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姓的来源 有几种说法
1.一部分出自炎帝姜姓,一部分出自春秋齐文公十八世孙。据《同治》记载:“柴氏为蒋氏。后齐文公高。高的名字是王福的名字。十孙高柴,仲尼弟子。孙菊,本名王福,是柴氏。汉朝有个刺,普侯柴武。孙守礼。五代周朝后,周太祖无子,以尊子为嗣之荣,为周世宗。”《姓氏考》载:“齐大夫高胃口采薪,因其姓。”《千姓》还载:“平阳郡。”焦作柴家是明初平阳县洪洞柴家院(庄)移民。
2.它起源于鲜卑族、彝族、羌族等。出自东汉鲜卑吐谷浑部,属文化汉化改姓。东汉初年,鲜卑的吐谷浑部在汉史上又称为阿柴鲁、罗路。
3.源于蒙古族,属于文化本土化,改姓为姓。
4.源于满语,属于文化汉化,改姓为姓。据典籍《清同治·氏族略·满族八旗》记载:满族赛米氏,又名赛普利特,源于金代女真人白浩氏,以姓氏为氏,满语拼音为赛米热哈拉。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是一个庞大的满族家族,人口众多,居住在察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布列亚河谷)、齐齐哈尔、齐齐哈尔等地。然后柴姓也出现在达斡尔族中。5.柴杏在我国分布广泛,尤其是河南、山西、河北等地。柴姓是当今中国第127个姓氏,人口众多。如今,柴姓人口超过135万,约占中国汉族人口的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