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复杂多变,客观上影响了困难群众的生活。6月17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困难群众帮扶政策吹风会,重点部署进一步加大困难群众帮扶力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国务院举行国务院扶贫政策吹风会。新华社发(张欣摄)
加大对疫情困难群众的临时救助力度
为帮助受疫情影响的群众渡过生活难关,民政部、财政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指导各地综合考虑困难群众需求、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疫情影响,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在这次吹风会上,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介绍了有关部署安排。
重点关注低保户和特困人员,告知其在原有生活补助的基础上增加一次性生活补助,确保其生活水平不降低;
重点关注因疫情无法复工、连续三个月无收入来源、生活困难且无法享受失业保险政策保障的农民工等。通知明确,可以在就业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申请一次性临时救助;
围绕价格变化,《通知》强调,当价格上涨到启动条件时,要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价格上涨的联动机制,及时足额发放临时价格补贴。
资金保障是推动相关政策落实的关键。据唐承沛介绍,民政部、财政部2022年中央财政已安排困难群众补助资金1546.8亿元,比去年增加70.6亿元。
“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极大关心。”唐承沛说,“下一步,要加强资金监管,指导各地充分利用好困难群众救助资金。”
分期缓缴医保和社保费用,帮助企业脱困稳岗
今年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影响职工稳定就业。
针对这一问题,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地区中小企业缓缴3个月职工医保单位缴费。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西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该政策预计将超过1500亿元。延期支付措施免申请,不需要每个企业都去医保部门提供申请材料。
这一政策的出台充分考虑了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据陈金西介绍,2021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8万亿元,支出2.4万亿元。职工统筹基金累计结余1.7万亿元,全国大部分统筹地区可支付6个月以上。因此,目前医保基金能够保证缓缴期内报销水平不降低,做到应保尽保、应享尽保、应报尽报、应结尽结。
此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与企业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相关的三项政策:养老、失业、工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表示,扩大政策实施范围,延长实施期限,加大稳岗支持力度,有利于缓解当前企业资金压力,帮助企业渡过暂时困难。
关于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险政策,李忠指出,针对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抗风险能力较弱,目前参保缴费压力较大的情况,人社部明确,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各类灵活就业人员,今年缴纳养老保险费有困难的,可以自愿缓缴,未缴的月供可以在明年年底前补缴。累计缴费年限不会影响他们未来的退休待遇。
优化援助流程,及时响应有需要者的需求
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及时响应困难群众的需求,让他们及时得到帮助,接受救助?
唐承沛介绍,民政部门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同时采取“大数据+铁脚”等多种方式,主动发现需要救助的人,努力从“人找政策”向“人找政策”转变。此外,民政部门还将进一步畅通困难群众自主求助的渠道,如社会救助服务热线。目前,中国已开通3700多条社会救助服务热线,以加强热线值班,提高办理效率,确保及时受理和快速反应。
在积极推进异地救助方面,唐承沛强调,要落实临时救助“先救助”、“分级审批”等政策法规。对非户籍地因疫情陷入临时困难的群众,从突发事件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应急问题。
在创新医保服务方面,陈金福指出,国家医保局指导医保经办机构推进高频服务“跨省服务”,对部分慢性病患者实行“长处方”报销,使“互联网+”医疗服务按规定进行医保支付。疫情影响被保险人报销的,事后应按规定进行补报。此外,国家医保局加快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截至5月底已惠及3479万人次,进一步减轻了群众负担。
记者:高磊、姜琳、彭
编辑:彭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