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九是《易经》阳数,九九阳数重,故称重阳。因为太阳和月亮在九月相遇,所以它也被称为重阳节。九归本,一元始。古人认为九重阳是吉日。
古代有登高祈福、秋访菊花、佩戴山茱萸、祭神祭祖、设宴祈福长寿等习俗。至今增加了尊老的内涵,重阳之日宴饮,感恩敬老。
重阳的传统习俗:
1.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花糕、五色糕,没有固定的方法,比较随意。九月九日拂晓,是古人九月做蛋糕的原意,是用切好的蛋糕盖在孩子的头上,嘴里说着什么,祝福孩子万事如意。
2.爬上去。
早在西汉时期,《长安志》就记载了9月9日人们在汉都观光的情况。东晋时有一个著名的“龙山落帽”的故事。
3.裴山茱萸
古代也流行在九月插吴茱萸,所以也叫山茱萸节。山茱萸可入药,酿酒,养生,治病。吴茱萸和菊花在唐代非常常见。
4.欣赏菊花
重阳节,历来有赏菊的习俗,所以古代也叫菊花节。自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作诗成为时尚。在古代汉族习俗中,菊花象征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