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董鹏成都报道
6月8日晚间,正邦科技发布公告称,受猪周期影响,公司及子公司江西正邦养殖有限公司近期因流动资金紧张,出现部分商业票据逾期付款情况。截至公告披露日,逾期未偿还余额合计5.42亿元。
就具体逾期情况来看,5.17亿元集中在上市公司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晚间,公司通过媒体表示,目前,公司已连夜召开会议,说明商业票未及时兑付的情况,多家金融机构参加了会议。
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是正邦科技第一次传出逾期的消息。
在今年5月的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提出“最近有举报称贵公司商业票逾期。这对公司会有什么影响?公司有能力尽快支付过期的商业票据吗?”
当时正邦科技回应称,受当地疫情防控政策影响,公司已提前与持票人就付款时间进行了沟通,疫情控制一解除就全部付款。目前公司生产经营和现金流一切正常。
然而,时隔一个月,正邦科技再次确认公司商业票逾期。
通过一些运营细节,也可以看出公司今年的运营压力很大。
相关数据显示,正邦科技一季度完全育肥成本约为20元/公斤,剔除四项费用后养殖成本为16.45元/公斤。
自2021年6月以来,该公司生猪销售均价已连续一年低于16元/公斤,今年前4个月最高点仅为12.43元。直到5月份才出现明显回升,但仍低于上述成本。
此外,今年4、5月份,正邦科技商品猪平均出栏体重仅为86kg,不仅低于去年同期140kg的水平,也远低于110kg工业用猪的标准出栏体重。
提前释放的背后,可能也与公司希望尽快回笼资金有关。
另一方面,今年2月底,正邦科技董事会还审议通过了向大北农出售部分饲料公司股权的方案,涉及德阳正邦农牧科技等8家公司的全部和部分股权。
当时股权转让价格预估值在20亿元至25亿元之间。
若上述交易完成,正邦科技预计将从本次交易中获得11-19亿元的投资收益,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9.15%-33.08%。
但上述股权转让公告后,公司至今未披露进展。
事实上,由于2019年、2020年大规模扩产,以及2021年以来猪价低迷,正邦科技经营能力持续恶化,债务问题早已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例如,在上述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提出“公司目前负债率超过97%。2022年公司是否存在净资产为负的风险?”“目前公司净资产不足4亿元。从二季度到本月的净资产实际上是负数吗?公司是否面临退市风险?公司如何保护股东的利益?公司将如何解决困境?”等提问。
这并不是正邦科技公司面临的困境。其他生猪养殖企业的负债率也在近两年大幅上升。
据统计,生猪行业25家上市公司2020年一季度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5.37%,2021年一季度上升至50.43%,今年一季度末再次上升至60.05%。
到今年一季度末,除了负债率达到97%的正邦科技排名第一外,奥农生物和天邦股份的负债率也分别达到89.92%和83.67%。
相比之下,沐源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情况稍好,大多维持在65%-70%之间。
(作者:董鹏编辑:吴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