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双减政策解读

重生带着任意门2022-09-09  12

西安双减政策减的是什么

Xi安“双减”政策的减幅是多少?

答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

开展学生不离校作业,全面减少作业总量和持续时间

它是作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Xi安非常重视作业管理。今年以来,先后出台了《Xi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十条措施》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各区县、开发区已责成学校严格按照要求,狠抓落实,作业管理全面加强。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双减”要求,进一步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对运行完成情况的指导,确保运行实事求是、卓有成效。

第一,完善运营管理机制。

学校要指导改进作业管理方式,加强学科组和年级组作业统筹,明确作业统筹责任人,确保责任到岗,合理调节作业结构,切实提高作业质量和针对性。建立校内作业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

第二,岗位总量分类明确。

确保一、二年级不布置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鼓励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不出校门做小学作业,初中生在学校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第三,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充分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习情况分析等功能,科学准确设计作业,鼓励分层次、灵活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式、无效式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很明显,学校不应该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学生应该自己修改作业。

实现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全覆盖,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课后服务,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的有效手段。今年5月以来,Xi全面推进课后服务,不断完善课后服务管理和保障机制。截至7月初,全市已有1080所中小学实施课后服务,占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77.36%;45.26万名学生参加,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43.9%,课后服务取得明显进展。

Xi安将以课后服务为抓手,统筹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双减”和“五管”要求,从“关心监督”向“减负提质”转变,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努力提供更细致、更优质、覆盖面更广的课后服务。

一是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

指导义务教育学校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以人员调配、服务内容、经费保障、安全管理等为重点,制定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方案。,确保今年9月1日义务教育学校和困难学生全覆盖。

二是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各校发挥主体作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丰富多样的课外教育活动,形成了“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督促学校利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完成校内作业,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辅导答疑。不要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教新课。同时,拓展自习室空,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学生玩得开心,学得好。

三是保证课后服务时间。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要求,实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提供五天课后服务,每天至少两小时,结束时间与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尽量吸引有需要的学生每周五天参加课后服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2小时,其中1小时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小学生的作业不会离开学校,初中生会在学校完成大部分作业;后续可组织学生开展体育锻炼、读书、特长培养等集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和家长要指导学生完成放学后剩余的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学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个别经过努力写不完书面作业的同学,也要按时睡觉。寄宿制学校应当统筹安排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生活。

四是做优秀的在线学习服务。

“双减”实施过程中,Xi安高度重视并充分考虑部分学生特别是农村地区和相对薄弱学校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持续实施线上“名师精品课程”项目,依托Xi安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向全市中小学生免费提供优质课程学习资源。课程内容由“名师+”培训社区的主持人及其成员中的优秀教师共同完成。除学科知识外,还有生命教育、疫情防控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目前,从小学到高中的所有科目都在进行秋季学期录播,基本可以满足中小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在Xi安,教育部在“一个老师,一个优秀班级,一个老师”活动中获得的数千个优质班级展示课件。全市中小学生可登录资源平台(http://www.xaeduyun.cn)免费观看。

规范全方位校外培训行为,坚持严格管理

近年来,Xi按照“标本兼治、疏堵结合、规范鼓励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治理体制机制,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双减”意见出台后,Xi安迅速行动,下发了《关于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的通知》,及时转发了《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的通知》,并很好地贯彻落实。

一是严格审批。

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校外学科培训机构,现有学科培训机构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将原来的线上学科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目前,全市正在对学科培训机构进行全面排查治理。对于非学科培训机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正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同时,对不具备相应资质、未经批准多点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学科培训机构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已经违规的要坚决清理整顿。

二是严格监管。

我市将进一步规范培训服务行为,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坚决严厉查处校外培训机构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科培训的行为。进一步完善常态化调查机制,完善“黑白名单”制度。高级、超范围培训,违反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 00等要求的培训机构。,将依法依规予以纠正和查处;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培训机构,将坚决依法整改、取缔。严肃查处各类夸大培训效果、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的校外培训违法广告行为。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形成合力。

完善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联席会议制度,教育、市场监管、民政、公安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形成监管合力。要通过家长会、学校讲座等方式,引导家长“减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功观,理性对待校外培训,努力形成减负共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生态。

" " "阅读原文此处进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5478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