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友好合作

什么是车架号2022-09-08  26

中德友城论坛共话互利合作新机遇

6月15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办了题为“绿色与数字化——中德友好城市互利合作新动能”的在线中德友好城市论坛。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董岩、中国驻德国大使吴肯、山东省副省长凌文、德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吕凡、巴伐利亚州国务部长胡梅尔、杜伊斯堡市长克拉布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前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德中友好协会副会长埃伯巴赫在闭幕式上作总结发言。

福建省常务副省长郭宁宁、湖北省副省长赵海山、广东省副省长张欣、重庆市人大副主任莫恭明、拉斐特州州务卿拉布、石河州经济部长、杜塞尔多夫市市长凯勒、汉堡市政府办公厅主任倪、明登市市长叶克、中国符拔州代表等地方政府代表、 来自中德8对友好省州、3对友好城市的全国人大和外事部门负责人以及宝马、大众、SAP、山东重工、科大讯飞、新华三和阿里云等16家中德企业代表在线或通过视频做专题发言,畅谈中德友好互利合作的成果和新机遇。 中德各界人士约300人在线出席。

林松添说,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50年前,两国领导人富有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建立了两国外交关系;进入新世纪,中德关系实现了“三级跳”,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德、中欧半个世纪交往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双方互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互利共赢,发展利益深度融合,维护和发展健康稳定的双边关系,坚定维护各自的战略独立,符合中德、中欧人民的共同利益。并且充分说明,只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平等互利,东西方是可以和平相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

林松添积极评价中德友好城市之间的友谊,表示愿与德方一道,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为中德地方政府特别是友好城市和企业之间的友好交流和互利合作搭建更多平台,进一步深化双方在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智库、媒体、青年等人文领域,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友谊和信任,推动绿色低碳创新、新能源和新能源的转型发展。

吴肯表示,中德建交50年的历史,书写了共同发展、相互成就的成功故事。虽然两国在历史文化、政治制度、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双方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地方合作一直是中德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中国的“十五”计划与德国的绿色能源转型和数字化发展是一致的。两国有新的合作机遇,地方合作大有可为。

凌文说,近年来,山东与德国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德国是山东在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在高端制造、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商业等产业领域的互利合作正在深入推进。今年恰逢山东省与巴伐利亚州合作35周年。两省州之间的合作密切而富有成效。山东将继续加强与德国伙伴在重点行业的合作,不断扩大双向投资规模,促进双方人民的相互了解,增进人文交流。

胡梅尔说,举办中德友好城市论坛为庆祝德中建交50周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巴伐利亚州与中国有着悠久的良好关系,中国是巴伐利亚州在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伙伴。500家巴伐利亚公司与中国保持业务联系。许多中国企业在巴州投资成功。巴伐利亚州关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见证中国的快速发展。巴州高度重视与山东省和广东省的友好关系,期待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新能源技术领域加强与中国合作伙伴的互利合作。

陆帆说,德中建交50年是两国人民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的50年。德国和中国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各自的经济。德国地方政府将在实现新能源转型和数字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克拉布表示,杜伊斯堡与中国武汉于1982年建立了德中首对友好城市,今年将庆祝与武汉合作40周年。作为欧洲最大的钢铁基地和重要的内陆港口,杜伊斯堡正加快从工业区向大型生态园区转型,希望加强与武汉在新能源、智能物流等领域的合作。

在“绿色合作”和“数字合作”分论坛上,中德友好省市领导和代表回顾了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总结了交流成果,展望了合作机遇,积极肯定了友城友好是国家间友好交往、经贸互利合作、文明互鉴的重要舞台。他们高度评价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为深化中德友好合作所做的积极工作,期待深化在绿色、低碳、数字等领域的互利合作,以应对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德国商界人士纷纷表示看好中国大市场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对扎根中国充满信心。

中德友好城市论坛是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两国地方和企业踊跃与会,多家媒体积极报道,显示了两国人民开展友好互利合作的共同愿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5311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