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产业链迁出中国

高数二2022-09-08  17

苹果供应链转向东南亚,下一个被苹果抛弃的会是谁?

一部iPhone影响了几十家中国公司。在苹果供应链中,这些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但外人不知道这要付出多大的辛酸和代价。如今,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和疫情的影响,苹果将目光投向东南亚,水果链中的中国企业该何去何从?

文|

编辑| 赵雷

运营| 个月

跟着库克去越南。

在员工每天必经的招聘中心外,郑州富士康空港厂区用大巴运送新一批工厂兄弟姐妹,在高速路口也建了一个接驳点。如果入住90天,可获得9500元退款。往年这个数字只在新品生产时出现。

这一次,他们将被派往iPhone 13 Pro的生产线,组装增产计划中的1000万部手机,同时也是后续iPhone 14的生产储备。

一名富士康员工已经上了一周的夜班。每天晚上八点到第二天早上七点半,人生只有三件事:工作,吃饭,睡觉,睡觉。她的车间满负荷运转了两个多月。

持续的轮换是为了果链的正常运转,今年9月的“科技春晚”——苹果新品发布会才能如期而至。手里拿着多条链条,库克这个自诩松紧适度、操作简便的“控制狂”,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最引以为傲的6天库存周期的苹果供应链,有一天会反过来绊倒他。

上海疫情下,水果链卡住了。苹果前200名供应商中有一半在上海和邻近的江苏省设有工厂。在江苏昆山一个不起眼的县城里,聚集着和硕、富士康、李勋等知名水果连锁企业的工厂,它们都大面积停产。

吃了亏的库克想收紧手里的链条,让苹果更主动,有更多的选择。越南出现了价格更低、行动更迅速的“包装店”。

越南的水果链逐渐变得完整,2018年只有14家供应商,2021年有23家供应商。最近,库克主动“开放业务”,大张旗鼓地在加州展示他与到访的越南总理的亲密关系,就像他刚来Luxshare时一样,大笔一挥,就下达了AirPods Pro 2在越南的生产订单。此时此刻,在越南的31家工厂里,有16万名工人在为苹果工作。

▲在苹果2022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库克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交谈。图/视觉中国

如今,越南的水果链已经从简单的组装制造延伸到上游零部件,一个新的供应链网络正在慢慢展开。

印度是库克的另一个最爱。两年前,在苹果的供应地图上,印度的工厂数量仅占1.3%,这只是中国48%的零头。这个数字去年变成了3.1%,到2022年很快就会变成5%到7%。

相比中国,越南和印度还是小家子气。中国有200万水果链工人,是越南工人的十倍;去年苹果90%的产品其实都是在中国生产的,而在印度生产的大部分都是老款;除了本土的水果连锁公司,很多海外公司都在中国设厂,投资巨大,短时间内不会离开。

虽然不能撼动中国水果连锁的地位,但在高度依赖苹果、长期没有议价能力、害怕失去这个大客户的供应商眼里,这些消息还是让人紧张。为了不被挤出苹果的供应链,供应商在印度和越南压新钉。

苹果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反应最快,在越南建立了6万人的庞大军队。不过,对手也没闲着。6月11日,一向低调的富士康董事长刘洋伟公开抱怨:“这些工厂看到富士康在哪里建厂,就去工厂买了一块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搭顺风车,依靠富士康的高薪人才迅速进入市场。”这是新一轮的人地争夺战。

富士康最不满的竞争对手应该是生产AirPods的Luxshare、歌尔和生产iPad的比亚迪。看着富士康的趋势,宇通也在越南扩建电子产品包装盒生产线,兰斯科技也不能落后,留下了生产玻璃盖保护套的业务。他们心里抱怨,但是没办法。“如果他们不去那里,他们就会失去客户”。

但是,工厂跟别人跑也是一个胜负难分的问题。无论是富士康、Luxshare这样的代工企业,还是兰斯科技这样的零部件供应商,都在苹果在中国的生产线上投入了巨大的资源。现在如果要把产能分散到越南和印度,虽然人力成本会降低,但是前期买地建厂,培训工人,优化流程,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何况越南和印度的基础设施水平和物流效率远不如中国。平均下来,成本可能降不下来,短期利润会受到影响。

但是他们没办法。这个游戏苹果说了算。他们怕的是你不去,会有人去。如果苹果支持东南亚,以后就不带你玩了。这是现阶段大多数水果连锁企业无法承受的打击。

▲在郑州富士康厂区,数十万工人在此通勤。图/视觉中国

抢凳子游戏

富士康的血汗钱不好赚。根据行业估计,对于一部成本超过370美元的iPhone 12来说,中国大陆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价值仅为17美元,仅占5%。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通过巧妙的供应链管理技术,苹果拿走了大部分利润,同时把风险转嫁给了供应商。

1997年,当乔布斯重返苹果重新掌权时,这家科技公司已经濒临破产。库存是最大的问题。当时已经积压了两个月,但是货准备好了却卖不出去,也付不出供应商的账,让苹果的现金流不堪重负。

乔布斯为苹果找到了“救世主”。1998年,库克加入苹果后,一上任就把提高供应链效率作为首要任务。苹果用了9个月的时间,将原本1个月的库存周期缩减到了6天。一旦有需求,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供应商将组成一个成熟庞大的机器开始运转,保障供应。

库克有两个诀窍。一个是简化产品线,降低供应链的复杂度。苹果每年都会推出几款新产品。不像其他PC厂商和手机厂商,不玩“机海战术”,定位一直很明确。近几年是“挤牙膏”式的创新,供应链更加稳定可控。

另一个诀窍是“制衡的艺术”。库克削减了供应商的数量,只给少数供应商下订单,让供应商自己“抢凳子”。对于供应商来说,坐在凳子上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一号抢凳子的同时,库克也会对二号和三号示好,乐于看着他们想办法挤出一号上位。

一个典型的故事是BOE的崛起。在屏幕面板的凳子上,已经出现了两家老牌公司——三星和LG。他们在苹果屏幕订单中占比很高,一度让库克寝食难安,生怕被他们抢走。此时,在技术和生产上花钱的“热门人选”BOE,在挥舞了四年的手臂后,终于进入了苹果的视线,成为库克用来打压其他两家公司的对手。BOE得到了它想要的,苹果也在天平上增加了新的砝码。

▲ 2018国际全触控及新型显示技术展览会,BOE BOE展台。图/视觉中国

在水果链中,一夜之间跃上云端又跌落谷底的故事经常上演。每一次新面孔的出现,背后都隐含着“被抛弃”的老搭档。

这种制衡有时很极端。洪辰科技公司竭尽全力开发第一代触摸屏,但这让苹果公司开始担心洪辰会占据主导地位。作为头号客户,它强烈要求洪辰将技术转售给竞争对手。洪辰不敢违抗,只好把核心技术拱手让给别人分享蛋糕,这也为后来的弃用埋下了隐患。

供应商在苹果面前没有议价能力。而是想以更低的价格和更好的质量赢得苹果的青睐。2022财年第一季度,苹果迎来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单季营收,毛利率达到43.8%,为1240亿美元。但为苹果提供玻璃面板的兰斯科技第一季度的毛利率仅为11.24%,净利润亏损4亿元。另一家为MacBook提供金属外壳的公司常颖精密去年亏损6亿元,毛利率仅为14.45%。毕竟去年原材料涨价的成本都是供应商分摊的。大家都不敢提高苹果的价格,苹果的利润一点也没受影响。

被抛弃的命运是悲惨的。日前,深圳欧膜科技有限公司收到问询函,要求深圳欧膜科技有限公司说明除国外特定客户终止采购关系外,国外销售收入大幅下降的原因,并根据相关资产是否与国外特定客户相关,详细说明相关资产减值的原因。

深圳欧膜科技有限公司,lt有点难过,被苹果抛弃了一年多,日子过得很艰难。最初,深圳欧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为苹果公司提供相机模块。是国内第一家拿下苹果光学元件订单的厂商,出货量一度达到全球第一。但没想到在与苹果这个特定海外客户“分手”后的第二天,它就从神坛上掉了下来。它没有掉到地上,而是掉到了地上。股价一路走低,300多亿市值瞬间蒸发。在遭受重创后,深圳奥影科技有限公司不得不忍痛变卖家当,先是以半价卖掉了价值24亿元的设备,接着又割肉卖掉了四家子公司,让出了四分之一的资产。一年后,欧菲光由盈转亏,全年亏损27亿元。

据统计,每年几乎有30%的供应商会被踢出水果链。有的像深圳O-film Tech Co .,lt一样被削弱,有的像为苹果提供GPU的英国芯片厂商Imagination一样倒闭,被迫卖身。

有些企业,时而被苹果抛弃,时而起步,生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作为第一个被苹果甩开的供应商,欣旺达一直为苹果供应手机电池,直到iPhone 4推出,德赛强势进入市场,欣旺达被无情淘汰。iPhone 4的风光和荣耀,欣旺达只能看着默默流泪。后来新旺达又被邀请,她又不能说不,只好欣然入局。

毕竟有了苹果这个大客户,就不用担心没有工作了。即使毛利率低,产量上来后,利润也很可观。谁不想赚这个稳定的钱?

▲苹果在加州的总部是苹果供应链的源头。图/视觉中国

不劳无获

电子厂商为了挤进苹果的供应链,往往要掉一层皮,把自己的命搭上。

回到2004年,坐在飞往苹果美国总部的飞机上,这位洪辰科技的技术总监并没有什么真实的感受。正是一张彩色的透明塑料纸,帮助洪辰一只脚迈进了苹果供应链的门槛。

当时苹果要做手机,请了电容触摸屏厂商陈虹来介绍产品。他们的想法征服了来自苹果的人,让他们第二天飞到美国“再讲一遍”。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双方共同开发了最初iPhone的触摸屏。这是4层复合玻璃屏,要求真空贴合,不能有任何气泡和错位,镀膜要极薄均匀。在开发过程中,陈红的技术负责人经历了多次崩溃。只是“我们放弃吧”,他跟老板说了9遍。

最终一个玻璃屏幕分成90道工序,但更大的难度是实现量产。开工第一天,陈虹生产了200块触摸屏,良品率只有8%,能交付给苹果的只有16块。陈红不得不召开了几次通宵会议,研究改进方法。一个月后才把良品率提高到80%,有惊无险。

当乔布斯手里拿着iPhone规划苹果帝国时,陈红的老板江朝瑞和孙大明在台下泪流满面。历时6年,烧了12亿新台币,攻克了数百件精密工艺品。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这有多难。

苹果的供应商通常被要求生产定制的零部件,苹果手机零部件的质量标准超过业界5倍以上。据业内人士透露,苹果通常会派遣大量手机工程师到零部件工厂进行联合开发。即使只是组装厂,苹果依然向富士康输送近2000名工程师。

一份“苹果供应商责任书”就是一份“连锁入驻指南”,是水果连锁的敲门砖。一个靠尖端技术,一个靠规模化生产。此外,苹果对标准化管理有严格要求,包括水资源利用、垃圾处理、清洁能源使用等一系列子领域。

让供应商担心的是每一个细节的保密协议。现代曾透露正与苹果就造车业务进行早期沟通,此举激怒了苹果,并宣布取消合作。苹果还对代工公司的安全准则进行了修改,以防止信息泄露。在与苹果的合作中,玻璃屏幕制造商GTAT被要求不得向第三方出售自己的技术和产品。结果苹果没有采用GTAT的蓝宝石玻璃屏幕,导致GTAT的技术投入打到了水漂,错过了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机会,最后破产。

可以说保密是对苹果技术创新的一种保护,也是苹果对消费者营销策略的一部分。但其中涉及的风险也是由供应商承担的,一旦做不好,就会被无情抛弃。

挤进果链是很难的,但一旦被选中,就能尝到这个苹果的甜头。

当王来春走进富士康的海洋电子工厂时,她只是生产线上的一名普通女工。她不怕日夜颠倒,不怕管理压力大。年复一年,她终于被提升为“班长”,达到了内地管理层员工的最高级别。

后来的故事是,女工们在工厂待了十几年,终于走出工厂,自己创业了。先是王来春成为“富二代”,全力配合富士康生产,然后后来居上抢占富士康业务,彻底打破富士康与台省和硕数十条生产线长达10年的iPhone代工垄断。

苹果的甜,表面上看是有大客户,收获大订单。王来春Luxshare承接AirPods代工后,销量不断攀升,钱不断积累,业绩和股价都是齐飞。最高时股价涨了60倍。深深的“三明治”的甜蜜,是苹果光环带来的人气和荣耀。从提供连接器的东莞小厂,到生产AirPods一半的代工厂,Luxshare的营收在10年间飙升了90多倍,堪称“水果链神话”。稳坐“水果连锁之王”的李勋,已经成为正在从苹果冉冉崛起的电子消费“新巨人”。

这份甜蜜是财富、技术和发展机会的总和。蓝色科技仅给苹果提供玻璃盖就占了一半的营收,短短五年增速翻了三倍;加入水果连锁店一年后,BOE获利超过250亿元,赚得盆满钵满。它也是许多国内电子制造商的最大客户,如苹果兰斯、灵芝造和东山精密。随着他们的不断成长,a股市场甚至给水果连锁企业起了一个新名字——“苹果概念股”。有了苹果的背书,路好走多了,也收获了更多的新客户。

朋友多,路多。如今,深圳欧膜科技有限公司已转向国产手机品牌、新能源汽车、VR/AR等新领域。还在水果链上的BOE,不敢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布局新业务,拓展新客户。就连水果连锁的头号管家富士康也为自己想了很多转型方向,包括工业互联网、5G、车联网、新能源。但短时间内,他们还是离不开苹果。

当然,转型新能源汽车也算是提前为苹果造车供应链写简历。

▲江西鹰潭和欧菲光华是供应链通信模块的生产线。图/视觉中国

水果链生存指南

在苹果的游戏中,供应商永远没有制定规则的权力,只能面对被人摆布的命运。一方面是“依赖他人”,患上“苹果依赖症”;另一方面,它也从苹果中吸取营养,利用潜力成长。它们相互获利,相互制衡,成为一个紧密交织的生活共同体。

苹果虽然强,但也要靠果链。这个链条不仅帮助自身降低了成本和风险,也是创新的重要来源,比如iPhone 4的视网膜屏、iPhone 5s的触控ID、iPhone 6s的3D Touch、iPhone X的Face ID,都归功于供应商背后的RD和创新,后续也引发了国产手机的学习和模仿。

但过于强调供应链管理,把所有压力都压在少数供应商身上,对苹果来说也是一种孤注一掷的风险。当他们推出新的硬件时,他们总是要考虑的问题是:这项技术是否成熟?真的能量产吗?这导致苹果在新技术面前总是“慢半拍”。

进入5G,苹果是第二梯队,全面屏和折叠屏的趋势还没有很快跟上。一直以独家创新称霸世界的苹果,如今经常被指责“创新不足”,一年一度的“科技春晚”也往往充满惊喜。

一旦关键供应商因疫情停工,供应链会带头,短时间内不会有替代品。一向高调的苹果不得不低头,一再出现发布延迟和降价销售的妥协。

对于中国苹果供应商来说,要想在水果链中生存,就需要让自己不可替代。

很多公司的水果连锁票本来就是“买来的”——靠收购其他公司入场。深圳O-film Tech公司,lt看中了相机模组方向,盯上了负责苹果50%前置摄像头和10%后置摄像头订单的索尼,通过收购买下了水果链会员的身份。

李迅是收购方面的专家。王来春不满足于做富士康的小弟,一直在做代工。先是收购昆山联涛电子有限公司,用富士康的前后脚挤压水果链。后来又应用了同样的手法,收购了美乐电子公司,承接了AirPods一半的供货订单,另一只脚踏入了声学供应链。

但是真正的核心技术,大部分还是掌握在别人手里,比如美国的芯片,韩国的散装元器件,日本的精密元器件。中国台湾省企业是很好的组装商,留给大陆企业的只有模块和组件。

模块就像“乐高”。你要做的就是把小零件组装成大零件。乐高做得最好的是欧菲光,以前是摄像头模块,歌尔声学,以前是麦克风模块。零件更像是“加工店”。只要有机床,有组织的工人就能生产,比如兰斯科技的玻璃盖板,常颖精密的表壳,科森科技的金属中框。

模块门槛低,总会有比你更勤奋,利润更低的对手。加工店将在不断升级中面临被打包淘汰的命运。

工业迁移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中国水果连锁企业必须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型,在技术和工艺上形成自己的壁垒,使自己不可替代。

他们中的一些人做得很好。2021年,歌尔营收782亿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50%,得益于RD投资的持续增加和竞争力的形成。BOE也不例外。依靠多年持续的RD投资,一举打破了韩国企业对面板的垄断,势头正旺,甚至引来“假新闻”攻击。有消息称苹果踢出了供应链,一向谨慎严谨的苹果也没说什么,可见BOE的自信。

不是所有的水果连锁企业都有这个信心,但是所有的水果连锁都要居安思危,在产业变革的大潮中努力生存。

▲图/视觉中国

引用:

1.21蔡文慧:苹果供应链公司“越战开花”

2.腾讯新闻:危险的“水果链”:深圳欧膜科技有限公司lt被苹果踢出群聊。

3.半导体行业观察:0-500亿元,揭秘深圳欧膜科技有限公司15年历程。

4.花街人才科技:郭台铭为什么要嫉妒打败富士康的“水果连锁之王”?揭秘李勋精准惊喜之路

5.虎嗅:苹果的供应链艺术怎么成了它的软肋?

6.远程科技评论:危险的分工:从苹果陷阱到特斯拉幻影

文章为日常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5302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