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30日上午,香港中部,海风习习,碧波荡漾。两岸高楼鳞次栉比,街道张灯结彩,洋溢着虎年新春的喜庆祥和气氛。
在中区的军用码头上,驻港部队陆海空[/k0/]三军代表整齐列队,庄严肃立,等待那神圣的一刻。
“升国旗,唱国歌!”随着雄壮响亮的口令,旗手挥动有力的手臂,迅速将五星红旗在空展开。国旗护卫队统一举枪,向国旗敬礼。
升旗仪式。
执行升旗任务的仪仗官兵来自驻香港某旅,一个有着深厚年轻背景的连队。
五年前,这家公司在秋收起义中诞生,成为最早一批分公司建在公司之上的公司之一。1939年,日本侵略者的“名将之花”阿部醉秀被一举击毙,被授予“黄土岭陈宫炮兵连”称号。
25年前,连队在暴雨中踏上香港,奉命履行防务职责。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锻造了新时代“坚定举旗铸魂的湘江卫士”。
进驻香港25年来,连队先后18次被表彰为基层建设模范单位、全面建设先进单位、四大铁路先进单位,11次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连队党支部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连队团支部被共青团中央表彰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春创造美好明天。”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成立25周年之际,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战斗集体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组织人车协同训练。
铸魂育人
“这才是我该追的‘明星’!”
“在支援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战斗中,大四的赵章成真的很了不起。手里仅有的三发炮弹像眼睛一样,都扎在敌人的机枪工事上……”在连队的荣誉室里,一等兵赵树理正在给石莲讲。她很了解自己的历史,曾经是一个只对娱乐明星感兴趣的“偶像崇拜群体”。
赵树理的思想转变是不断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自己的结果。2021年2月8日,是她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天。凌晨两点,她从香港外的新兵训练基地踏进连队,第一站就是荣誉室。“黄土岭陈宫枪械公司第94代传人!”“这里!”“一个‘到’就是一辈子!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有了身份。”回忆起那一幕,赵树理眼圈红了。
在随后的参观中,展柜里有荣誉旗和奖牌,吸引了赵树理的注意。“我从战火纷飞的岁月中一路走来,不断发展壮大,屡立新功。我靠的是什么?要靠一代代英雄传承基因,延续传统,坚持初衷。”听着刘军铿锵有力的讲解,看着墙上英模先辈们的优秀典型照片,赵树理的心仿佛被电了一下:“这才是我应该追逐的‘明星’!”
组织新连队战士参观荣誉室。
在继承中,有几个不成文的规定:党支部班子要先交调整后的“传统班”,用老旗帜和新旗帜交接荣誉,一个个交接文物的来历,一个个交接历史;干部上任前过“传统关”,讲解荣誉室、讲好传统课、熟悉史书、领唱合唱、喊话训练、看“英雄、神、枪、敌人”视频成为六门“必修课”;党员先吸收“传统魂”,每季度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和新发展党员重温历史、感受灵魂,为灵魂和血液注入忠诚因子。
刘军告诉记者,他们每月组织“习近平强军思想照耀我前行”系列理论课,每月开展“理论突破”“金句解读”“微课制作”“经验展评”系列活动,定期组织评选“理论学习之星”,不断激发官兵理论学习热情。“学习习主席重要讲话,当好军人”已成为官兵的自觉追求。
结合教官的荣誉旗帜向新战士们介绍石莲。
热血青年
景生大战已经成为“标配”
在开炮的一瞬间,下士尤乔然很自然地换成了正步,军靴铿锵地落在训练场的水泥地上...很难想象,这个面容稚嫩的仪仗兵,竟然是旅里的“狙击枪王”。2021年3月,警备区某旅组织狙击枪王比赛,游巧然自愿参加比赛。经过层层选拔,她作为队里唯一的义务兵获得了“入场券”。同台的选手都是经验丰富的狙击手,尤其是乔然,经验最少。面对大家的质疑,“仪仗队女兵”默默激励自己:永远不要给英雄们丢脸。
训练中,为了练出强大的狙击手专注力,她利用休息时间苦练瞄准;如果上肢力量较弱,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去健身房练习;如果射击稳定性不够,反复练习多个姿势,稳定射击的持续时间从3分钟到30分钟,再延长到1小时;虽然她的胳膊肘擦破了皮,长满了老茧,但她仍然咬紧牙关。
人车合作。
在驻港部队某靶场,“狙击枪王大赛”拉开帷幕。比赛开始,尤巧然迅速卧倒拔出枪,测量风速、温湿度,修正射击诸元,然后屏住呼吸,瞄准目标,预扣扳机,一声清脆的枪响,准确命中目标。在随后的比赛中,游巧然率先用三种枪械进行了100米、200米和300米距离的射击,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狙击枪王”的称号。
一代又一代官兵,用青春的热血,为驻港部队的防卫力量,把行头铸成了尖刀。第一任班长王代表连队参加了驻军开展的“挂金牌榜、争当标兵”活动。比赛中,他顽强克服伤病影响,以高出第二名20分的成绩获得装甲通信专业比武金牌。炮兵技师方辉转岗驾驶员岗位仅一年,就参加了警备区装甲驾驶专业比武,带领5名战友一举夺得个人和团体两个第一;两次参加阅兵的仪仗兵刘健,连续四年在“三手”“四会”中获得“神炮手”称号...
一个连的官兵始终朝气蓬勃。一个又一个,一个又一个顶尖的培训师和技术骨干成长为人才。尊武基因在官兵骨子里代代相传,不断激发连队练兵备战、争创胜利的浓厚氛围。
按压弹性链。
强大的文明
“站在这里,我们将代表人民解放军”
入港25年来,威武文明成为每一个军官的“代名词”。良好形象的背后,是连队官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付出。“仪仗训练场,往往一个简单的挂枪动作要练习上千次。连队官兵算了一笔账,每个官兵平均每年穿破5双皮鞋,行军800多公里。”连长范景森说。“仪仗训练很辛苦,但不管多苦多累,大家都选择了坚持。”女子仪仗队排长王金玉说:“站在这里,我们将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
在军营开放期间,成千上万的香港市民来到这里观看解放军。就在一个连队的官兵正在进行枪操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雨点拍打着他们的帽檐,溅起的水花模糊了他们的眼睛,雨水顺着他们的裤腿滴下来,灌进了他们的马靴...就在市民们以为活动要暂停,准备起身离开的时候,却看到参加比赛的官兵们根本不在乎恶劣的天气。伴随着扣人心弦的音乐,变幻的枪阵犹如雨中盛开的紫荆花。演出结束,现场爆发出掌声。
近年来,随着调整和改革,该装备被重组为一种新型部队,即盔甲和礼仪仪式相结合,男女士兵混合。某连官兵充分发挥优势,既练就了硬甲铁拳的防御能力,又树立了荣誉精兵的良好形象,展示了威武文明的青春名片。
仪仗队的枪械训练。
2018年秋季,台风“山竹”过境,导致新界至屯门的山路大量树木倒下受阻,给市民日常出行带来不便。一个连的官兵奉命紧急出动,帮助清除路障,疏通道路;2019年春节,连队官兵应邀参加雷公田村盆菜宴。宴会结束后,官兵们主动帮助村民清理恢复现场;2021年10月,驻港部队展览中心举办“香港青年学生走进军营”活动。女兵王金玉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5所香港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座谈交流,讲述了她从一名本地学生成长为仪仗女兵的生动故事,介绍了内地在扶贫和疫情防控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动了在场的所有香港学子..
自2005年第一届香港青少年军事夏令营举办以来,公司先后参加了第十五届香港青少年军事夏令营和第九届大学生军事生活体验营,统称为“两营”。除了举办军事知识讲座、组织体能训练、排队、徒步行军、激光模拟射击、军拳等,香港的年轻人还可以乘坐装甲车到训练场,登船出海,观摩陆海空空三军的反恐演练和训练。入港以来,我们接连扮演青年官兵的角色,以真情换真心,以行动换真心,完成了200多项交流联谊活动。
军营开放日,香港小朋友为仪仗队擦汗。
战斗堡垒
打造新时代的青年广场
2017年,装甲兵仪仗一体化改革之初,连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时刻。突然之间,连队仪仗队的专业官兵要开始训练装甲专业科目,装甲专业官兵要训练仪仗队,大家面临的训练量一下子翻倍。当时香港重要时间点的礼仪任务和战备试点任务接踵而至。官兵们白天苦练装甲车操作技能,晚上加班练礼仪专业,身心能力接近崩溃边缘。
关键时刻,连队再次召开支部委员会,成立党员骨干“第一班”,率先在装甲、仪仗专业训练一线。在众多骨干党员的示范带动下,全连官兵再次精神焕发,投入到艰苦的训练中。最终,他们都成为了装甲兵和仪仗队的专家,不仅圆满完成了仪仗队任务和装备试点任务,还高标准实现了装甲兵和仪仗队的融合转型。
干部利用培训间隙组织集体谈心。
回顾公司近年来的发展,党支部的坚强领导和党员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一直是公司取得一次又一次转型胜利和战斗力升级的关键因素。去年,连队换上了新型装甲车。面对新装备的新挑战,为尽快形成战斗力,确保连队始终保持强大的防御能力,连队召开支部委员会,研究新装备训练。他们成立了由党员干部领衔的支部委员会“示范班”和干部“攻坚组”,带头试训。
排长支委蔡依珊,参加过两次“苏沃洛夫突击”项目的国际军事比赛,在装甲方面有着过硬的专业技能。他自告奋勇,带领党员余宸熙和王政,到大陆部队和厂家“取经”。回来后,他把所学全部传授给连队干部骨干。他们在车库里蹲了2个多月,吃透了战备新装的技术性能,还琢磨出了“装甲车防爆网”、“百叶火力罩”等创新装备。党员站在最前列,连队官兵争上游。连队持续掀起学习新装备、练新技能的热潮。新装备列装不到一年,全连防御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困难面前有党员,但党员面前没有困难”是公司最常见的口号,也是公司全体党员的动力之源。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连队防御能力再上新台阶,各项建设蒸蒸日上,捷报频传。2018年,警备区“挂金牌、作表率”,连队党员获得5枚金牌,居全旅第一。2020年,公司“三交”“四会”人员全部是党员。以连队钢铁战斗堡垒带动单位整体建设,谱写了新时期“支部建在连队上”的崭新篇章。
连队官兵组织“云中拜年”活动,向全国人民送去新春祝福。
采写:南都记者董晓燕
通讯员张帅
图片: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