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如何把广东“人口红利”转变为“工程师红利”?关键要这样做

聚客2022-05-26  54

专家访谈 | 如何把广东“人口红利”转变为“工程师红利”?关键要这样做

视频来源:深度报道视听

11月26日,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大数据研究中心和沈心传播智库联合发布《粤港澳京津冀及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报告(2021)》,系统全面地分析了三地高等教育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这是该年度报告的第二年。相比去年的第一份报告,今年继续以数据说话,以数据为基础,增加了高等工程教育的新课题和来自国内外18所高校的真实案例。专家称广东对高校毕业生有显著的虹吸效应,具有“双核吸引”的特点高等工程教育与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密切相关,是“人口红利”向“工程师红利”转化的关键

大湾区应进一步探索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体系

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的高地。2020年,三地GDP占全国45.27%,高校数量占33.5%,世界一流大学占47.6%。这三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全国发挥着主导作用。中国高等教育大数据研究中心南科大联席主任王伯清表示,这份报告的初心是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学习好粤港澳大湾区,要放在全国的大环境中,和京津冀、长三角做比较,看进步,找差距,学先进。因此,报告延续了去年的区域比较视角,继续以全国三大区域为重点,重点比较广东和江苏,因为广东和江苏都是经济强省,但江苏有着深厚的高等教育积累。看到思奇,江苏是广东可以借鉴和赶超的高教强省。

王伯清

中国高等教育大数据研究中心南科大联席主任韩伟表示,三个地区的生均支出、高校数量、学生规模、高等教育专任教师构成所反映的总体趋势与去年一致。以报告重点关注的广东省为例,“以经济的强大建设高教强省”的政策导向带来的“赶超”效应是显而易见的:生均经费增速大湾区最高,每校学生人数最多,人口最多,专任教师增速也最高。与长三角中外合作办学的路径不同,粤港澳大湾区借助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和联合培养项目。目前,香港和澳门已有9所大学在广东办学,以提高该地区的整体高等教育水平和学术发展速度。因此,报告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应进一步探索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体系,整合师资、学生、就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高等教育资源,促进大湾区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合作。同时,继续加大高等教育投入,鼓励机制创新,构建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教育体系和制度,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复合型创新技术人才,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激活高等教育对区域发展的贡献能力。

韩伟

广东对高校毕业生的虹吸效应具有“双核吸引”的特点

“今年报告的另一个发现是广东对高校毕业生具有‘双核吸引力’,可以通过本地高校的人才培养‘自产自销’,对省外毕业生也有吸引力。”中国高等教育大数据研究中心南科大执行主任郭娇表示,广东94.8%的本科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广东外省毕业生比例为50.9%,高于京津冀(49%)和长三角(31.2%)。广东对大学毕业生产生了巨大的人才虹吸效应。

郭娇

郭娇进一步解释说,报告数据还显示广东本科毕业生起薪高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涨幅最大;广东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和对母校的满意度也高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对广东毕业生的虹吸效应反映出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就业环境。而且广东的本科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科技、社会服务和制造业。服务业中,“教育”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吸引的本科毕业生最多。人才流动是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和产业协调发展的结果。大量高等教育人才的流入,对广东的产业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

高等工程教育是“人口红利”向“工程师红利”转变的关键

韩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韩伟介绍,高等教育对区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和引擎。以衡量国家创新能力的产出指标之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例。2021年,深圳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位列全球前五,仅次于加州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可见,优质大学(尤其是理工科大学)专利活跃,对所在区域的科技创新集群也有辐射作用。2018年,浙江高校专利授权率最高,达到66%,北京高校有效发明专利存量最大;2019年,江苏高校专利转让和授权数量最多,达到4.88万件,带来的收入也最高。相比之下,2016年以后,广东高校专利转让和许可收入增幅最大,达到89%,有上升的潜力,但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有待加强。

王伯清接受记者采访。

“今年的报告增加了对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高等工程教育的专题研究,发现高等工程教育是‘人口红利’向‘工程师红利’转变的关键。”王伯清说,在三个地区中,广东的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与其工业经济发展规模相比明显不足。广东省主要通过引进省外高等教育资源来促进本地理工科大学的发展,许多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广东省理工科人才的重任。广东作为高等教育和经济大省,如何把年轻一代培养成产业需要的工程人才,如何把广东的人口红利转化为工程师红利,实现工程师红利转化为现代制造业红利,是广东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份报告中,多家新型研究型大学围绕“新工科”进行了人才培养或科研组织创新的案例分析,并以中国设计智能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研究所为例,介绍了他们在“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探索。

点击查看并下载完整报告。

(原标题《专家解读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高等工程教育与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密切相关)

(作者:姚文卓,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493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