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草格子”到一套“好法子”:治沙又致富的双赢“密码”

qs认证2022-09-08  28

从一个“草格子”到一套“好法子”:治沙又致富的双赢“密码”

盛夏,走进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的宁夏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道路两旁高低不一的树和草看不到尽头。在高飞无人机的镜头下,这条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40公里的“绿色走廊”延伸至毛乌素沙地深处,犹如一条横跨沙海的“生命线”。换个角度,可以看到规划良好的果园、菜地、苗圃、大棚等。,白芨滩正在这里尝试建设沙漠田园综合体。

今天的白芨滩,沙梁变青山,大漠披绿装。(新华社记者任伟摄)

回到上世纪50年代,白芨滩被沙漠压着的时候,是毛乌素沙地沙丘最密集、最高的地区之一,沙漠离黄河最近的地方只有5公里。

“只要有大风,沙子就会跑到房子里去,有时和下方的沙漠相连,村民可以沿着沙坡走到他们的屋顶。”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兴东回忆说,沙尘暴和干热风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以前的白芨滩被沙漠压着,离黄河最近的地方只有5公里。(新华社记者任伟摄)

为了生存和发展,人们决定阻挡沙漠入侵的脚步。1953年,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前身——白芨滩沙地林场正式成立。几十年来,三代治沙人在这里辛勤耕耘,拦沙植绿,治理沙漠63万亩,治理流沙近百万亩,在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筑起一道绿色屏障,阻挡了沙漠南移西扩。

治沙需要毅力、恒心和恒心,也需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经过白芨滩治沙造林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以草方格为核心、多种先进适用技术的“1+4”治沙造林“技术包”。

“针对宁夏不适宜春季少雨植树,降雨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的实际,我们推广了雨季穴播造林、人工模拟飞播造林、营养袋育苗造林等多种方法,有效克服了风蚀沙埋、干旱少雨等不利因素。”王兴东说,从过去单一被动的治理模式向综合主动的治理模式转变,荒漠化治理和造林效率显著提高,实现了“一片治理、一片绿化、一片融合”。

从2000年开始,白芨滩以每年2万亩左右的速度治沙植绿。现在,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已达40.6%以上。沙苇、沙冬青、柠条等311种植物在这里生根发芽,山鸡、野兔、狐狸等129种动物在这里安家落户。曾经冷清的“生活禁区”,逐渐展现出勃勃生机。

不仅如此,白芨滩的治沙人还总结出了一套治沙致富的“好办法”:在沙漠腹地和沙区边缘分别营造灌木林和乔灌混交林,形成两道生态屏障。在这两大保护体系的保护下,发展沙区特色林果、温室设施和生态文化,整合治沙资源、产业优势和精神财富,发展生态旅游。

在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泉管理站,大棚里种满了沙漠水果和蔬菜。(新华社记者任伟摄)

“以前大家都想着怎么让树在沙漠里活下来,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能在沙漠里致富。”在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泉管理站,工人哈见证了一个她20年来不敢想的奇迹:在露地种植4棚沙漠蔬菜和6亩韭菜,经营5亩育苗基地,经营防护林1000亩,托管养殖场3头奶牛分红,年收入10多万元。

哈梅和他的妻子都是林场工人。近年来,他们一边治沙造林,一边在沙中“淘金”,用攒下的钱先后在灵武市买了两套房。白天开车进沙区上班,晚上再进城回家,开启了一种“城乡结合”的工作生活模式。

“沙区工人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生活越来越好,这是对他们过去几十年辛勤劳动的最好回报。”大泉管理站站长杨玉刚说,如今的白芨滩正走出一条从防沙到用沙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记者任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5276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