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坦桑尼亚原产豆浆背后的故事

抱关击柝2022-09-07  26

一杯坦桑尼亚原产豆浆背后的故事

2022年5月,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基洛萨县的农业官员埃琳娜·达斯坦像往常一样来到佩亚佩亚村检查工作。这一次,她欣喜地发现,地里的大豆开始成熟了,很多豆荚都变黄了。

几天后,省政府原副秘书长欧内斯特·姆孔戈(Ernest Mkongo)用中国农业大学老师提供的方法,将成熟的豆子打碎、煮熟、过滤、煮沸,制成了白豆浆。他把它给了家人,他们觉得味道很“李肃”(恩苏里,斯瓦希里语的好意思)。姆孔戈说,他还会研究如何制作大豆咖啡和大豆素肉。

农业增长、粮食安全、减贫和其他问题一直是坦桑尼亚面临的重要发展挑战。要应对这些挑战,首先需要提高坦桑尼亚大量小农的生产水平。因此,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大学在坦桑尼亚启动“小科技大丰收”玉米增产增收项目,在坦桑尼亚展示中国劳动密集型技术,促进当地玉米增产和农民增收。

从2011年开始,只有一个村庄的一个人参加了示威。到2018年,该技术示范已扩展到10个村庄和数千名农民。示范户的玉米收成平均翻了一番,农民增加了收入,改善了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小型技术收获”项目也被选为联合国南南合作的最佳案例。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虽然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未能再次踏上坦桑的土地,但各个层面的交流、培训、沟通仍在继续,如微信群、邮件、视频会议等。坦桑尼亚当地政府组建的项目组能力大幅提升,完成了项目从起草项目计划、采购发放改良肥料、组织示范户培训、跟踪管理的全过程。

2021年年中,随着千家万户“小科技大丰收”玉米示范推广项目的完成,农业大学课题组负责人李小云教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改善营养也是非洲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不在玉米田里套种大豆?一方面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制作豆浆为当地人提供植物蛋白,改善营养。

因此,中国农业大学与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政府于2021年10月启动了玉米大豆“一豆大营养”套种项目,在原玉米示范村选择4个村100户农户进行套种示范。2022年1月底,项目提供的大豆种子分批发放到示范户。作为项目协调人,Mkongo先生与技术人员一起到村里指导示范户种植和管理技术。

到2月底,示范户已经完成了400多亩大豆的种植。5月底6月初,大豆逐渐进入收获季节。这有前几个场景。之后,中国农业大学的老师们还将在坦桑尼亚指导当地团队,观察豆浆对示范家庭孩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从玉米到大豆,从减贫到营养,从“小科技大丰收”到“一豆大营养”的演变,是疫情形势下中坦农业减贫合作发展的一个缩影。

坦桑尼亚千家万户增产增收“小技术收获”项目背景资料;

非洲,一个充满希望的大陆,农业是许多非洲国家的主要产业;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和排头兵,继续为人民的温暖和福祉做出贡献。长期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中国农业大学积极参与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农业交流与合作。从科特迪瓦到肯尼亚,从赞比亚到坦桑尼亚,与中国农业大学有实质性交流合作的非洲国家覆盖了非洲90%以上的土地。承担中国政府为非洲安排的技术培训项目,培训非洲学生,以及中坦“小科技大丰收”农业合作项目...多年来,中国农业大学与非洲国家开展了多种形式、广泛的交流与合作。11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赵在微博转载了一篇题为《玉米种植改变了非洲煎饼和重庆火锅的年轻人》的报道。这篇报道讲述了6名中国和非洲学生因“小科技大丰收”而在中国和坦桑尼亚开展农业合作项目的故事,也让这个项目被更多的人知晓。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发展研究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李佳瑜是赵转发报道中的主角之一。赵的转发让她非常吃惊。“很荣幸我们在非洲的项目能够得到外交部相关部门的认可。非洲的经历不仅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也为我的学术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李佳瑜(左一)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其他同学,与坦桑尼亚村民一起,李佳瑜的导师是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李霄云,他也为“小科技大丰收”项目拉开了序幕。

推广“播种绳”增产技术[S2/]

2010年,世界银行顾问李霄云在考察“坦桑尼亚南部粮食走廊建设”可行性研究时,发现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的产量很低,平均亩产只有150公斤左右。与同期华北平原亩产800多斤的中国相比,差距无疑是巨大的。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距?李小云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土地贫瘠吗?好像不是这样的。经过调查,李霄云发现了问题。“产量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种植密度不够。一般1亩地只种1000株左右。在中国,一亩地至少要种4000株玉米。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在坦桑尼亚,没有农民知道。”

2018年3月-李小云教授和当地农业官员正在调查当地农民的情况。

一旦发现问题,剩下的就是解决问题了。在李小云团队去非洲开展农业合作之前,已经有很多国家对非洲进行了援助,但是缺乏当地实用技术的引进。李霄云说,以前的捐助者提供了许多超越非洲发展的方案,如灌溉农业和机械化农场。坦桑尼亚严重缺乏资金,很少有小农买得起拖拉机。就算买得起,也买不起。你负担不起高昂的能源、维护等费用。,以及路况不够造成的损失。这些都造成了之前推广的技术水土不服。

李霄云和他的团队成员提出了“平行经验”的概念,“即在考虑当地发展的基础上,采用最简单、最简单、最容易被当地农民接受和采用的技术。”

为了找到一条可以在非洲借鉴的平行经验,李小云和团队成员深入村庄进行调研。他们选择了坦桑尼亚东部莫罗戈罗省的佩亚佩亚村。

李霄云团队经过调查发现,中国上个世纪的技术只是一种比较好用的技术。“过去,我们与非洲国家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类似阶段。在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生产时代,我们通过合理的密植、有机肥、间作、轮作等诸多技术维持生计。我们在非洲推广这些经验,对他们来说,这是现阶段增产的操作技术,”李霄云说。

李小云的团队设计了一个玉米密植技术的方案来提高产量。考虑到农民普遍没钱买化肥,本规划设计了以合理密植、间苗、除草、保墒为核心,不使用化肥的旱作密植技术。因为没有灌溉,化肥利用率很低,而密植和中耕除草劳动强度大,不要用太多的外来资金,实现玉米在低水平的基础上推广。这也是李小云团队第一次在海外开展行动项目,让中国的农业发展方案在海外得到应用,也是团队去坦桑尼亚探寻中国发展方案在海外的根的初衷。

设计了方案,周生坤老师指导了“播种绳”的制作,让当地农民直观地掌握了播种间距的问题。“绳子每隔30厘米系一根丝带,标记播种点。我们在地里种了木桩。播种时,我们将‘播种绳’的两端绑在木桩上,农民根据绳子上丝带的位置播种,从而确定精确的株距。行距是通过垂直于“播种绳”放置一根75厘米长的木棍来确定的。

一行播种后,农民们把木桩移到地上木棍的另一端,以此类推。现任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以下简称“全球学院”)执行院长的吴进教授,曾多次在田间地头拉绳子,手把手地教农民正确使用“播种绳”,讲绳子的使用方法。武进如数家珍。

当地妇女拥有该项目的成果。

Bag 1是坦桑尼亚农村作物产量测量的独特单位。过去,在坦桑尼亚1英亩土地上只能收获3-4袋玉米。然而,在采用玉米密植增产技术的第一年,示范户的产量就多达12袋。李小云团队推广的技术在当地获得了成功。

从佩亚佩亚村开始,玉米密植增产的小技术逐渐在莫罗戈罗省的乡村推广。目前,10个村庄的1000多名农民已经使用了这项技术。据莫罗戈罗省省行政秘书伊曼纽尔·卡洛贝罗(Emanoel Carlobello)介绍,玉米增产项目在当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首先,更多的农民开始使用改良种子;二是加强农业推广人员与农民的沟通;三是提升当地苏霍伊农业大学的技术推广服务质量;第四,它为当地政府和大学人员提供了到中国访问和学习的机会。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法图玛·穆坎巴大半辈子都住在佩亚佩亚村。52岁的他还清晰地记得10年前李小云的队伍来到村里的情景。他发现来村里的中国专家很不一样。他们非常关注村民的生活细节,询问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最喜欢的是观察田里玉米的生长情况。莫罗罗省前副省长穆·郭康告诉记者,任何国家的学者都和中国学者一样,从来没有频繁进入过普通的农舍和成片的农田。

事实上,这种事情在李霄云的团队里似乎很常见。从2011年开始,李霄云和他的老师们频繁出现在坦桑尼亚的田间地头。“很多西方援助国家都会在当地有自己的专门办事处。所以刚来的时候,我们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总是往地里跑。农民们实际上充满了好奇心。在中国人心目中,深入一线,言传身教,是教师的天职。”环球学院的唐教授多次在坦工作,深入一线是家常便饭。

师生采访坦桑尼亚村民

在农业生产一线开展实践的同时,李小云的团队还组织了大量的参观和调研。全球学院现任院长徐秀丽教授在2013年第一次访问坦桑尼亚时写了300多页的研究笔记。那段时间,她的作息规律得像钟表一样:早上六七点钟起床,一个村一个村地走,和农民聊天,做采访,晚上吃完晚饭,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抄白天的场景,做笔记。这是徐秀丽第一次真正的海外调研,也是最难忘的一次。

局面的打开并不局限于老师们研究的努力,因为在古老的非洲,传统的力量非常强大,人们传统的种植习惯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我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种植的玉米。太复杂太难了。涉及的劳动多了,但收入不明。”像许多村民一样,Mukamba最初并没有接受这项新技术。

在佩亚佩亚村推广技术的第一年,只有一位名叫马莎的高管表示愿意尝试一下。但前提是不能种在自己的地里,要种在村里的一块小公地里。

探索土壤条件,选择相对优质的种子,合理的株距种植,定期除草浇水……按照中国的技术,经过一个艰苦的农作季节,马莎惊喜地发现,当年的产量翻了一番。从此,中国的技术真的可以增产,并在培牙培牙村逐渐传播,尝试的人越来越多。

为了帮助当地的公共设施建设,李小云的团队帮助Peyapeya村平整了村道,修建了村办公室,村民们第一次有了开会的地方。

在吴进看来,修村公所、教农民种地不是最难的工作,最难的是中非思维和文化的差异。“当我们修建道路和村办公室时,当地人认为这是中国人要做的项目,而不是他们必须自己做的事情。建吧,对中国的援外项目更容易。但是,我们更想强调的是做好示范,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吴进说。

坦桑尼亚佩亚佩亚村

在这方面,中国的智慧和经验发挥了作用,李小云团队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坦桑尼亚的主动性,让当地人成为主导力量,也就是发挥了中国扶贫中常见的变输血为造血的方式。

在佩亚佩亚村,教师们试图让当地农民参与一些小型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是传授中国农业生产技术,以避免过多的资本干预,同时也注重带动当地政府人员主动做这些工作。

从当地人对村堂的积极介入可以看出,团队打造的第一个村堂依然是黄墙红顶的中式风格。从第二个村子Wasimba开始,当地的村厅就很有地方特色,因为大部分的设计和配色都出自当地村民之手。

“这意味着我们的项目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从这个阶段开始,我们故意退后一步,让当地政府主动去做。”吴进说,第一阶段主要是中国专家指导。第二阶段,他们开始关注当地政府的能力建设。

一方面,李霄云的团队多次邀请高层到项目现场考察,给了村官实施的动力;另一方面,他们或在当地开展培训活动,或邀请官员到中国参观学习,实地观察中国基层干部如何“护村护户”。李小云称之为“技术经验示范”之外的“制度经验示范”。

目前,“小技术收获”项目已扩展到坦桑尼亚的10个村庄,培训了1000多名农民。该团队还积极聘请当地人作为农业推广人员,向更多当地农民传播中国技术。目前,这类农业推广人员已达41人,累计人数超过2000人。为了鼓励农业推广工作者,2021年初,莫罗戈罗省政府和中国学者举行了一次奖励农业推广工作者的活动。奖品是摩托车,Rouvier Mamu是获奖者之一,这让他更有动力。

当重庆火锅遇上非洲煎饼

不仅将中国的农业技术介绍到非洲,还为中国师生提供实地考察学生成长的实践机会,是“小科技大收获”项目的特色之一。自2013年以来,人文与发展学院已派出6名农村区域发展(国际发展方向)本科生到坦桑尼亚海外实践基地实习,疫情发生前平均每年一次。

从本科开始就在人类发展研究所就读的李佳瑜,从2015年开始已经去过非洲四次了。第一次去的时候,她刚本科毕业。现在,她的博士论文题目还是围绕着坦桑尼亚的农业发展。“非洲是多样而丰富的,每个城市和村庄都是不同的。”

李家钰曾参观过瓦辛巴村,这是中国和坦桑尼亚合作支持的10个村级减贫示范项目之一。在那里,李家钰通过观察和采访村民及官员发现,一些村民引进了控制作物间距、犁地、除草和培土等中国农业生产技术,示范户的玉米单产比以前提高了2.5倍。

但同时,李佳宇也发现了问题。“不是每个人都选择使用高收益技术。当地村民怎么可能愿意并且能够使用更好的农业技术?”除了访谈,李家钰还研究了支撑这一地区农业经营的制度体系,乃至整个国家的外部发展环境。这些只是很多学生的研究和反思。

学生采访坦桑尼亚村民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实践,帮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成长,拥有全球视野。”徐秀丽说,学生在非洲的研究对他们的成长很有帮助。“很多学生通过研究走上了研究中非合作的道路,也有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随后的反馈也表明,由于在坦桑尼亚的经历,我们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比其他人更能胜任相关工作。”

在非洲的研究不仅给学生带来了知识和工作,还带来了跨文化交流。去非洲之前,李佳瑜担心当地人和自己不一样,但实际的接触让她打消了顾虑。“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听起来挺宏大的,但实际上,个体之间朋友般的交流,才是更真实、更有温度的体验。”她甚至爱上了当地一种叫“Chapati”的蛋糕,“有点像中国的煎饼,但味道不一样。一些当地的非洲朋友知道我喜欢吃这个,会邀请我去他家做客,让我好了很多。”

李佳瑜还交了一个非洲朋友克里斯。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克里斯曾在重庆留学,这也让他回到非洲后怀念重庆火锅的麻辣味道,更怀念中国朋友。“我当年努力学习中文,希望能和中国人建立商业合作,但没想到会遇到很多非常优秀的中国年轻人。”

克里斯今年在非洲结婚,李佳瑜按照中国的习俗给了他一个伴娘,这让克里斯很开心。“他接到陪护后,还说我结婚的时候要给我一个陪护”,李佳瑜笑着说。

李小云团队的工作也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党委书记姜、和校长先后来到坦桑尼亚,与当地官员、学者和村民进行交流,指导团队工作。

不仅是校领导,李小云团队的工作也得到了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其成果多次入选联合国和国家减贫优秀案例库。2019年,比尔盖茨还邀请李小云在个人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和微博上发表文章,介绍团队工作。

十年很快过去了,李小云团队扎根非洲的故事还在继续。谈到十年工作的收获,李霄云认为,非洲不仅获得了增产的技术,“事实上,这些合作项目和活动也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们了解了新的作物种植系统,以及非洲人如何与缺水、缺肥和缺钱作斗争,特别是他们食物的多样性,如何获得更多的植物蛋白等等。这一过程也使我们能够从全球视角和非洲视角更好地审视自己。非洲人是我们全球化的老师,我们会在相互交流中接受不同的意见和反馈。”

谈及未来,李家钰说:“中非友谊源远流长。我们的年轻一代应该保持和延续这种宝贵的友谊,增进了解和友好交流,使中非友谊之树万古长青。”

老师和学生在坦桑尼亚农村调查后与当地村民合影。

与此同时,在坦桑尼亚的莫罗戈罗省,适合种植的季节即将到来。李小云团队的老师、学生和非洲朋友们将会忙着新一年的收获,用于团队和非洲伙伴沟通的跨国微信工作组“Do it Group”也将会更加热闹。

本文为Observer.com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5244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