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18年,帮助200多人——记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获得者、江永瑶民田丰玥
红网新闻6月13日讯(通讯员田建林)“明天是世界献血日,我将进行第127次献血。”6月13日,远在广州工作的湖南江永县源口瑶族乡清溪村瑶族人、全国无偿献血奖终身荣誉奖获得者田告诉笔者,他很高兴“为他人点亮生命之光”。
田第126次献血。
47岁的田身材瘦削,身高只有165厘米,体重不足60公斤,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献血者”。田连续五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金奖。根据《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2022年版)》,授予其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终身荣誉奖”。终身荣誉奖,对获得无偿献血奖金奖励3次以上的,终身荣誉奖只表彰一次。
早在2004年2月18日,田在广州体育中心的一辆献血车上,用仅有的一颗心,首次捐献了200毫升全血。没想到,这次无意识的献血,开始了他感人的无偿献血之路。
2012年2月前,田捐献了全血。有一天,他看了央视的大型电视音乐公益节目《梦想星合伙人》,了解到中国有一群贫困的孩子。他们每隔几天就要进行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血小板的用量非常大。当他得知血小板捐献者数量少,捐献血小板间隔时间短时,从此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只要时间和工作不冲突,他就会像正常工作一样,每半个月捐献一次血小板。
至今,田已无偿献血18年,累计献血126次,其中全血2400毫升,血小板224单位,给了200多名患者生命垂危的希望。
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田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正如今年世界无偿献血日的主题;“献血是一种团结的行为。加入我们,拯救生命。”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合和机会,向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和学生宣传无偿献血的好处。
“无偿献血会增强人体造血功能,促进血液代谢……”田说,他经常抽空来宣传献血的意义,并鼓励身边的人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目前,已有300多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
2012年,田成为中华骨髓库一名光荣的志愿者。除此之外,他还参加了许多公益活动。他在外打工,却心系家乡,帮助瑶族同胞脱贫致富,带领大学生到贫困山区开展“三下乡”活动,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2018年,田因助人为乐被评为“湖南好人”。
2018年,田和父亲田万载被湖南省文明办评为“湖南好人”。田万载在瑶乡教书育人39年。退休后,他集资30多万元成立清溪瑶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每年接待游客万余人次,为传播瑶族文化、传承文明乡风做出了无私的贡献。
“我儿子从小就受到良好家风的影响,他的血挽救或帮助了上百条生命。”田万载说,田在村里成立了“好人工作室”和“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发挥大学生优势,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支教、关爱留守儿童、农村电商培训等志愿活动,成为群众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