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1000亿

磁通量公式2022-09-07  32

2.7亿千瓦项目带动1.5万亿投资!抽水蓄能何以“逆风翻盘”

预计在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期间,抽水蓄能在中国的发展将继续增长。

日前,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丁焰章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发展抽水蓄能推动绿色发展》称,“十四五”期间将实施“双百工程”,在200个市县开工200个以上抽水蓄能项目,开工目标2.7亿千瓦。

截至2020年底,全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仅为3149万千瓦。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我国抽水蓄能容量将达到过去总装机容量的8倍以上。按照每千瓦5500元/千瓦左右的投资标准,2.7亿千瓦项目将直接带动投资约1.5万亿元。

这一目标也远超此前公布的政策计划。

2021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中长期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投运抽水蓄能总规模比“十三五”翻一番,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总规模将比“十四五”再翻一番,达到1.2亿千瓦。

“中国电建提出的发展目标无疑令人振奋,完全符合实际需求。我们也希望它能协调单位厂家,平稳顺利地实施。”中国水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伯庭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从“十三五”到“十四五”,抽水蓄能发展严重滞后。抽水蓄能的发展为何“跌宕起伏”?您目前面临的其他瓶颈是什么?不少业内人士呼吁,各方应对抽水蓄能的定位和功能建立合理认识,优化体制和效益保障,帮助其在新能源大规模发展中发挥显著作用。

为什么抽水蓄能发展滞后

抽水蓄能是指以水为储能介质,将电能转化为势能,对电能进行储存和管理。当电力负荷较低时,将水泵送到上水库;电力负荷高时,向下水库放水发电。在抽水和放电之间,将电网低负荷时的多余电能转化为电网高峰期的高价值电能。

它不仅适用于调峰、调频和调相,而且可以稳定电力系统的频率和电压,提高系统中火电站和核电站的效率。抽水蓄能被普遍认为是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好、最具规模化发展条件的调节电源。

“在过去的一年里,抽水蓄能行业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市场空突然膨胀了几倍甚至十几倍。我们觉得这个过程不是渐进的,而是快速的。”一位长期从事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资深人士向记者坦言。

根据中国此前的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其他产业发展要求,到2020年和2025年,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应分别达到4000万千瓦和9000万千瓦。但实际上,2020年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仅为3549万千瓦,预计2025年将达到6200万千瓦。

此外,抽水蓄能的发展与新能源开发规模不成正比。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10年全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为2984万千瓦。截至2021年底,两种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6.34亿千瓦,增长21倍。同期,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从2010年的1691万千瓦增加到2021年的3639万千瓦,仅增长了2.1倍。

“目前,抽水蓄能电站建成投产规模小,在电源结构中所占比重低,不能有效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和新能源大规模快速发展的需要”。中长期计划解决了小规模的关键问题。

为什么“十三五”期间抽水蓄能表现滞后?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背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从规划上看,我国以往的抽水蓄能建设是以火电为主,水电、核电为辅的传统电力体系。当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电力系统成为发展目标后,以抽水蓄能为代表的储能设施需求大大增加。

其次,从制度上看,抽水蓄能的调度运行一般在电网侧,但效益体现在发电侧。因此,电网往往缺乏投资抽水蓄能的积极性,而更倾向于使用装机容量大的煤电,客观上制约了抽水蓄能的应用市场和整体经济。

“有人认为重点应该放在现有燃煤发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上,以满足大量新能源的需求,这是误导。从双碳的角度来看,煤电退出历史舞台,尽可能只保留少量发电机组,是全球公认的发展趋势。从实用角度来看,抽水蓄能调峰比煤电调峰效率高。短时间内最高能全开,最低能关,这是煤电改造无法实现的。”张伯庭强调。

中小型电站潜力巨大

在6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召开的推进抽水蓄能项目开发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中提到,在大力发展大型抽水蓄能项目的同时,因地制宜积极推进中小型抽水蓄能发展,抓紧启动示范应用。做好新增项目纳入重点实施项目和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修编调整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因地制宜建设中小型抽水蓄能也是《中长期规划》提出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

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是指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下的抽水蓄能电站(含混合电站),其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5万千瓦以下。

水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余是上述方案编制组成员之一。根据她的文章,到2020年底,我国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已达85万千瓦,占已建抽水蓄能电站的比重不到3.0%。目前,我国还没有系统的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资源调查。而我国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的数量和装机容量都非常可观,资源分布比大型电站更广。“只是前期工作和经济评估不够深入”。

余说,早期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多为试验性建设,以混合电站为主,工程多与现有水利水电工程结合,通过改扩建降低单位造价。在当时的系统规模下,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起到了很好的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应急备用的作用。随着大规模电力系统的互联,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的功能变得越来越有限。因此,基于抽水蓄能电站的技术进步和国内工程经验的总结,规模效益明显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已成为我国发展的主流。

然而,随着抽水蓄能市场的扩大和新电力系统的需求变化,中小型电站的作用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在电网互联互通薄弱、新能源丰富的地区,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和小型微型抽水蓄能电站将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发展,对大型抽水蓄能形成有益补充。”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环境技术经济分会主任张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张说,不可否认,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由于电站水工建筑物等级较低,枢纽布置相对简单,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约4至5年即可投入运行。因此,建设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技术难度较大,更适合地方中小企业投资。

据张分析,与装机容量相近的大型储能调峰设施相比,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的单位电力投资高于压缩空储气,但低于其他类型的储能设施。电站平均效率接近80%,远高于已投入运行的储能电站的实际转换效率。综合考虑储能设施的回收和使用寿命等因素,目前建设条件较好的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比同等规模的其他储能形式更具市场竞争力。

算“经济账”和“生态账”

虽然顶层设计频频提及大规模加码,但抽水蓄能的落地将面临“经济账”和“生态账”的双重考验。

盈利是绕不过去的坎。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021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明确电价以竞争方式形成,容量电价纳入输配电价回收。同时,应加强与电力市场建设和发展的衔接,逐步将抽水蓄能电站推向市场,努力提高价格形成机制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电价的信号功能。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现代能源体系“十四五”规划》,再次强调“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

“与其他储能方式相比,抽水蓄能仍然是最廉价的手段。但一直以来,抽水蓄能可以说是不赚钱的生意。”厦大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两部制电价机制的实施,有望让投资抽水蓄能的企业盈利。

林表示,尽管如此,从长期来看,抽水蓄能仍然没有超额利润,大概率只带来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此外,各地需要出台进一步细化的政策,推进电价机制改革。

制约抽水蓄能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生态问题。

一方面,部分地区存在水资源错配的客观现实。风光资源丰富的西北、华北地区也是缺水地区。同时,这些地区都处于寒冷地区,存在冰冻问题,使得当地抽水蓄能建设的难度和投资成本远高于华东和西南地区。因此,目前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的1/3以上位于华东地区。

另一方面,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过程中,资源场地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土地空规划之间协调不够,往往影响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进程和综合效益的发挥。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周金峰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抽水蓄能和水电建设涉及包括鱼类洄游在内的生态问题,所以我认为不应该大规模建设大型电站。应尽可能利用现有的中小型水电站或将其改造成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这样既节约了建设成本,又避免了固有资源的浪费。同时要注意优化周边自然环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5254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