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园园
由吴燕玲和李雨桐编辑
弓首线虫;弓蛔虫
在方正证券电子分析师喊出“a股4000点”引发广泛关注后,方正证券相关负责人6月7日对媒体表示,公司已启动合规调查和问责。
有意思的是,2021年5月上证综指徘徊在3400点时,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明也喊出了“横盘不长,挑战4000点”的口号。【/s2/】被媒体广泛报道,众人围观吃瓜之后再无后续。很少有人问国泰君安对黄燕明的观点有什么看法,国泰君安没有回应。
相似的观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喊出,带来不同的结果,以及随之而来的舆论流动,背后都是改变了的次生生态。
从围观到好奇
6月6日,电动车企业靓丽的销售数据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带领新电动板块大举反攻。
这一天对于很多买卖双方的二级从业者来说是愉快的,尤其是拿了一把新股的基金经理。
也是在这一天,方正证券电子分析师谭俊在上证指数3220点,切了一张图,在朋友圈宣称:“我要做全网第一个打4000点的人,相信信念的力量”。
然后这个朋友圈的状态就火了。吃瓜群众和二次元从业者、媒体、自媒体都加入了人群。
讨论的声音大概都差不多——这种状态更像是“抢眼球,出位”。毕竟上一次上证指数达到4000点是在2015年,而每次市场回暖,有好行情的时候,似乎总会有人喊出4000点的预期,刷一波存在感。
此外,尽管电动汽车销售数据亮眼,但基于对宏观经济的担忧,买家和真金白银买股票的投资者对未来看法不一。
一有行情,券商分析师的“鸡血式”行为就在意料之中,这是我们公司空在业内早就有的做法。“很多卖方分析师不都是这么做的吗?”有基金投资研究员表示。
但是二级吃瓜人的讨论不止于此。
“高颜值”“手拿爱马仕包”都成为了讨论的话题。就连谭俊自己的微信账号截图也广为流传,很多没有业务关系的人都去加好友。
6月7日,有人添加分析师微信好友时,微信甚至跳出提示:“对方已被添加好友过于频繁,请稍后再试”。还有一些网络图贴在各个群里,认为是分析师谭俊喊出了4000点。
这种舆论趋势有些不友好。
经过一波广泛关注,谭赞的朋友圈已经设置为三天可见,6月6日关于4000分的言论早已删除。
分析师高喊4000点、5000点的情况并不少见
以这种方式出名,对于一个电子行业分析师来说,可能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从去年开始。
其实4000点和5000点喊单的做法在卖方分析师圈子里早就有了。比如2014年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喊出“5000点不是梦”;2021年,国泰君安董事黄燕明喊出“横盘不长,挑战4000点”。
唯一不同的是,任泽平和黄燕明都在业内有一定的地位和积累,早已成为“网络名人”,而2017年在华鑫证券开始证券生涯的谭俊则是初出茅庐的新人。
另外,至少在那一年,任泽平为他的5000点观点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论与熊市的最后一战——5000点不是梦》。由黄燕明领衔的国泰君安策略团队也发布了一份名为《帝王策略:震荡偏空,大盘将挑战4000点》的研究报告。
相比之下,只有谭俊这个初出茅庐的行业分析师,在没有任何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喊出了结论空。
谭俊的公开身份是方正证券的电子行业分析师。协会信息显示,其于2021年12月加入方正证券,目前注册状态正常。
根据证券行业协会官网从业人员信息,谭俊,本科学历,2017年首次注册。此前任职于上海华鑫证券、兴业证券。
有分析认为,虽然市场参与者对这种叫嚣的观点往往持“开玩笑”的态度,但我们始终认为宏观和策略分析师更有资格发言,这可能是舆论对谭赞更不友好的原因。更有甚者,一些评论者在质疑行业研究员对宏观和战略的评论的合规性。
“网络名人”的分析师和监管收紧
此外,从去年开始,行业背景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监管层对分析师言论引发的舆论的容忍度正在逐渐收紧。
曾经,夸张的言论可以让网络名人分析师和社会地位很高,而现在,夸张的言论往往很容易收到监管函。
今年3月25日,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发布了主题为“加强内部控制和人员管理,规范证券分析师和证券投资顾问从业行为”的《机构监管公报》。
在这份《通报》中,强调了分析人士的“实质性”行为及其对舆论的负面影响。
公告披露了两个案例,一个是郭盛证券分析师、研究所副所长制作的PPT材料《天干地支在择时中的应用初探》,另一个是安信证券分公司制作的带有公司logo的《仁者无敌-2022年中国股市预测》图片。
对于郭盛证券的材料,证监会表示,该分析师私下与客户分享PPT内容,然后传播到社交和新闻媒体,引发公众关注。分析师通过制作PPT,分析预测股市走势,提供给公司客户。其实他从事的是发布研究报告,但他没有遵守发布研究报告的要求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私下沟通,导致研究报告被媒体广泛转载并实际发表。
对于安信证券的材料,证监会表示,相关材料流出公司微信群,被媒体转载,引发舆论关注。经查,该投资顾问的相关预测在评论行业和市场时不够审慎,按照五行对股票进行了分类。该投资建议无合理依据,违反了《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
去年以来,每一次证券从业人员对市场或个股的夸张评论,都会引来舆论的热议,同时几乎都伴随着一份监管函或一些监管措施。其中包括国鑫证券分析师,他预测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40年后的收入,以及东吴证券的“编外负责人”任泽平,他的“三胞胎”观点引起了广泛关注。
对于一些没有进入舆论热议的研究报告和观点,监管层也在2021年进行了整改。
2021年8月,证监会派出机构开始对证券公司的研究报告进行抽查,对医美、影视、教育、互联网四大行业进行抽查。因此,证券分析师在10月份陆续收到地方证监局的警告信。
这个背景大概解释了为什么方正证券会马上表态进行合规调查和问责。
方正证券去年离职34位分析师
随着时代的变迁,同样的a股仓位预测,可能会导致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且不说合规上的漏洞暂且不提。以前可能带来名利双收,现在可能面临监管问责。
“也许她真的是为了吸引眼球,但在一个卖家高度参与的行业,尤其是在动荡的方正证券,这很正常。而谭俊的领导,科技首席分析师陈航,已经在互联网上第二圈了。”有证券投资研究员表示。
“在整个卖方分析师行业的背景下,吸引眼球某种程度上也是拓展业务的一种方式。毕竟整个市场每天都有那么多电话和路演,买家会拒绝一些会议。只有吸引注意力,才能提供投资和研究服务,才能有佣金。”前述基金投研人士表示。
证券业协会资料显示,分析师谭俊于2017年加入华鑫证券,开始证券生涯,后就职于兴业证券。2021年12月4日加入方正证券研究所从事投资研究。
方正证券研究所过去一年的“人事地震”几乎全市场皆知。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整理的数据,方正证券2021年离职34位分析师。到2022年1月15日,在证券业协会注册的方正证券分析师只有35人。
时任研究所所长杨仁文宣布辞职,加盟国海证券,担任公司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陪同他离开的还有方正证券的16位首席分析师。
在后续的替补实力上,方正证券也有一些“不寻常的做法”,比如从其他部门抽调人员填补其首席职位的空缺空——这至少说明,对于一些曾经的首席分析师来说,方正证券研究所已经不是一个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的“好选择”。
本期编辑李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