2092家私募机构因违规被中基协注销,其中不乏肖春资本、创势翔等曾经的明星创投、冠军私募。从年度注销数据来看,2018年至2021年,中基协注销的私募机构分别为90家、516家、608家和593家。今年以来(截至6月6日),中基协注销的私募机构也超过200家。
“过去,私人股本机构疯狂增长。大多数小型私募公司甚至没有专门的合规和运营岗位,在产品募集、运营、投后管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方面都存在漏洞。但近年来,监管部门对私募机构的违规操作表现出了零容忍的态度,大大降低了私募机构不当操作的空,合规第一的理念逐渐成为私募机构的共识。”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荣浩说。
合规第一:私募股权机构面临生存法则
除了去除行业顽疾,监管层近年来也出台了不少“扶优”政策。
自2020年2月起,中基协开展私募基金产品登记分离制度试点工作,使资源逐步向优质私募机构倾斜。今年6月2日,中基协发布了更新后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申请材料清单》和《私募投资基金备案要点》,进一步细化了私募机构的专业性和合规性要求,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申请人办理登记备案业务提供了便利。
随着监管层扶优限劣措施的不断升级,许多私募基金管理人开始重新审视和完善自身的合规和风险控制体系。
“以前公司没有专门的合规岗位,都是由其他岗位的人兼任。但近两年,监管部门抽查频率明显增加,扶优限劣措施不断升级。为了长远发展,公司去年招聘了一名新的合规总监。这位董事长期在大型资产管理机构工作,资历很深。他希望公司未来的流程更加专业和规范。”上海一位百亿私募高管表示。
相关招聘信息显示,无论是新成立的私募还是头部机构,都在招聘高级合规人才。
比如百亿量化私募、广投正在招聘合规经理,要求应聘者熟悉行业监管政策、企业内控规范等法规。刚刚成立2年的晋江何铭资产也在招聘合规经理,要求2年以上公募或私募证券基金合法合规经验。紫格投资董事长王欢透露,虽然紫格投资是一家成立不到两年的新锐私募公司,但公司从一开始就把合规稳健经营放在重要位置,设立专人负责风控合规工作,并在制度上给予支持。
“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公司招聘了多名高级管理人员,设立了合规和风险控制的高级管理职位,并注重防火墙的建立,以及各环节所涉及人员的资质和专业评估。”李由美投资总经理何金龙说。
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东城投资副总监任博也认为,私募行业的规范发展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其在居民财富管理和服务实体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公司自成立以来,通过加强合规培训、提高员工合规意识、积极招聘合规人才等方式,不断完善合规风险控制体系。
回归原点:头部私募开始良性竞争
在合规至上的共识背景下,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现,头部私募的良性竞争悄然启动。
平台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百亿级私募数量达到109家。与年初相比,何复投资、同本投资、王政资产、嘉垦资产、裕德投资5家私募跌出百亿梯队,白鹭资产、仁桥资产逆势进入头部行列。
仁桥资产创始人兼投资总监夏俊杰,追求反向投资,重视估值的安全性。虽然从来没有拿过某一年的冠军,但是中长期收入稳定。白鹭资管是量化私募,在股票Alpha、CTA、期权等方面都有布局。主要采用复合策略,今年以来多策略产品表现稳健。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竞争必然会越来越激烈。然而,今天的竞争不再是短期的超高性能竞争,而是在坚持合规的基础上,围绕客户服务水平、性能稳健性和收入多元化的较量。”一位私募研究员直言。
黑易资产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军表示,随着私募行业逐渐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短期业绩不再是输赢,“走得稳”和“走得长”才是未来制胜的关键。因此,公司将坚持多元化的投资理念,构建多层次的风险控制体系,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定的投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