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孚英语师资力量

濮大2022-09-08  19

英语培训巨头英孚教育落寞

每经记者:丁每经编辑:易启江

如何退费成了英孚同学讨论最热烈的话题,群里接龙的消息不断闪现,此起彼伏。

视觉中国图

日前,英孚教育(以下简称英孚)传出消息,将关闭除“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之外的Xi安、武汉、苏州、徐州、成都、无锡等地下城市的成人校区。英孚校园关闭前夕,手背插着留置针的刘思明停止输液一天,焦急地赶到校园。

“我背负着3万多的贷款,也没敢告诉父母。”告诉刘思明的国家商报记者。

对于像刘思明这样的“分期付款”学生来说,尽管线下商店不得不关闭,无法顺利退款,但他们仍然必须每月按时还款。否则,他们将不得不支付滞纳金,这也将影响他们的个人征信。当初英孚工作人员建议他们使用的所谓“分期付款”,其实是与第三方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而不是每月分期向学校缴纳学费。

当学员鲁玉娥此前与英孚销售人员沟通并透露自己单身时,对方马上表示未婚夫是学员介绍的。“也许你也能在这里找到男朋友”。

曾经,在英孚的课后辅导老师们的口中,无论是想送走孤独的老人,想结识的年轻人,还是想考大学英语拿到学位证的学生,英孚都能满足。“遇到高净值对象的好地方。”“也许你能在这里找到男朋友。”“不想当‘单身狗’吗?你的相亲课要来了”...通过课后辅导老师的这些言论,似乎让这个主打高端成人英语的机构变成了相亲俱乐部。

凭借其核心的地理位置和高端物业建筑,英孚校区的大门已经推开,所有的硬件设施依然如故。前台和茶水间都挂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语言培训服务商”的招牌,这家在刘思明有着行业领袖光环的教育培训机构的商誉已经跌入谷底。

记者发现,这家进驻中国20多年,可谓“成人英语教育”鼻祖的大型教育培训集团,陷入了经营困境。除了英孚,为什么包括韦博、华尔街英语在内的成人英语教学培训机构相继爆红?英国淘金热背后有什么隐忧?

边缘注册?课后导师推荐相亲班

丽丽听到英孚线下校区要关闭的消息,简直不敢相信。在英孚PM(课后辅导)老师的强力游说下,她又继续支付了一学年的线下课程费用。当时英孚的老师们并没有提到她的校区将在一周后永久关闭的消息。

面对初学历不高,月薪不到3000元的丽丽,PM老师曾向她勾勒了一幅“我英语优秀,手拿高薪”的美好蓝图。六个小时,PM老师一直右手握拳做加油的手势给丽丽打“鸡血”:“我们要学好英语,那就去学,去做!现在就报名,现在就行动!”

“中间真的很无聊,想出去透透气。他们组长和我一起出去,站在外面继续和我聊天,怕我走。”丽丽回忆道。

在与鲁玉娥交流的过程中,一位英孚PM老师敏锐地捕捉到了鲁玉娥单身想交朋友的信息,于是话锋一转,在销售口中,这个成人英语高端培训场所立刻成为了认识高净值对象的好地方。“销售说她未婚夫是学员介绍的,说不定我能在这里找到男朋友。”

今年3月,一位英孚PM老师发出了“英孚约会课程”的微信朋友圈——“你不想做‘单身狗’吗?你的相亲班来了!单身伴侣(男女皆可)可以在学校认识潜在伴侣!”

在全国不同城市的英孚退款学员群体中,国家商报记者发现,学员的年龄跨度从“零后”到“六十后”不等。英孚开办的成人英语培训并不是应试培训,但是在PM老师口中,无论是想送走孤独的老人,想结识的年轻人,还是想参加大学英语考试拿学位证的学生,英孚都能满足。

“很难理解。”一位深耕教育培训行业17年的“老兵”,在听到学员在英孚注册时遇到的上述“套路”后,陷入了沉默。

英孚,57岁诞生于瑞典,鼎盛时期在全球120个国家开设了600所学校和办事处,雇佣了超过52000名员工和教师。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它不得不在一个月内关闭一半的门店。“有16个线下中心。此次业务转型涉及6个城市的8个中心。”英孚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每经记者,“英孚从成立开始就没有引入外资,一直由霍尔特家族控制。”

至于剩下的线下中心是否会陆续关闭,英孚没有回复。对于记者要求采访英孚中国区高管一事,英孚表示:“相关人员结构正在调整,目前安排不了。”

从未通过大学英语三级考试的刘思明向当地有关部门投诉称,不从事成人应试教育的英孚在明确知道他想参加学位英语考试的情况下,却催促他报名,这是虚假宣传。后来英孚给了他“赠送课时”的解决方案。

在大量英孚学生的共同认知中,这些自称为学生规划课程、辅导学习、解决问题的PM老师,本质上都是销售人员。他们以销售业绩为核心指标,员工流动性大,水平参差不齐。“我劝你报名的时候叫你亲爱的,报名之后不理你。”

去年北京一位英孚PM老师因为销售压力大,工作不努力。“我们不仅要辅导学生学习,还要让他们推荐新生进行二次销售,这让学生连辅导都不愿意来了。恶性循环。”

分期付款?实际上,它与一家金融机构签订了贷款协议

不想转课又不能顺利退款的“分期付款”学员会发现,无论和英孚的谈判能否妥善解决,每个月都必须继续按时还款,否则要支付滞纳金,还会影响个人征信。当初英孚工作人员建议他们使用的所谓“分期付款”,并不是每月向学校分期付款,而是与第三方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

“我背负着3万多的贷款,也没敢告诉父母。”告诉刘思明国家商报记者,2019年,还没毕业的刘思明,没有告诉家人就报了英孚。当他表示3万多元的学费太贵时,英孚的工作人员建议他可以“分期付款”,先付5000元现金,剩下的用金融APP“有点饱”以24个月每月1000多元的无息贷款支付。

记者从两位金融机构和教育机构内部人士处了解到,英孚学生使用的小额学费贷款并不是真的免息,而是教育机构将利息打包在总费用中。有同学表示,直到买了房,买了车,才知道英孚提供的分期“学费基金”其实是小额贷款。

“肯定有兴趣。EF有分期价格和一次性价格。我就告诉你一次性支付30999元的学费。如果分期付款,我报33999元,中间3000元是利息。”一位英孚工作人员透露。

月入不到3000元的丽丽,在英孚工作人员的劝说下,分两次分期缴纳学费,每个月2100元。“当我明确表示自己月收入只有2700 ~ 2800元,还不起2000多的‘培训贷款’时,工作人员说要舍得在年轻的时候投资自己,投资自己就是投资未来。”丽丽告诉记者,英孚的工作人员拿着她的手机帮她操作贷款。这些协议的具体条款是什么?使用小额贷款有哪些风险?丽丽很迷茫。

“从案例来看,这是一种违法的销售方式,需要明确利率等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英孚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营销策略。

针对上述支付方式和服务问题,英孚回复记者:“学生选择贷款方式的,将自主向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金融机构申请。”

“一直以来,英孚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要求课程顾问帮助学生充分阅读和理解合同条款的细节,并在购买课程前签字确认。我们对任何违背公司诚信原则的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对具体执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将严肃处理。”英孚说。

不仅是英孚,华尔街英语、韦博教育等成人英语培训机构也积极广泛地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学员提供“培训贷款”,以求扩大业绩。网络教育资金链断裂,财务风险凸显。

零点研究院院长余百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个新的消费领域,教育消费近年来增长迅速。成人培训是为了职业发展,技能教育后的还款能力不错。也降低了个人继续学习的门槛,所以整个场景还是不错的。但问题在于,在教育机构经营不善甚至倒闭的时候,学生已经和金融公司签订了贷款协议,还得继续还款。

你着急退款吗?线下培训强行转入线上课堂

“教育机构在推荐分期付款业务的时候,如果没有第一时间明确告知是贷款,那么这中间就存在诱导。比如利率是多少,教育机构有必要明确告知学生,而不是一般说一个月还是几百元。”余百成认为,金融机构也有责任对合作方提供的贷款过程进行监控。

此前,与英孚合作的杜小曼和招联金融均向记者表示,已终止与英孚等教育机构的合作。

尹振涛认为,在合作机构推广贷款产品时,金融机构也应承担监管责任。“首先在选择合作机构时要谨慎,对资质要求、日常管理、合作规范以及双方的责权利都要有一定的约束。”

如果不想上线,那就把学费退回去,这样向第三方理财平台还款的“学费贷”就落下了。这是很多同学的普遍想法,但是退款过程却异常艰难。

英孚老学员妮娜告诉国家商报记者,她在4月2日提出退款,但截至5月18日,仍然没有英孚的反馈。4月份以后就没有线上课的黄宇,因为退费问题,和英孚僵持了近一个月。

记者查询黑猫投诉看到,截至5月9日16: 00,英孚教育24小时有效投诉近1.3万,累计有效投诉高达873万。在最近的投诉中,退款大多是因为“强制转班”。

关于学生反馈退费难的问题,英孚在5月中旬回应记者称,“不想上线的学生可以提出要求,我们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学生退费的焦虑也暴露了英孚管理的漏洞。记者调查发现,英孚员工暗中操作学生剩余课程,帮助寻找“接盘者”私自转课。

“我有学生想转班。我可以安排你们沟通价格。”4月下旬,记者以应聘者的身份咨询了英孚员工Claire Kuo。除了正式的注册渠道,Claire Kuo还提供了一个更“优惠”的计划:“现在是薅羊毛的时候了。18个月的班,从学员转来的,只要15000元。我当着你的面在后台把你的资料全部改了,我可以帮你转到北京上海等有网课的校区。”

“你要是担心把钱转给他,他会黑你,你就先转给我吧。”记者了解到,正常报名12个月英孚北京上海线下课程需要近3.4万元,但英孚合同中禁止私自转让课程。英孚发现违规转班被停课怎么办?Claire Kuo说:“这是EF的默认操作,公司也想赚钱。”

也有其他英孚的销售人员告知申请人,可以在他们的掩护下操作学员之间的私人转班。这是员工的个人行为还是公司的心照不宣的规定?

“公司绝不会做出这样的默许,也不会允许员工这样做。”英孚向记者否认了上述“私自转班的潜规则”,并表示公司内部严禁这种行为,将对记者反映的情况进行内部调查。

华夏大地曾刮起一阵“英语狂热”旋风,风口上的那些面孔至今历历在目。

90年代,经济加速,时代潮涌。随着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外国公司在中国涌现。当他们掌握了英语,进入外企,工资瞬间翻倍。《北京人在纽约》的横空空诞生,也在当时引起了万人空的轰动效应。可以漂洋过海,就地暴富。在当时,掌握英语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代表了鲤鱼跃龙门。

“来,走,点头是,摇头不是……”赵在1999年央视春晚小品《老兵出了》中带着唐山口音朗读的英语学习顺口溜,不仅让大家会心一笑,也标志着英语从单纯的交流工具突然发展成为影响亿万人的文化现象,中国真正进入了“全民英语热”时代。

然而此时中国人的英语基础薄弱,听力和口语很难从书本上习得,成为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拦路虎。在强大的需求下,国内外的英语培训机构都在挖掘中国市场。

从北大辞职的余创办新东方;《疯狂英语》后,李阳举起话筒大喊“你能赚钱”;通过学好英语”。老牌外资教育机构英孚、Web教育、华尔街英语已经进入中国。

"当英孚在1993年首次进入上海时,许多高校购买了它的课程."一位上海高校的老师告诉记者,“那时候在中国看到外国人很陌生,英孚在外教资源上优势明显。"

68岁的老阳坐在新东方少儿英语培训教室的后排,和他5岁的孙子一起读《香蕉和苹果》。出租车司机梦寒打开收音机听“出租车英语”,边开车边练口语;在全聚德,酒店经理在包间里支起白板,教服务员念“菜单在这里”……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新加坡导演派克的纪录片《我为英语疯狂》捕捉到了上述全民英语学习热潮的巅峰,这也是中国最后一次英语热潮。

英语在中国地位的变化,是新中国从贫穷、挫折走向开放、繁荣的缩影。暑假在教室里挥汗如雨的新东方,复读机里的周杰伦,拿着沉重的录音机站在教室门口的英语老师,都留在了80、90后从青春到父母的记忆里。

国家的崛起,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心态。当时对英语世界的好奇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新一代年轻人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消退。出国越来越普遍了。李阳的声音越来越大,但他的口号是“可怜的外国人不会说中文”。

“淘金”退烧?英语培训企业转型能成功吗

“人们不再像多年前那样给出‘学好英语’的神话,或者认为它有多先进。”今年5月下旬,一位英语教学培训行业资深人士向《国家商报》记者分析。

“英国淘金热”消退了。22年来,成人英语也由盛转衰,昔日巨头纷纷倒下。1998年创立于上海、鼎盛时期在60多个城市拥有154家培训中心的韦博英语,因“资金链断裂”于2019年10月停止运营;成立于1972年、总部位于意大利、2000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华尔街英语于2021年8月宣布破产;当时英孚也表示可以接受华尔街英语的学生。但短短8个月,英孚也发生了致命的“危机”。

在公众的记忆中,英孚的品牌形象与休这个热爱学习和阅读的演艺明星高度捆绑在一起。当记者问同学们为什么选择英孚时,很多人脱口而出,“因为休的代言”。

英孚教育的公开资料显示,休是英孚的“老朋友”。2016年,休成为英孚教育成人英语代言人。在英孚的宣传片中,休穿梭于职场、旅行、社交等不同场景,用英语探索世界。2020年10月,英孚宣布再次牵手休,担任其品牌代言人和“学习官”。2021年2月,英孚还在发布休拍摄的宣传片。

“作为一名英孚学生的员工,我在英孚度过了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光。”今年4月,一位英孚员工在一条让她“第一次感受到胜利的感觉”的朋友圈里深情地描述英孚。“突如其来的变化真的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她说英孚正处于困难时期,“一次又一次忍住眼泪,耐心地与每个学生沟通。”

据英孚内部人士透露,英孚关闭线下校区是为了“及时止损”。“师资、场地等。都很贵。学生买一门3万的课程,最后能从老板那里赚到的钱很少。我们中心一个月(收入)才200万。”

在上述资深人士看来,英孚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强势销售模式”,类似于当年的健身房。不断倡导年卡,增加新用户,才是支撑它卷起雪球的关键。目前一方面是需求方的冷静,另一方面是供给方的丰富多样,再加上疫情对线下门店的冲击,不针对考试的高额成人英语学费首当其冲被砍掉。多重因素下,对EF的影响是巨大的。

然而,学生普遍反映的“虚假宣传”、“诱导学费贷款”、“私转班乱象”等管理漏洞,在公司增长放缓时暴露无遗。对于学员反映的上述问题,记者向英孚发出了详细的采访问题。英孚没有正面回应:“从2012年开始,我们就成立了全国统一的客服中心,处理和解决学生的意见和投诉。”“我们对中国市场承诺没有改变。英孚成人英语业务将继续通过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来升级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收缩线下成本,转线上模式,英孚能成功转型吗?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楚赵辉认为,许多成人英语培训机构都采用了在线模式,其中一些是有效的。但是线下和线上玩是两套风格,成人英语学习需求也非常细分。强线下的英孚是否具备线上转让成功的基因,目前还不确定。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以下人物均为化名:学生刘思明、丽丽、鲁玉娥、妮娜、黄宇、英孚员工郭颖儿)

记者注:英语热、考研热、健身热……潮流的背后是求变的欲望

文星、复读机、新东方的商业成功,就是英语热最好的注脚。与这些“功利”的英语学习相比,英孚的“语言与文化”宣传员看起来更“白领”,更高级。

2017年,前代言人休在出席英孚活动时发表演讲《无界梦想家》。蓝色背景闪烁着流星。休用流利的英语说,“我会在未来的旅程和学习中不断尝试探索不同的文化。”

虚心学习一门语言,面向世界。休说的没问题。即使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英语学习的需求依然存在。就像一些健身房举步维艰一样,仍然不影响很多渴望健康和美丽的人继续诉诸健身。但是,如果他们经常去的高价健身房变穷了,不得不关闭线下门店,为什么还要花同样的钱去线上上健身课呢?网上有那么多健身博主在教,他们就不能和刘畊宏一起练吗?恐怕EF也需要考虑一个类似的现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5336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