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趋势,6月a股和港股双双上涨。外资预期正反转,今年以来整体表现不佳的中国市场开始连续反弹。北上资金连续10天出现净买入,创下今年以来的最高连续净买入额。
6月以来,上证综指上涨3.09%,港股上涨1.83%,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上涨10.14%。过去一周,a股市场成交额四天破万亿大关,创下今年3月以来市场首次强劲表现。与此同时,港股恒生科技指数接连突破50日和100日均线,创下今年3月初以来的新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全球指数自6月以来下跌了4.98%,标准普尔500下跌了5.60%。
股市大涨的背后,是积极抢筹、不断买入的国际资本。数据显示,从5月27日开始,连续10个交易日,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资金达660亿元,而在此期间,有3个交易日净买入超过100亿元。
如果时间框架延长到5月份,市场的反弹将更加显著。5月以来,上证综指上涨7.80%,恒生指数反弹3.40%,恒生科技上涨7.93%。更值得注意的是,5月20日出现了今年以来资金净流入的单日峰值——142亿元,北水动能近期仍有加速趋势。最新一个交易日(6月10日),北上资金净流入达116亿元,为今年第四大净流入日,显示外资仍在“买涨”。
与此同时,美国股市中的中国股票也吸引了大量资金。截至5月20日的一周,金瑞中证中国互联网基金获得5.29亿美元的流入,为今年1月以来的最大净流入。
与今年3月的悲观情绪相比,外资正在修正之前的判断。此前,摩根大通曾下调大量中国股票评级,称其“不具吸引力”,甚至“不可投资”。但在5月份,该公司开始改变方向,将网易、腾讯、阿里巴巴、美团、爱奇艺、丁咚购物和拼多多7家公司的股票评级上调至“增持”。原因包括监管政策的变化和中国互联网行业面临的重大不确定性的减弱。
除了市场预期的监管政策调整,还有许多因素正在推动外国投资者的情绪改善。第一,中国经济稳定政策大规模出台。近期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应对疫情、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包括刺激房地产、出口和消费的政策,极大扭转了市场信心,维持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与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激进紧缩形成鲜明对比。
花旗银行甚至下调了美股评级,但推高了中国资产。在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该行表示,美国股市开始破裂,不确定性前景很高。美联储也缺乏将美国股票长期过度配置的权重降至零的保证。相应的,花旗对中国的资产大加赞赏,指出看好中国的股票和主权债券,认为中国是目前唯一有政策支持的主要市场。
二是疫情控制影响减弱,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开始恢复正常。随着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疫情对中国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正在减弱。
高盛预计,受疫情影响,4月份由其衡量的中国经济活动指数将同比下降10%,但5月份不会有所好转。不过,它预测今年6月至7月这一指数将强劲反弹。高盛指出,这种经济反弹类似于世界其他地区疫情过后的解封效应。虽然没有2020年疫情后3-4月的V型反弹那么强劲,但也会有明显的复苏效果。
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弗雷泽指出,目前,影响全球经济的三大变量是俄乌冲突、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但是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每个因素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但是中国的心情更乐观。
弗雷泽指出,美国更令人担忧的是加息问题,因为央行大量放水带来了很多问题;欧洲处于供应链和能源危机的中心;然而,在亚太地区,情况有所不同。以中国为例。中国正在从新疫情中被解除,市场比较乐观,会有一系列刺激经济的配套措施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