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二版

213是什么意思2022-09-08  11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指南第三版全文

2022年3月22日,官网,国家卫健委发布《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与第二版指南相比,第三版指南有三大调整:

一是核酸检测区域的划定更加精细;

其次,缩短了核酸检测完成任务的时限;

三是优化“收、送、检、报”等环节。

指南全文如下


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3版)

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区域核酸检测任务,实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结合前期实践,我们修订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机构实施指南(第二版)》,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机构实施指南(第三版)》。

一、一般要求

在准确快速开展疫情调查和社区管控的基础上,科学研判疫情传播风险,划定区域核酸检测范围,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加强组织管理,优化采集、送达、检验、报告流程,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质量和效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其所在的设区市,包括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特大城市,要在24小时内完成区域核酸检测任务。必要时可通过区域协同保障;必要时可以申请国家支持。

二。组织管理

(1)建立组织机制。在地方联防联控机制下,各区成立核酸检测工作组,由市委常委牵头,卫生健康、公安、民政、交通、财政、工业和信息化、生态环境、党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组织。,建立扁平化的工作机制,一旦出现疫情就紧急启动。以设区市为单位,统筹区域核酸检测工作,掌握辖区整体情况,避免简单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县区。

(二)制定工作计划。在地方联防联控机制下,我市制定了可操作的区域核酸检测工作方案,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和责任人,理顺了全链条工作流程,应急与应急相结合,适时开展预警筛查演练。

(3)成立专项工作班。

1.特殊类别的数据统计。主要负责对区域核酸检测产生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建立清晰的信息流流程,由专人进行收集、统计和上报。核酸检测工作组向承担区域核酸检测任务的各检测机构派驻常驻联系人,建立数据统计专班与检测机构之间的联系和监督机制,实时掌握各机构的检测进度,随时解决遇到的问题,督促检测结果及时上传。

2.抽样和检验匹配的特殊类别。主要负责根据核酸检测工作计划制定采样和检测的匹配方案,加强采样和检测匹配的动态指挥和调整。要准确掌握全市可用于动员的核酸检测能力和各街道(乡镇)、社区、小区的人口基数。在区域核酸检测过程中,要实时掌握采集、运送和检验的进度,避免检测机构忙闲时间不均或样品积压。

3.样品转移的特殊类别。主要负责科学测算运输能力需求,合理调配运输力量,密切配合抽样检验匹配班,动态调整样品运输方案,确保各检测机构尽快进入饱和工作状态。运输能力的安排和调配应根据核酸采样点的数量和距离、转运车辆的运载能力以及转运所需时间进行优化。

4.治疗阳性结果的特别班。主要负责疫情城市所有核酸检测阳性结果(包括单采阳性和混采阳性)处置的统筹管理,快速协调完成信息流通、混采阳性单采核对和单采阳性人员的转移。120班下设交通、公安、疾控和应急采样小组。

5.特殊类别的物质支持。负责主要区域核酸检测所需各类物资的估算、储存和供应保障,包括检测物资、防护物资、转运物资、消毒物资和必要的生活物资等。,并建立有效的调用机制,就近管理。其中,采样所需耗材按当地人口就地储存,市县统一调度。

6.质量控制专业课。负责各大区域核酸检测的质量控制,成立核酸采样监管小组和核酸检测监管小组,对采样人员的操作、个人防护、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采样场所和实验室的交叉感染防控等进行监管。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假阴性或假阳性,杜绝出具虚假核酸检测报告的现象。

7.医疗废物处理特别班。主要负责核酸检测各环节产生的医疗废物的收集、暂存、运输、处置等管理工作。根据医疗废物的增减情况,及时调整清运频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

8.信息安全专题课。负责核酸检测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监控,及时处理信息系统故障,确保系统安全运行,避免停机或系统崩溃;做好核酸检测过程中的通讯保障。

9.综合管理专业。主要负责撰写区域核酸检测工作计划、核酸检测分析报告,以及核酸检测工作组各工作班的综合协调和支持工作。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工作所需的组织动员、样本采集、标本检测、秩序维护、生物安全、监督检查、新闻宣传等,增设或合并上述9个专班,但责任必须明确,落实到人,不存在责任空白。

三。工作内容

(1)摸清人口底数。各区市落实“四方责任”,建立工作台账,通过网格化管理、拉网式排查,摸清辖区内街道(镇)、社区、小区实际管理人口底数。

(2)测量抽样和测试能力。各区市不区分人口规模,均按照24小时内完成全市核酸检测的目标,匹配采样检测力量。其中,原则上所有采样任务应在6小时内完成;如果确实有难度,可以在12小时内完成。按照每个采样站(2名采样人员)每小时采集120人的标准,计算采样人员数,计算公式为:核酸采样人员数(单位:人)=人口÷360;如果采用10合1混合检测技术,检测能力的计算公式为:核酸检测功率(单位:管/天)=人口÷10×2;如果采用20合1混合检测技术,检测能力的计算公式为:核酸检测功率(单位:管/天)=人口÷20×2。

(3)细化抽样方案。

1.采样点的设置。一是科学规划采样点。各区市要根据人口数量、地理交通、核酸检测机构分布等情况,科学规划采样点布局。按照每天6小时的采样时间,2000-3000人可设置1个采样点,600-800人可设置1个采样站,每个采样点需要4-5个采样站(每个地方可根据社区、街道、乡镇、农村、郊区的实际人口设置)。原则上采样点应设在社区。第二,科学选择采样点。采样点应在开阔空、通风良好、相对独立的场所,如体育馆、展览馆、学校操场等。有通风条件和独立空房间。在自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室外采样点。第三,科学布置采样点。采样点分为等候区、采样区、缓冲区、临时隔离区和医疗废物临时存放区,可有效分散待测人群密度。设置防护服的穿脱区,提供手部卫生设施、护目镜或防护装置。采样点应设置明显的引导标志,保证人员单向流动,并规定采样流程和注意事项。60岁以上老人、孕妇、残疾人等群体应设立绿色通道进行自主采样。对健康码为“黄码”的人群应设置专门的核酸检测采样点(采样通道),避免跨人员感染。四是快速搭建采样点。要求在2-4小时内完成采样点的规范建设和开放。在固定采样点的基础上,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以社区采样为重点,通过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细化完善布局,方便群众采样,提高采样效率。

2.抽样组织。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加强核酸采样的组织动员,明确负责组织动员的部门和人员,规范组织动员工作流程。以居民楼、自然村组、学校、机关、企业、公司、市场、宾馆等为例。作为最小单位,做到不缺户不漏人。在核酸采样现场,应加强精细化组织管理。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维持工作秩序的同时,鼓励通过使用椅子和金属网格线等物理手段,严格执行“1米长”的间隔要求。提前预约、通知、打样等。,从而在短时间内减少聚集人数,力争排队等候的人群不超过20分钟,避免交叉感染。

3.取样方法。根据目标人群采取的控制措施确定抽样方法。隔离点等重点人群实行单收单检;对控制区内人员实行单收单检或一户一管;控制区内可实行10合1混采;在预防区和其他区域可实施20合1混采。在多轮测试中单抽样单测试对象不为阳性的情况下,可酌情实施10合1混合抽样。

(4)落实采样权。准备提前抽取医务人员和信息录入人员,并进行相关培训。在合理评估工作量的基础上,人员配备以每个采样站配备2名采样人员(应考虑医护人员换班)和1名信息录入人员,每个采样站每小时采集120份样品为准。医务人员应掌握鼻咽和口咽拭子的采集方法,并进行严格的个人防护和感染控制培训。信息录入人员应熟练掌握核酸检测信息系统的操作流程,并进行相关的感染控制培训。

(5)样品的保存和转移。测试样品应保存在低温下(2-8℃)。开始区域核酸采样1小时后,第一批样品应转移到检测机构,开始检测机构的操作。可每半小时至两小时采集并运送一次后续样本,样本采集后三小时可送达实验室。优先从密封和受控区域转移样本,并确保每2小时转移一次;偏远乡村、山区、牧区,视具体情况,合理确定中转时间和频次。每次送样参考量为检测机构单日检测能力的10%左右,使检测有序进行。

样本转运班根据实际需求,预估转运所需专用车辆、人员、转运箱数量,储备转运车辆、人员、转运箱等物资。同时,要将承担区域核酸检测运输任务的车辆情况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转运任务期间,车辆不得挪作他用,转运过程中应做好生物安全防护。运输灭活样品应当依法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公安、交通等部门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做好交通运输保障工作。

做好核酸样本转移过程中的人员防护和物品消毒。灭活样本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传染性物质运输指南》中UN2814的A类传染性物质用PI602包装,灭活样本按照UN3373的B类传染性物质用PI650包装。在关闭样品转运盒之前,应使用75%酒精或0.2%含氯消毒剂对容器表面进行消毒。

(6)加强信息支撑。

1.建立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各省统筹设区市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系统应实现相关信息的快速准确输入,包括考生信息(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居住地址、联系电话)和采样信息(采样点名称、所在区县、样本号、日期、时间、采集地点、样本采集类型和数量),并快速反馈疑似阳性样本的考生信息。实现核酸检测信息采集、传输、检查和报告的快速、准确、实时监控,实现核酸检测的全过程管理。该信息系统能够支持多角色、多用户、高并发操作,并具有实时采集、发送和查看各种信息的功能。上线前要按照每10分钟抽取实际管理人口10%的标准提前进行压力测试,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性。

2.做好收、送、检的配套工作。在启动区域核酸检测前,应提前做好采样、发送和检测的匹配,并进行动态调度。一是根据设定的采样点的采样能力和各检测机构的实际检测能力,提前匹配划线和送样。其次,根据核酸检测机构的实验节奏,批量送样,动态调度,做到“无空机,无样品堆积”,充分利用各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

3.核酸结果的反馈。各区市要及时反馈核酸检测结果,确保采集、送检各环节信息准确,及时为公众提供查询检测结果的方法和途径,提前做好查询服务系统的压力测试工作,确保群众在采样后24小时内可以查询结果。

(七)保证物资供应。按照“宁准备不使用,不可用不准备”的原则,在启动区域核酸检测工作前,要提前做好物资保障工作。确保采样管(单管、10合1、20合1等。,建议使用灭活采样管)、咽拭子(鼻咽、口咽)、检测试剂、医用耗材、防护用品、消毒用品等。,货源充足,质量好,型号规格合适,办公用品和必要的生活用品供应充足。采样点的物资储备应充分考虑雨雪、低温、高热、台风等特殊天气因素,根据采样点布局,实行库存式、台账式储备管理。

四。科学确定检测策略

市级联防联控机构要根据流向追踪和密切接触者推送情况,研判疫情传播趋势,科学划定风险区域和区域核酸检测范围并第一时间动态调整。原则上,在疫情发生后的前三天,每天应进行一轮区域性核酸检测,以发现社会上的潜在风险;之后将根据疫情溯源、社区围堵控制范围、核酸筛查结果等综合研判,确定后续筛查的范围和频次。

如果社会风险失控,风险点不明确,每天还会继续进行一轮区域核酸检测。在社会风险得到控制、风险点基本摸清的情况下,根据病例分布情况,可按相关街道、社区、小区划分重点区域,重点区域可每天检查,非重点区域可隔天或每三天检查,并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检测结果。逐步缩小核酸筛查范围,提高筛查准确率,进行科学准确的筛查。

根据新冠肺炎抗原检测相关要求,各地可推广“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增加抗原检测作为区域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研究细化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五、标准化阳性样本处理流程

(1)阳性单收集试验的处置流程。当单份样本呈阳性时,检测机构应立即上报核酸检测工作组数据统计专班,数据统计专班应立即通知阳性结果处置专班,由专班开展以下五项工作:一是通知120负压救护车转运阳性感染者;二是通知集中隔离管理设施做好接收阳性感染者的准备;第三,通知阳性感染者所在社区(小区)查找和控制阳性感染者;四是通知公安机关协助转移阳性感染者,开展阳性感染者追踪调查;五是通知疾控部门开展流向追查、密切调查和社区封控等后续工作。以上部门通知不分先后。

(二)正混采试验处置过程。各市都成立了应急采样小组,24小时值班,随时准备出发。当混合采样检测呈阳性时,检测机构应立即向核酸检测工作组报告,工作组还应通知应急采样小组、混合采样样本所在社区(小区)和公安机关,并立即隔离现场涉及人员,进行单次采样复核。混合阳性单个集合的检查需要鼻咽和口咽的单个检查。对单次采集的复检样品实行首检负责制,并送原实验室检测。如果单采复检结果为阳性,参照单采复检阳性的处理流程。混合采样检测的阳性处理应在6小时内完成(详见下图)。

图混合采矿试验正向处理流程图

六。加强核酸检测的质量控制

(1)加强抽样质量控制。核酸采样督导组以包干的形式巡回指导各采样点,规范采样操作、个人防护、交叉感染防控等相关工作,指导各采样点做好现场秩序维护,加强采集样本的保存和管理,确保采样工作的高质高效。

(二)加强质量控制。核酸检测督导小组建立蹲点督导机制,组织检验科专家对各检测机构进行点对点蹲点督导。实验室性能验证、室内质量控制、室内间质评应按照《新型冠状病毒医疗机构核酸检测手册(第二版试行)》的相关要求进行,以确保检测质量。首次采用20合1混合检测的,应按照《新冠肺炎核酸20合1混合检测技术规范》加强培训和实施。严格执行实验室准入和人员准入要求,制定实验室标准化流程,防止实验室污染和实验室内交叉感染。

七。规范人事和其他相关管理

(1)规范人员和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各地要按照《生物安全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等规定,,按要求做好实验室记录,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防止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加强医务人员和其他非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和区域核酸检测信息系统的应用培训。采样人员和实验室检测人员的防护要求按照《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手册(第二版试行)》执行。地方要做好统筹协调,加强对参与核酸采样检测人员的关怀,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2)加强医疗废物处理。各地要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做好医疗废物的收集、包装、无害化处理、暂时贮存、交接和转运工作,使用双层包装袋盛装医疗废物,有效密封,确保密封严密,确保医疗废物包装不破损、不泄漏。医疗废物处置专班应及时协调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在转运采样点和核酸检测机构处置医疗废物。核酸采样点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在当天清除;核酸检测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在暂时贮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当医疗废物因产量激增而无法安全暂时贮存时,应于当日运走。核酸检测机构应当根据暂时贮存场所和医疗废物贮存情况,与收运单位预约清运时间,清运应当避开大风和雷雨天气。运输单位应当优化运输车辆调度,合理安排运输路线,保证医疗废物的清运。

注:本文资料及图片均来自官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5392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