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开展碳普惠试点工作的城市有多少个

立邦净味1202022-09-08  24

深圳推出“碳普惠”应用 鼓励居民减少碳排放

新华社深圳6月16日电(记者王丰)“原来我们家昨天排放了2.05公斤二氧化碳,比深圳平均水平少0.47公斤。”深圳市民张先生打开手机交电费时,发现了一个新功能——在“碳包容”的应用中,每日减排量(二氧化碳减排量)、减碳总量、减碳排名等信息。家庭用电量的多少一目了然。

一辆新能源出租车在深圳某充电站充电。新华社记者毛摄

6月13日,深圳正式启动居民低碳用电“碳普惠”应用。根据家庭用电量获取家庭减排等信息,并根据减排情况给予个性化标识奖牌、“绿色社区”荣誉称号、公益权益兑换等一系列激励。

预计到2023年,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还将把居民授权减排量放到其交易平台上,高耗能的社会团体或企业可以购买,用于抵消自身的碳排放。居民减排收益可自由兑换礼品卡、地铁乘车卡等礼品。

“我们希望通过应用的发布,能够倡导全社会形成低碳能源消费和科学用电的绿色低碳潮流。”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信息中心技术专家李英杰说。

由于中国向世界做出了到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绿色低碳不再仅仅是“工业减排”,还涉及到老百姓消费、出行等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低碳行为。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近年来,深圳全力打造中国“碳减排标杆”,在碳减排、碳普惠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努力。

2017年,深圳实现专营公交车辆全电动化;2018年,巡游出租车全面电气化;2020年,网约车、环卫车实现全电动化...

2021年11月12日,深圳正式发布《深圳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致力于构建全民参与、持续运行的碳普惠体系。“深圳碳普惠模式”第一次有了系统的实施方案。

在公益支持和科技企业合作方面,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联合腾讯、深圳公交集团、深圳机场集团发起成立深圳碳普惠联盟,以期在碳普惠方法论研究、科普教育、技术探索等领域实现多方位突破。

“碳包容”居民低碳用电的应用,是深圳碳包容体系建设的又一新尝试。

据统计,深圳居民用电量约占深圳总用电量的16%,是“碳普惠”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深圳家庭平均每天用电量为8度电,平均每天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5公斤,平均每年家庭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913公斤,相当于每个家庭每年种50棵树才能消除。

李英杰介绍,未来,深圳将建设统一的碳纳入平台,逐步实现碳信用、碳纳入减排和碳交易市场的连接、交换和交易,进一步完善碳纳入体系,基本形成规则和程序清晰、应用场景丰富、制度平台完善、商业模式可持续的碳纳入生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5302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