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湣王时期的齐国

zto2022-09-03  24

齐湣王的经历 齐湣王的经历介绍

1.齐宣王十九年(公元前301年),天地之父齐宣王去世,天地继位为齐敏王(齐娄王和程琦王)。闵王继位之初,依靠齐国的强大力量,干预内政。闵王元年(公元前300年),韩国女婿与女婿争夺太子之位,矛盾激化。齐民王为了表明态度,准备出兵韩国,和亲齐的韩叔一起,帮儿子打怪,立他为太子。当时支持公子铮的嫔妃们向公子铮建议铲除叔侄,但公子铮不听嫔妃们的建议。

2.不久,齐敏国王迫于压力,几次驱逐他的儿子。看到大势已去,他的儿子逃到了楚国。齐民王第二年(公元前299年),齐民王邀请魏襄王到朝鲜,并胁迫韩襄王立他的儿子为太子。齐民王继位之初,楚怀王不得不向齐民王求和,并派一位王子到齐国做人质,以加强齐楚联盟。

3.齐敏第三年(公元前298年),楚怀王被秦国扣留后,被挟持在齐国的太子要求齐敏回国。齐民王不同意,扬言说:“你把楚国东部五百里地割让给我,就可以回去;否则,我不会让你走的。”

4.太子恒无奈,问老师申子怎么办。申子告诉他:“土地是用来为自己服务的。如果你因为热爱土地而不为死去的父亲举行葬礼,那将是不孝和不公正的。所以我赞成封土地给齐国。”齐民王答应后,放了恒太子。后来,由于秦国的干涉,齐敏想得到楚国以东500英里土地的愿望没有实现。由于秦国的介入,齐敏国王的计划失败了,他非常生气,对秦国非常不满。不久,秦国准备攻打魏国。当时齐国的一个官员陈琠为魏国游说,来到齐国对齐敏说:“有能力消灭诸侯国的是秦国。我不担心强秦的威胁,但我担心六国会互相攻击,削弱自己。结果只能被秦国吞并。”

5.陈赓还为王分析说:“现在秦国要攻打魏国的姜和安邑,如果成功了,就要沿黄河向东攻打齐国。不如大王出兵与三晋联手对抗秦国。这样既有助于魏国对抗秦国,又能防止齐国受到秦国的攻击。”闵王觉得陈超的分析很有道理,也符合他打击秦国,扩大自己影响的愿望。他采纳了陈赓的建议,派孟尝君率领齐军联合汉魏攻打秦国。这一年,齐国、韩国和魏国联军的统帅孟尝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打了秦国的边境关隘函谷关。然而,由于上了的当,“三国不攻秦”。同年(公元前298年),封田婴于薛地。齐民王第四年(公元前297年),齐民王派人到秦国迎娶秦公主。闵王五年(公元前296年),三国联军攻打秦国,攻破函谷关。为了缓和局势,秦王赵翔被迫“过河拆桥,讲和”。齐与汉、在汉沽会师三年,对制止秦国东侵,提高齐国地位有一定意义。但由于只顾眼前利益,接受了秦国的求和要求,没有将“革命”进行到底,失去了攻打秦国、削弱秦国并最终消灭秦国的机会。三国联军攻破函谷关后,齐敏国王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6.很快,他就高举对外扩张的大旗,把战火点燃到了燕国。当时燕国是秦国的盟友,嫁给了秦国。因为秦国和燕国相距甚远,不方便出兵救燕。秦国的项派去见秦国的盟友赵国,请求赵国出兵帮助燕国对抗齐国。秦王赵翔派魏冉去赵国时,齐敏也让大臣魏初来赵国游说,以保持赵国中立,不出兵干预此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463582.html

最新回复(0)