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支教

青睐的意思2022-09-08  9

2021年三区支教计划

2021 "第三区"教学计划

一、准确把握政策重点

(一)援助范围。主要是贫困地区(原国家确定的连片贫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各地确定的其他深度贫困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贫困团),重点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扶持县、原“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

(二)候选人人数。2021-2022学年,全国将遴选教师21036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教师20041人,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995人。各项目省要优化省内名额分配,加大县市间遴选,充分调动省会和中心城市优质资源,加强对所辖原深度贫困县的扶持。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选调名额见下图。

(3)选择要求。原则上遴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骨干教师。幼师可以适当放宽条件,学校行政人员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标准,应当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学。以全职授课的形式为受助者提供服务,时间为1年。鼓励延长授课时间或留在工作岗位。按学年开展评选工作。

大学生实习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不纳入遴选范围。短期基层巡回讲学和教学、见习教师不纳入选拔范围。

(四)选择表。鼓励以“团”的形式聘任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专任教师主要承担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任务,组织教研活动开展业务培训和教学指导,充分发挥骨干示范作用,与当地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带动受援学校整体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管理能力。教育行政人员主要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推动受助学校全面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受援学校要组织教师、管理人员和授课教师结对学习。

(5)选择范围。选调教师主要由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本行政区域内分配,动员省会城市、中心城市和非受援县优质教师支援省内受援县。“三区”县数量较多的省份,可适当放宽派出教师条件,采取市支援县、县支援乡的方式解决。

人力资源相对薄弱的省份,可以通过援疆、援藏、援青机制,依托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结对帮扶等方式,帮助本省(区、市)解决问题。

二。做好保障治疗

(一)保单担保。分配到“三区”的教师,教学期间留在原单位,教学期满后回原单位。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每月发放工作补贴、交通费、意外险等补贴。其教学经验被视为城市教师在农村教育中的经验。符合规定条件的,在工资待遇、职务(职称)晋升、基层工作经历计算等方面,按现有优惠政策执行。

对工作期间表现突出、受到基层欢迎的特别优秀人员,按照国家有关教师奖励的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受援县(团)负责支教教师的住宿、工作和日常管理。他们应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和示范作用,如实评价教师在教学期间的工作。

送教方、受教方和支教方应签订工作协议,明确权责。

(二)财务担保。受援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遴选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照年人均2万元的标准共同承担,其中:西部省份由中央财政承担;中部省由省级财政和中央财政按照1:1的比例分担;东部省由省财政自己承担。选调工作经费主要用于给选调教师发放工作补贴、交通费用和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费用。中央拨付的资金要据实结算。其他教育阶段,教师选拔经费由派出地支付。

三。加强组织和实施

(1)认真执行布置的任务。该计划是鼓励和引导更多优秀教师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奉献才华、建功立业,实现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各地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政策执行范围,严格控制选拔条件,提高选拔质量,完成选拔计划,确保教学教师安全。

(2)精准选择授课教师。各地要摸清受援县的需求,充分听取基层学校的意见,统筹兼顾不同班级的情况,准确选拔受援县急需的、符合规定条件的教师。通过内部调剂、接受实习生、安排受援国教师在职培训等方式。,送学校的师资缺口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3)加大宣传和选树力度。各地要加强政策宣传,及时总结实施经验,深入挖掘入选教师中的优秀典型,宣传支教教师的奉献精神和感人事迹,突出项目对加强受援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资源、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效果,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4)改善管理服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当地做好本地项目实施的规划和管理,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受援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安排好支教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加强日常管理,充分发挥支教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如实评价教师在支教期间的工作。

(5)强化工作监督。对实施管理不到位,特别是选拔计划完成不好、待遇保障政策落实不到位、考评弄虚作假的,要严肃查处,要求立即整改。整改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

(六)做好总结和评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综合评估,对后续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四。及时准确地提交信息

2021年,该项目将继续使用该系统收集入选教师的信息。各项目省要认真做好选派教师的跟踪管理工作,加强动态管理。

2021年10月31日前,各项目省需在“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管理”的“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功能菜单中填写2022-2023学年选调教师花名册、工作总结、选调教学教师需求表。根据实施情况和需求提交情况,确定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各项目省要加强审核管理,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一)填写入选教师名册。教师派遣学校或派遣区县应在“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功能菜单中按时填写入选教师花名册。授课结束后,派出学校应及时核对并更新授课教师的授课结束时间。

(2)审核入选教师信息。县、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学校报送的选调教师名册进行逐级审核,并按时在教育部网上报送。

(3)汇总入选教师信息。系统会根据选调教师花名册自动生成选调教师汇总信息,选调省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在系统中查看选调教师汇总信息。

(4)预测教学教师的需求。受援地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时提交2022-2023学年对口支援教师需求,市级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逐级审核后按时报送教育部。

(5)汇报工作总结。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在系统中填写并提交工作总结。

联系人:王志杰

电话:010-66096498,66097842(传真)

电子邮件:jsglc@moe.edu.cn

技术支持: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任丽、范辉

电话:010-66092069分机。803, 809

全国电话号码:010-66090906-7

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教育部教师事务司(10081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5383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