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水做空瑞幸事件

手机格式化2022-09-08  13

浑水能否再次做空瑞幸?

即使排除疫情,瑞幸在全国的门店一季度平均月收入也需要超过12万元。其盈利能力是否含有“水分”?

‍‍‍‍‍‍‍‍‍‍‍‍‍‍

‍‍‍‍‍‍‍‍‍‍‍‍‍‍‍‍‍‍‍

造假事件发生后,“起死回生”的瑞幸在今年一季度逆势而上,首次实现单季度全面盈利。数据显示,第一季度,Luckin coffee(以下简称“瑞幸”)实现营收24.04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9.5%。

一季度向来是传统咖啡、茶行业的淡季,上海、Xi安等城市在疫情中“停工”了很长时间。全国布局的瑞幸也表示,3月平均每天关店700家左右。

有过造假“黑历史”的瑞幸,也让一些业内人士对这份财报的“含金量”产生了怀疑。甚至有业内人士直言,如果浑水再来,你能做空瑞幸第二次吗?

但就瑞幸而言,既然有信心在特殊时刻公布盈利,就大概率不会掺水。毕竟急需修复自己的资本信用价值,回归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

如果说瑞幸的财报“含金量很高”,那么瑞幸是如何做到上游的?

瑞士瑞信银行给资本市场“咖啡因”

2020年4月,在空机构浑水的精准打击下,瑞幸曝出22亿元财务造假,让这个创下中国企业最快IPO纪录的咖啡“独角兽”最终从纳斯达克退市,并陷入一系列处罚、索赔和核心管理层的“大换血”中。

对于靠资本起家的瑞幸来说,资本市场依然是它无法割舍的阵地。根据财新的报道,瑞幸已于2022年初启动各项合规程序,希望重返纳斯达克,颇有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架势。

黑暗的历史,不良的记录,瑞幸如何找到再次刺激资本市场的良药?当然是性能。

财报数据显示,一季度,瑞幸实现营收人民币24.046亿元,同比增长89.5%。直营店收入同比增长66.2%,贡献约70%的收入,同店销售额增长41.6%;加盟店收入同比增长239.3%至5.49亿元,其中3.66亿元来自向加盟商销售原材料,6600万元为利润分成。

此外,瑞幸门店数量的资本故事还在继续——截至2022年3月31日,瑞幸门店总数达到6580家,其中自营店4675家,合资店1905家。

对于一季度的大环境来说,瑞幸的这份成绩单并不抢眼,甚至让人觉得有些梦幻。

“如果按照6580家店的收入计算,24亿元,排除疫情关闭的影响,意味着每家店一个季度要做到营业收入37万,每个月要做到业绩12万。”一位业内人士初步估算后认为,一季度一般是喝茶淡季,瑞幸的单店营收能力显得有些不真实。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按照瑞幸之前公布的12万元的月业绩和15.2元的单价计算,即每家店每天销售265杯饮料,在一些大城市还是可以达到目标的。但三四线城市可能很难达到这个平均水平。

“毕竟瑞幸急需修复资本信用价值,资本市场会更加审慎地评价瑞幸的业绩。这个时候造假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上述业内人士认为,瑞幸近日的营销可圈可点,但最重要的是如何让爆款营销可持续、常态化。

加盟店成新“牛”

可喜的是,锐的业绩快速增长,除了自营店的贡献外,加盟店也成为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这是我们的专营店。现在开业一年了,我们已经投入了50万左右。”在河南某市加入瑞幸的贾明(化名)一边做咖啡饮料一边对卢九财经说。

家明的凯瑞行工地位于一家大型商场的一楼。这里有大大小小近10家来自米雪冰城和沪上阿姨的茶饮,选址都比较偏。家明认为,瑞幸的品牌效应已经出来了,几乎不需要自己去宣传,只需要做出一个好的产品。

他直言瑞幸不需要加盟费,有盈利才会拿提成。他算了一笔账,加盟瑞幸最大的支出是买机械和装修,原材料是按需购买。“佣金方面,是分步收取的。如果赚的少,有固定的保底提成。如果赚得多,瑞士瑞信银行会相应提高佣金比例。”家明分析认为,目前只有瑞幸可以贯穿这种加盟模式。

一方面,瑞幸通过线上APP收款,可以有效监控各门店的真实销售额,进行公开透明的统计,避免佣金纠纷;另一方面,瑞幸可以通过大数据预估原料的使用量,避免蜜雪冰城等加盟商为了省钱使用过期原料等隐患。

此外,他表示,一旦店铺业绩下滑,瑞幸还可以向周边潜在消费者推送优惠券,完成营销。但是瑞幸和加盟商之间的比例是成比例的。家明承认,他不在乎户口,他也不清楚。

基于上述加盟免手续费佣金模式,加盟店正在成为瑞幸的又一张王牌。财报显示,瑞幸拥有自营店4675家,加盟店1905家。556家新店中超过60%来自特许经营。

值得注意的是,在3.657亿元的加盟店收入中,有6610万元来自佣金收入。粗略估算,瑞幸一季度会从每个加盟店抽取3.5万元。

据报道,瑞幸加盟店的老板说,瑞幸的提成在10-40%不等。“毛利2万元以下,2-3万元的百分比是10%;3-4万元的20%,4-8万元的30%。”

以此计算,鲁财经算出,瑞幸每个月要从加盟店抽取1.2万元,每个加盟店的营业收入需要达到7万元。根据2021年第三季度的数据,Luckin coffee的平均价格为15.2元,这意味着每个加盟店每天至少要卖出154杯咖啡。

九金融端午假期蹲点走访时,现场观察的两家加盟商基本销量都在200杯以上。然而,平日里,这两家店的销售额都有所下降。

有意思的是,也许是瑞幸曝光其号“跳”操作时被用来做空的浑水。瑞幸的新排号机制相当神秘,其中一天的排号单号码以600多个号码开始。“并不是说我们今天卖了600多杯。这个数字多少有些随意。我不确定具体的机制是什么。”一位瑞幸咖啡的店员私下告诉卢九财经。

关于这个问题,卢九财经咨询了Luckin coffee相关负责人,目前尚未得到回复。

瑞幸为什么能“起死回生”?

“瑞幸能起死回生,离不开两个因素。一个是自始至终,瑞幸的产品质量没有问题;另一种是利用门店规模和加盟模式来度过盈亏平衡点。”一位熟悉瑞幸的业内人士告诉卢九财经。

业内认为,包括星巴克、蜜雪冰城在内的知名企业都出现过质量问题,但瑞幸至今没有“翻车”。其造假丑闻的影响也仅限于资本层面,对消费者并无实质性伤害。

另一方面,退出残酷烧钱游戏的瑞幸,从高速扩张转为定向扩张,有效控制房屋租金、人力、营销等成本,严格控制开店标准,关闭经营不善的门店。

睿的财报也印证了这一趋势——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费用总额为23.89亿元,同比增长46.3%,占净收入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128.7%下降至目前的99.3%。

此外,随着加盟店的扩张,瑞幸的盈利模式更倾向于供应链溢价和佣金,门店成本转嫁给加盟商。

“相比瑞幸一二线重资产的开店模式,瑞幸的加盟店可能更符合市场化运作。”一位熟悉瑞幸发展的业内人士告诉卢九财经,瑞幸在开城之前,没有算好地段的成本,员工为了开店,很大方的竞标地段。

在他看来,瑞幸加盟商还需要对自己的选址、租金等因素负责,选择更加市场化,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正如加盟商所说,瑞幸之前努力建立的数字化销售方式,更符合加盟商佣金商业模式的建立和产品管理。这种免加盟费的方式比其他茶更有优势,也让瑞幸的加盟商迅速扩张。

6月6日,瑞幸官方宣布门店超7000家,其中加盟商依然是增长主力。

好在锐大力拓展下沉市场,迎合了前期“小镇青年”的好奇心,将迎来一波业绩增长。但卢九财经在走访中发现,Luckin coffee的爱好者大多是“瑞幸+其他茶饮”的组合。这些消费者向卢九财经坦言,20元左右的咖啡均价还是有一定的消费压力,所以真的只能偶尔品尝一下。

如何持续激发消费者的尝鲜需求,需要瑞幸不断创新,这极大考验瑞幸的产品力和RD能力。

当然,瑞幸似乎找到了舒适区,但竞争的压力并没有减少。奈雪、喜茶等新茶也盯上了瑞幸的地盘。

其实中国对纯咖啡饮料并没有太大的热情。“很长一段时间,意大利都没有星巴克,因为意大利咖啡认为加糖加奶的星巴克不应该属于咖啡序列。”从事咖啡行业的刘先生认为,星巴克在国内卖星冰乐最好,瑞幸的咖啡大部分都有牛奶,可以说是“牛奶咖啡”。牛奶和咖啡的界限本来就是混淆的,喜茶等头部奶茶品牌跟风卖咖啡。

不可否认,Luckin coffee通过制作奶茶来制作咖啡,带动了国内咖啡品牌的出现。然而,离开了资本加持的瑞幸,却面临着众多友商的追赶。单靠自己的力量,很可能面临掉队的危机,这也是瑞幸不断寻求再次上市的原因之一。

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的瑞幸能否摆脱此前造假的“阴影”,重获资本信用,可能还需要几份漂亮的业绩报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5397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