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是中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省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超过1850万人,老龄化率达到21.84%,高于全国3.14个百分点。为构建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地改善老年人的民生福祉,江苏省民政厅、省发改委牵头编制了《江苏省养老服务发展“十五”规划》。
发展目标: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医养结合
针对江苏省老年人口在新的发展阶段基数高、增长快、寿命长、需求多的特点,规划明确,在“十四五”期间,将全面构建以居家社区机构为协调、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通过建立和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将经济困难的特殊老年群体优先纳入基本养老服务范围。满足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推动完善老年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相衔接的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体系。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优化特困供养机构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
不断完善服务网络,提高专业化养老服务覆盖面,基本建成县(市、区)、街道(镇)、城乡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巩固居家型社区养老服务基础地位,普遍建立家庭型养老扶持政策,完善社区型养老服务功能,让老年人“身边、在家、身边”享受居家型社区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功能结构进一步优化,护理床位供给质量提升,满足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的刚性需求。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实现高质量融合发展。
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手段,推进养老服务智能化发展,实现养老资源在个人、家庭、社区、机构间的有效对接。建立数量充足、技能过硬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深化高层次、高技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同时,监管机制不断完善,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初步实现了“养老”。创建了一些关爱老年人的城市,并努力改善"关爱老年人"的生活条件。
16个核心指标和10个重点项目
打造全民高水平高质量的“苏式养老”
据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沙卫伟介绍,“苏式养老”是“十四五”期间江苏省养老服务发展的鲜明特色和旗舰品牌。《规划》着眼于建设高供给质量、普惠优质的“苏州养老”,重点构建基本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以居家为基础的社区组织协同服务供给体系、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体系、养老服务要素支撑体系和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应急体系等。,从而全方位、多层次提升江苏养老服务整体发展水平,力争在“十四五”期间让广大老年人过得更好。
规划明确了16项硬指标:到2025年,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成率达到100%,护理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70%;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18%................................................................................................................................................................
围绕五大体系建设,该计划还设立了10个重点项目。提高家庭养老保障水平工程,重点满足长期在家居住的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健康保健等服务需求,引导各地探索设置家庭养老床位。到2025年,全省新增完成居家养老改造家庭10万户。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明确“十四五”期间,新建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率达到100%。依托辖区内的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在全省所有城市街道至少建成1个集全日制照料、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家访、特殊老人救助、老人能力评估、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养老产品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
老年护理院建设推广试点项目已明确,到“十四五”末,全省新建、改建护理院不少于20所。
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工程重点支持发展以失能老人护理服务为重点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全省县(市、区)敬老院建成率达到100%。
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工程重点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硬件水平和管理服务能力,着力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十四五”期间,每个涉农县(市、区)至少有一个以失能(痴呆)和半失能特困人员专业护理为重点的县级供养服务机构,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全部集中供养。全省每个县(市、涉农区)要建设3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细化完善中心建设和运营标准,加强照料能力建设,提高机构服务质量。
护理人员培训增量工程,明确“十四五”期间,全省新增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护理人员不少于10万人,培训护理人员不少于20万人。支持养老产业发展项目将在“十四五”期间培育65家以上“江苏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发挥养老服务在增加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十四五”期间,全省养老服务业吸纳新增就业10万人,养老产业规模明显提升。
(来源:江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